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课程考试(专科)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中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课程考试(专科)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ID:12875002

大小:107.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7-19

中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课程考试(专科)复习题及参考答案_第1页
中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课程考试(专科)复习题及参考答案_第2页
中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课程考试(专科)复习题及参考答案_第3页
中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课程考试(专科)复习题及参考答案_第4页
中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课程考试(专科)复习题及参考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课程考试(专科)复习题及参考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课程考试(专科)复习题及参考答案《计算机网络基础》1、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可划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各有何特点?答: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1)面向终端的计算机通信网:其特点是计算机是网络的中心和控制者,终端围绕中心计算机分布在各处,呈分层星型结构,各终端通过通信线路共享主机的硬件和软件资源,计算机的主要任务还是进行批处理,在20世纪60年代出现分时系统后,则具有交互式处理和成批处理能力。(2)分组交换网:分组交换网由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组成,以通信子网为中心,不仅共享通信子网的资源,还可共享资

2、源子网的硬件和软件资源。网络的共享采用排队方式,即由结点的分组交换机负责分组的存储转发和路由选择,给两个进行通信的用户段续(或动态)分配传输带宽,这样就可以大大提高通信线路的利用率,非常适合突发式的计算机数据。(3)形成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为了使不同体系结构的计算机网络都能互联,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了一个能使各种计算机在世界范围内互联成网的标准框架—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OSI.。这样,只要遵循OSI标准,一个系统就可以和位于世界上任何地方的、也遵循同一标准的其他任何系统进行通信。(4)高速计算机网络:其特点是采用高

3、速网络技术,综合业务数字网的实现,多媒体和智能型网络的兴起。2、简述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及各层的主要功能。答: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一个标准化开放式的计算机网络层次结构模型。它共有7层,从下到上依次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各层的主要功能分别如下:1)物理层:在物理媒体上传输原始数据的比特流。2)数据链路层:通过校验、确认和反馈重发等手段将原始的、肯定会出错的物理连接改造成无差错的数据链路。3)网络层:关心的是通信子网的运行控制,主要任务是把网络协议数据单

4、元从源端传送到目的端。4)运输层:建立一个端到端的连接,为上层用户提供端到端的、透明优化的数据传输任务。5)会话层:允许不同主机的各个进程之间进行会话,它组织并同步进程间的对话。6)表示层:为上层用户提供共同需要的数据或信息的语法表示变换。7)应用层:开放系统互连环境的最高层。它直接面向网络的应用程序,不同的应用层为特定类型的网络应用提供访问OSI环境的手段。3、比较OSI参考模型和Internet参考模型的异同点。答:相同点:都是层次模型,都有运输层,且它在两个参考模型中都是第一个提供端到端连接数据传输服务的层次,都能提

5、供面向连接或无连接的运输服务;其最高层都是向各用户应用进程提供服务的应用。不同点:两者划分的层次不同;对比OSI模型,Internet中没有表示层和会话层;Internet没有明确规定通信子网的协议,也不再区分通信子网中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Internet中特别强调了互连网层,其中运行的IP协议是Internet的核心协议,且互连网层向上只提供无连接的服务,而不提供面向连接的服务等。4、简述可以从几种不同角度来对计算机网络分类。答:按地理范围分类:局域网LAN、校园网CAN(又称园区网)、城域网MAN、广域网WA

6、N和全球网GAN;按拓扑结构分类:星形、总线型、环形和不规则形;按物理传输媒体分类:双绞线网、同轴电缆网、光纤网、无线网和卫星网等;按使用范围分类:公用网和专用网。5、试举出对网络协议的分层处理方法的优缺点。答:优点:(1)可使各层之间互相独立,某一层可以使用其下一层提供的服务而不需知道服务是如何实现的。(2)灵活性好,当某一层发生变化时,只要其接口关系不变,则这层以上或以下的各层均不受影响。(3)结构上可以分割开,各层可以采用最合适的技术来实现。(4)易于实现和维护。(5)能促进标准化工作。缺点:层次划分得过于严密,以致

7、不能越层调用下层所提供的服务,降低了协议效率。6、试将TCP/IP和OSI的体系结构进行比较。讨论其异同之处。答:(1)OSI和TCP/IP的相同点是二者均采用层次结构,而且都是按功能分层。(2)OSI和TCP/IP的不同点:①OSI分七层,自下而上分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而TCP/IP分四层:网络接口层、网间网层(IP)、传输层(TCP)和应用层。严格讲,TCP/IP网间网协议只包括下三层,应用程序不算TCP/IP的一部分。②OSI层次间存在严格的调用关系,两个(N)层实体的通信必

8、须通过下一层(N-1)层实体,不能越级,而TCP/IP可以越过紧邻的下一层直接使用更低层次所提供的服务(这种层次关系常被称为“等级”关系),因而减少了一些不必要的开销,提高了协议的效率。③OSI只考虑用一种标准的公用数据网将各种不同的系统互联在一起,后来认识到互联网协议的重要性,才在网络层划出一个子层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