沦陷区《杂志》研究 晋毓龙

沦陷区《杂志》研究 晋毓龙

ID:12866430

大小:381.00 KB

页数:82页

时间:2018-07-19

沦陷区《杂志》研究   晋毓龙_第1页
沦陷区《杂志》研究   晋毓龙_第2页
沦陷区《杂志》研究   晋毓龙_第3页
沦陷区《杂志》研究   晋毓龙_第4页
沦陷区《杂志》研究   晋毓龙_第5页
资源描述:

《沦陷区《杂志》研究 晋毓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前言一本篇论文的研究对象,是上海沦陷期(1941.12-1945.8)二次复刊后的《杂志》月刊。《杂志》自民国31年(1942年)8月号第9卷第5期至民国34年(1945年)8月号第15卷第5期,共出版37期。1938年5月《杂志》创办于上海,初为半月刊,创办人为吕怀成、刘涛天。《发刊说明》说:“为办杂志而办杂志便是目的。”由于《杂志》的亲共反日反汪伪的政治倾向,1939年7月,租界当局在敌伪压力下勒令《杂志》停刊。1939年11月,在停刊四个月后,《杂志》宣告复刊。编者兼发行人署名吴诚之。由于《杂志》中反对法西

2、斯侵略战争、宣扬民族意识、表达爱国立场的文章还是居多,1941年4月,《杂志》再次被租界当局勒令停刊。1942年8月,《杂志》再度复刊,仍由吴诚之任主编。编者(署名同人)在落款民国三十一年八月一日《再度复刊的话》中重申:“为办杂志而办杂志”的目的,“改为月刊是《杂志》本身最大的变动”。《杂志》在沦陷时期发行顺畅,是1942至1945年间唯一未曾中断出版的文艺期刊。在沦陷时期的上海文坛扮演着举重轻重的作用,直至1945年8月抗战胜利而终刊。《杂志》当时的发行量大约是10000册左右。杨寿清:《上海沦陷两年来的出版界

3、──1942-1944年》,张静庐辑注:《中国现代出版史料(丁编)》,中华书局,1959,P388。在沦陷区这个数字无疑是很大了,但是它到底起到了什么样的宣传作用,确是大大地值得怀疑。这篇论文要研究的就是上海沦陷时期二度复刊后的《杂志》。二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进入并全面控制租界。郑振铎先生在《烧书记》中写道:“敌兵占领了旧租界以后,文化统制的手腕加强了。他们通过了保甲的组织,挨户挨家的通知说,凡有关抗日的书籍、杂志、书报等等,必须在某天以前,自动烧毁或呈缴出来。否则严惩不贷。同时在各书店、各图书

4、馆搜查抗日书报,一车车的载运而去……”郑振铎《蛰居散记》,上海出版公司,1951,P52。1942年5月,已经82于1941年4月再次被租界当局勒令停刊的《杂志》第二次复刊。也正是从这时起,《杂志》的风格大变。《中国报刊辞典》(1815-1949)王桧林、朱汉国主编,山西书海出版社,1992。《杂志》条:“1938年5月10日在上海创刊。吕怀成主编。主要内容为国际形势的报道和分析。曾详细论述了西方英美法与德意之间的复杂关系和中日两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教育、文化、外交等方面的情况。对八年抗战中的历次重大战役有较详

5、实的报道,歌颂了中国军民的英勇斗争,在国统区颇有影响。初为半月刊。1942年8月第9卷第5期起改为月刊,1945年8月出至第15卷第5期后停刊。”辞典对改为月刊后的《杂志》混淆不清,一些新文学史料的研究者也对此刊的后期评价各抒己见。沦陷期时的《杂志》和汪伪机关报《新中国报》一脉相承,都有日本人的支持。当年在沦陷区被公认为是“汉奸”刊物,许多不明内幕的有良知的作家都耻于与其来往,如《万象》的很多作家就似乎达成默契:投稿《万象》者,便不向《杂志》投稿。打入《杂志》的我党地下工作者如袁殊、邱韵铎、吴诚之等人的身份在抗战

6、胜利后解密,过去沦陷区人民的共识变得语焉不详起来。1992年8月南京出版社初版赵枫的《袁殊文集》乃至认为《杂志》和汉奸报刊《新中国报》是以“为我地下党人掌握”的文艺武器。“在宣传上起到了真正汉奸报刊所起不到的作用。”其实这样的看法也不是只有上述一家:“为了对抗‘古今’的出现,他们在以‘文艺’作‘武器’的共产党上海地下党的指示下进行<杂志>的复刊工作。”《小泉八云与近代中国》刘岸伟著,盛莉译,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P159。“《杂志》再度复刊则是由于1942年3月《古今》创刊出版,表明了汪伪有在沪扩展文化工作的

7、新动向,为了与日伪争夺文化阵地,尤其是争取文化工作者和文艺读者,经中共上海地下党负责人同意,袁殊决定复刊《杂志》”陈青生《抗战时期的上海文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P366。82藏书家谢其章从《杂志》的主持人是打入敌人内部的“地下工作者”,也认为“《杂志》的名声比《古今》干净”谢其章《张爱玲书影──一个人的杂志史》,《书屋》2004年第1期。另见谢文《拨开迷雾说杂志》,《藏书家》第11、12辑,齐鲁书社,2006,2007。,却没有从刊物内容上加以辨析。张学专家陈子善也撰文认为“事实上,《杂志》当时是在中共

8、地下党的掌握之中”陈子善《1945-1949年间的张爱玲》,见“当代文化研究网”2008.4.23。。并引用一九九二年八月南京出版社出版的《袁殊文集》中的话,《新中国报》和《杂志》“这两个报刊虽同属汉奸性质,却为我地下党人掌握,在宣传上起到了真正汉奸报刊所起不到的作用。”事实真是这样吗?《杂志》的高级管理人员有我党地下工作者,他们参与刊物的选稿、宣传和发行,这没有疑议。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