关于征集参加鄱阳湖水文与水生态论坛论文的通知

关于征集参加鄱阳湖水文与水生态论坛论文的通知

ID:1285602

大小:48.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1-09

关于征集参加鄱阳湖水文与水生态论坛论文的通知_第1页
关于征集参加鄱阳湖水文与水生态论坛论文的通知_第2页
关于征集参加鄱阳湖水文与水生态论坛论文的通知_第3页
关于征集参加鄱阳湖水文与水生态论坛论文的通知_第4页
关于征集参加鄱阳湖水文与水生态论坛论文的通知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征集参加鄱阳湖水文与水生态论坛论文的通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关于征集参加“鄱阳湖水文与水生态论坛”论文的通知为使江西水文工作紧紧围绕江西水利中心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牢固树立“大水文”发展理念,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为永保鄱阳湖“一湖清水”,从水文水环境角度研究鄱阳湖水资源与可持续发展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研究鄱阳湖水文与水生态系统的相互作用过程及其规律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国水利学会水文专业委员会、江西省水利学会、江西省水文局、鄱阳湖水文局拟于2009年12月下旬在江西省星子县联合举办“鄱阳湖水文与水生态论坛”,现向国内广泛征集学术论文参加此次论坛活动,希望从事湖泊水文与水生态研究工作的学者和水文工作者踊跃

2、投稿。一、征文主题内容(1)、水文、水生态监测的新理论与新技术研究(2)、湖泊富营养化研究(3)、湖泊水生态环境价值研究(4)、鄱阳湖水文演变过程及机理、现状特征、水文情势调控(5)、鄱阳湖水环境保护与治理(6)、鄱阳湖综合管理的体制与政策(7)、鄱阳湖湿地保护研究(8)、鄱阳湖水环境综合预警系统研究(9)、鄱阳湖水资源管理方法与实践(10)、鄱阳湖的生态调度研究(11)、鄱阳湖的水资源演变规律与科学调控二、征文注意事项1、欢迎论文作者在“论坛”上首次公开发表自己的学术成果。应征论文录用近年来发表的学术论文、科研报告、综述文章(如已在学术期刊公开发

3、表,需注明刊名、期号、出版单位及出版时间)。2、征文截止日期为2009年11月30日(以当地邮戳为准)。论文作者请于11月30日前将论文电子文档寄江西省水文局,并注明详细联系方式。3、“论坛”工作组将组织专家完成论文评审工作,论文一经录用,将通知作者参加会议与交流。4、论文作者请提供详细稿件登记表一份,格式详见附件1。5、论文字数原则上不超过6000字,文稿请用word录入,论文体例要求详见附件2。三、联系方式联系人:白雪电话:0791-8898367传真:0791-8898366联系地址:南昌市站前西路329号,江西省水文局。邮编:330002邮

4、箱:kjk8898423@163.com附件:1、鄱阳湖水文与水生态论坛征文登记表  2、鄱阳湖水文与水生态论坛征文体例要求江西省水文局二00九年九月二十七日附件1:鄱阳湖水文与水生态论坛征文登记表论文标题论文主题基金项目作者姓名性别出生年民族工作单位职务职称通信地址邮编联系电话传真电子信箱论文摘要备注(此表可复印)附件2:鄱阳湖水文与水生态论坛征文体例要求1字数及页面论文字数原则不超过6000字,页面为A4,通栏排版。2书写顺序论文书写顺序依次为:标题、作者姓名、工作单位、摘要(200字左右)、关键词(3~8个)、正文、参考文献、作者简介。3格式

5、及字体、字号3.1标题:3号黑体居中。3.2作者姓名:小4号楷体居中。多位作者的署名之间用逗号分隔。不同工作单位的作者,在姓名右上角加注序号,其单位前的序号应与之对应。3.3工作单位:小5号仿宋体居中。包括单位全称、所在省市名及邮政编码,单位名称与省市名之间以逗号隔开,整个数据项以圆括号括起;不同作者的工作单位之间以分号隔开。3.4摘要:“摘要:”两字为小5号黑体,内容为小5号楷体。3.5关键词:“关键词:”三字为小5号黑体,内容为小5号楷体,每个关键词之间以分号隔开。3.6正文:正文内容为5号宋体。正文各级标题一律左顶格书写,题号采用1,1.1,

6、1.1.1;2,2.1,2.1.1,…等标注形式,题号后空一字再写标题名。标题层次一般为3级(第1级为小4号宋体,第2级为5号黑体,3级为5号楷体加粗)。3.7字母及符号:外文字母、符号须分清大小写、正斜体、黑白体;上下角的字母符号和数码,其位置应区别明显;容易混淆的外文字母和符号请用铅笔注明。表示物理量的符号为斜体,表示物理量的下标符号为斜体,其余下标为正体;运算符号为正体;单位应采用法定计量单位,单位符号为正体。3.8图表:论文的图表不宜太多,分别按顺序编号,并配有图名(小5号宋体居中)、表名(小5号黑体居中)。插图应做成规范化的黑白图,图字和

7、线条要清晰。附表建议采用三线表,表头和表身字体为小5号宋体。3.9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四字用小5号黑体左顶格;内容用小5号宋体,另起行左顶格。参考文献应为正式出版物,并按[1]、[2]、…顺序编号,著录格式如下:(1)专著[序号]作者.书名.其他责任者(如译者).版次(第一版可省略).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2)期刊(作者超过3人者只列前3人,后加“等”字)[序号]作者.题名.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3)论文集[序号]作者.析出文献题名.论文集编者.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3.10作者简介:“作者简介:”

8、四字用小5号黑体左起顶格,后接排内容,用小5号宋体。对第一作者按以下项目和顺序书写其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