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理论研究 - 浙江大学现代教务管理系统

(二)理论研究 - 浙江大学现代教务管理系统

ID:12876606

大小:156.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7-19

(二)理论研究 - 浙江大学现代教务管理系统_第1页
(二)理论研究 - 浙江大学现代教务管理系统_第2页
(二)理论研究 - 浙江大学现代教务管理系统_第3页
(二)理论研究 - 浙江大学现代教务管理系统_第4页
(二)理论研究 - 浙江大学现代教务管理系统_第5页
资源描述:

《(二)理论研究 - 浙江大学现代教务管理系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开题报告一、选题目的与意义世界贸易85%以上的货物是依托海运完成的,其中港口所起到的作用不容小觑。它是水运的起点与终点、连接内陆与海外的节点、水上运输之间以及水运和公路、铁路等运输方式的转换点等,扮演着国际贸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角色。港口功能随着国际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地演进着。根据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UNCTAD,1992)的三代港口模型,第一代港口功能为“海陆运输模式的转换点”(1960年前);第二代港口功能是“货物增值工业、商业以及装卸和服务的中心”(1960年至1980年);第三代港口功能“国际贸易的综合运输中心

2、及物流平台”(1980年后);第四代港口的概念最早于1999年联合国贸发会,但此概念仍然处于形成的过程中,更多地表述出的是港口功能正在发生的改变。1999年11月出版的《港口通讯》刊登了佚名作者的《第四代港口》一文中指出“第四代港口”是“地理上相分离,但却由共同的经营商或共同的管理部门所联系起来”的港口。转引自许辉,第四代港口建设不能一拥而上,中国航务周刊,2001图1.1是中国港口吞吐量的柱状图,可以看到我国港口货物吞吐量一直呈稳定增长的态势。其中2001年中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为2406.8万TEUTwenty-F

3、ootEquivalentUnit20英尺标准集装箱(即:长20英尺×宽8英尺×高8英尺6吋)。集装箱为国际计量单位,也称国际标准箱单位。通常用来表示船舶装载集装箱的能力,也是集装箱和港口吞吐量的重要统计、换算单位。,截止2009年这一数字达到11070.22万TEU,平均年增长率达22%(见图1.2)。中国港口吞吐能力的增长,在世界范围内也是极为可观的。图1.1中国港口吞吐量(2001年至2009年)(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网站)2-9开题报告图1.2中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2001年至2009年)(数据

4、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网站)中国港口正处于体制转型的重要过程中。根据2010年前三季度的数据,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2200万TEU,跃居世界第一。但2008年上海港集装箱中转量5%,同期的釜山港为45%,香港60%,新加坡港这一指标为85%。吞吐量和中转量的巨大差距,很大程度上反应出了港口运营效率的低下。国外在港口效率的研究上并未形成系统的理论,与之相比,国内的研究成果也大多局限于以实证为主、针对港口效率测量方法的讨论上。相较于其他很多国际贸易问题来说,港口效率方面贡献的文献数量并不多,有很多并不是以学术研究为

5、目的的。由于港口绩效的研究牵涉到大量的数据以及深入、复杂的调研统计,那些以研究报告形式发布的文献在这方面的数据可得性要远高于学者们的,因为它们的作者大多来自于港口机构本身或被其聘请(如咨询公司、国际性组织等)。本文拟从港口效率的角度,结合四代港口的功能定义,通过优化自身的运输模式、货物增值、物流平台和管理理念,来研究我国对外贸易新发展点。以期解决我国港口“量大效低”的资源浪费现象,寻求其推动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更大的作用。二、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弊端关于港口效率的研究主要分为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两方面。国内外学者针对实证的研究

6、已做出大量的尝试,但国外理论方面的建树不多,国内尤其是针对主要影响港口效率决定因素这一块的研究尚处空白。(一)实证研究2-9开题报告实证研究方面港口效率方面对于指标的选取大多还是集中于港口吞吐量、船舶数量等港口本身配置的数据,着重研究投入-产出率上,少有能体现港口更多功能的研究出现。围绕港口效率展开的研究因此显得较为狭隘,也不能和第三代、第四代港口功能的概念接轨。港口效率的研究文献都很重视对效率的测量方法,所以在数据的全面性上大多要求比较高。目前国内外对港口效率的研究主要还停留在对其测量方法的讨论上,缺乏在经济学学理

7、方面,尤其是针对国际贸易理论方面的建树。“港口效率的理论研究目前正处于使用基础指标综合评价港口效率以及对港口效率的分类评价阶段(技术效率、规模效率、纯技术效率)。”引自杨雯雯,基于港口效率的贸易比较利益增进研究,浙江大学,2009更多的学者选择用实证的方式来取得一些更贴近实际的数据处理结果,虽然在短期来看的确是在一定意义上验证了某个港口的效率问题,但并不能全面的提出一个港口所存在的影响其效率的主要因素。(二)理论研究理论研究主要经历了单一指标向多指标、综合指标迈进的演进过程。国外学者在理论研究方面要比国内学者做得更深

8、,原创性的方法更多。但是由于对于港口效率尚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共识,所以在其分类和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的研究上还存在很多分歧。这是“港口效率”概念定义的一种缺失,同时也是理论基础环节非常薄弱的部分。理论研究中,将港口效率与国际贸易问题直接挂钩的占一小部分,很大一部分是偏向于管理学、工程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单纯地讨论港口效率的测量、提高等。三、论文框架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