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岁和其他》教案

《十八岁和其他》教案

ID:12859893

大小:36.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19

《十八岁和其他》教案_第1页
《十八岁和其他》教案_第2页
《十八岁和其他》教案_第3页
资源描述:

《《十八岁和其他》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十八岁和其他教案祝塘中学高一语文徐芙莺一、教学目标:1、懂得珍惜青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2、能够说出本文对两代人的矛盾、读书、青春等问题的基本看法,并能结合自我体验,对这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3、能用自己的语言阐述一些富有哲理的句子的含义;4、通过活动体验,学会用对话的方式与父母、师长及同辈人进行心灵沟通。二、学习重难点:1、认识理解两代人的矛盾。2、总结概括能力的培养、体会父母对儿女的理解。三、课时安排:一课时四、教学过程(一)、1、作者介绍杨子,本名杨选堂,广东省梅县人。研究经济兼长文学,以笔名杨子在报刊开设“杨子专栏

2、”“杨子漫谈经济”“杨子论衡”等专栏,颇受欢迎。著有散文《精神的裸体》《回首拥抱那人》;小说《变色的太阳》(曾拍成电影)《欲神》等。2、文题背景及解析十七八岁是个什么概念?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这个年龄的孩子充满了独立的意识和反叛的渴望,在这样的年龄,人变得非常自尊和敏感,对父母的教育有时表现出强烈的反感和不以为然,好幻想,喜欢冲动,对一切事物充满了好奇。如何与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沟通,怎样让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有一个积极、健康向上的成长心智?台湾作家杨子以自身的感受为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和他们的父母提供了一种操作交流的平台。(二)

3、、字词注音迷惘(wăng)沉湎(miăn)溺(nì)爱惆怅(chóuchàng)怪癖(pĭ)摭(zhí)拾涉(shè)猎翱(áo)翔枝桠(yā)(三)初步把握文意平等,对话,理解。这是打通两代人之间隔阂的最好方式。父母对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的成长的关爱完全可以不用我们一般人惯用的强制约束手段,而是向孩子表达出自己的那种充分的理解和尊重。文章四个部分,循循善诱地教育孩子,希望孩子能积极进去,健康成长。十八岁:这一部分作者概写十八年的时光流逝,在孩子十八岁的生日到来的时候表达了自己对孩子健康成长的欣慰,把爱和理解在文字里表达的淋

4、漓尽致。两代人的矛盾:这一部分写两代人的矛盾和冲突,主张父子之间以理解和交流增进了解。读书的苦与乐:为孩子谈读书的苦与乐,在理解和尊重的前提下向孩子提出读书的建议。但这样的要求不是一种强制和命令而是一种同情基础上的劝说。作者说,你们处在一个“憎厌的读书环境”里,“我”当年读书的“闲趣”是当前为考试、升学、烦恼紧张的你们所难以想像的。这都是作者对孩子充分理解和尊重的体现。青春:作者规劝自己的孩子珍惜青春的大好时光,永远保持一颗赤子之心,让自己的人生之路充满快乐,让自己的青春之梦充满阳光。作者在这里仍然以尊重的口吻和商量的语气

5、与孩子展开对话,以自己青春时的梦想与人到中年时的感触劝诫孩子保持一颗赤子之心,并在文章的最后表达自己面对孩子成长时的快乐,勉励孩子惜时如金。(四)研读文本十八岁1、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父亲有哪些人生难忘的体验?(1)焦急忧虑(2)激动喜悦(3)辛劳2、句子的理解(1)第一段第一句中“欣慰”和“似水流年的迷惘”的原因是什么?“欣慰”是因为“有了一个可以像朋友般谈谈的孩子”,甚至可能成为自己的挚友、知己。“似水流年的迷惘”是因为时光流逝,十八年里因孩子引起的“焦急忧虑”或“激动喜悦”都已转眼逝去,留给自己的也许只有“无法再把握

6、孩子童年的惆怅”。(见第三段)(2)“在东方似是晨曦初露,乍回身,已是大地明亮”这一句话怎么理解?作者用诗人的话来形容养育孩子的十八年光阴,自己沉湎于养育孩子的巨大幸福中,猛然间惊讶时光之飞逝。(3)第四段中“这样的心情”指:“时常把你看作缠绕身边的孩子”(第1段);“会情愿溺爱你”(第2段);“高兴有了一个可以像朋友般谈谈的孩子”、“自己的孩子长大得能够兼为挚友”“令人满意开怀”(第3段)。3、交流父母养育自己的片段。两代人的矛盾1、作者在文中提及的两代人之间产生矛盾的原因是什么?(1)流行观念的影响;(2)父母的愚昧与

7、落伍;(3)子女的盲目与急躁;(4)缺乏沟通、理解、平等。(根本原因)2、探讨:你同意文中父亲归纳的原因吗?你是如何看待两代人之间的矛盾的?你和父母产生过矛盾吗?有了矛盾后你是如何处理的?你的父母又是如何去做的?你认可他们的做法吗?(让学生明确平等、对话、理解是打通两代人之间隔阂的最好方式。)读书的苦乐1、理解文意 苦学乐学我“十年寒窗”、“光宗耀祖”的传统压力曾祖母的“读书最乐”,引我共鸣涉猎古今中外名篇,废寝忘食,读书“闲趣”儿子喘不过气来的考试与升学的逼迫我希望儿子做一率性的读书人,但现在?2、我的态度:“同情”却不

8、能不“鼓励”,甚至“鞭策”,希望考取大学。3、探讨:首先让学生谈谈自己读书生活中的苦与乐,然后思考读书生活中的苦与乐一定是对立的吗?青春1、作者对孩子的希望:(1)永远有一颗赤子之心;(2)惜时如金。2、延展:(1)《金缕曲》(杜秋娘)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