锋钩针(操作规范)

锋钩针(操作规范)

ID:12876956

大小:37.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19

锋钩针(操作规范)_第1页
锋钩针(操作规范)_第2页
锋钩针(操作规范)_第3页
资源描述:

《锋钩针(操作规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锋勾针一、概念锋勾针疗法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通过使用锋勾针点刺或勾割人体腧穴或特定部位的特殊手法操作,从而达防病治病的一种独特的针刺方法,是新九针针法的一个组成部分。锋勾针是新九针重要针具之一,根据古九针之一的锋针(即三棱针)与民间流传的勾针,综合二者之特点,取其所长,融为一体而制成,故名曰锋勾针。锋勾针是一种速效、实用的新型针具。民间的勾针,其尖端呈勾形,是勾刺羊毛疔(即痧症)所用。古九针是劳动人民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实践中创造出来,并通过临床实践不断地认识而逐步发展起来的的一种医疗方法,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医学发展至今日,病种增多,病

2、情复杂,“九针”已有了很大的改进,如“末为剑锋,以取大脓”的铍针,已被手术刀所代替。随后还出现了皮内针、梅花针、电针等。当临床上遇到“筋痹”、“骨痹”等一些痼疾时,可用锋勾针来治疗,因它属于“深内之至骨”以及“致针骨所,以上下摩骨也”的深刺法,所以锋勾针治病,是有文献依据的。锋勾针是一种独特的针具,其形态特异,结构合理,临床医疗中有着其他疗法不可代替的优越性,现将其特征概述如下:(1)疗效独特(2)绿色安全(3)适应症广(4)经济适用(5)简便易行二、治疗作用《灵枢•九针十二原》说:“锋针者,刃三隅,以发痼疾”;《灵枢•官针》篇说:“病在经络痼

3、痹者,取以锋针。”锋勾针临床治疗根据不同部位及病情选择施用,可起刺脉络放疲血的锋针作用,又可转动针身,割断皮下一些脂肪及肌纤维,疏通局部之雍滞,二者合一,可达宣通脉络、疏导气血、泻热散滞的功效。1、宣通脉络 包括蠲痹通络、解痉缓急、祛瘀散结。2、疏导气血 包括行气止痛、宣肺定喘、调经摄血。3、泻热散滞 包括清热泻火、醒神开窍、清热通淋。三、治则选穴锋勾针疗法在中医整体观念指导下,运用八纲辩证及脏腑经络辩证进行辩证施治。1、治则(1)补虚泻实 就是扶正祛邪。《素问·通评虚实论》说:“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灵枢·经脉》说“盛则泻之,虚则补之…

4、…不盛不虚以经取之。”虚则补,实则泻,属于正治法则,是祖国医学重要治则,亦是锋勾针疗法重要治则。(2)清热温寒《灵枢·经脉》说:“热则疾之,寒则留之。”这是针对热性病证和寒性病证制定的清热、温寒的治疗原则。(3)经穴并重腧穴是脏腑经络之气输注聚集之处,也是反应病变和进行诊断治疗的重要部位。经络则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联络五脏六腑、四肢百骸,调节全身机能。现代临床治疗多强调腧穴治疗作用,古人又有“宁失其穴,毋失其经”之说,似乎经更重要。实际锋勾针治疗应做到经穴并重,才能真正达到激发经气,宣通气血、协调阴阳、保持机体协调和相对平衡。(4)注重手法锋

5、勾针疗法,必须注重临床操作手法,实证、热证当施以泻法,虚证当施以补法,不实不虚当施以平补平泻法;病位在表当浅刺,病位在里当深刺;粘连不甚当勾拉松解,严重痉挛当切割松解。只有通过娴熟的手法,有效的操作,最佳的治疗方案,才能真正达到补虚泻实、清热温寒、经穴并调的目的。2、选穴配穴锋勾针治疗选穴有近部选穴、远部选穴、辩证对症选穴三大原则。近部选穴即选取病变局部及其邻近周围的腧穴,如膝痛取犊鼻、梁丘;胃痛取中脘、建中;头痛取太阳、头维;眼疾取睛明、承泣。远部选穴即选取在病变部位所属和相关的经络上的距病位较远的腧穴,如胃痛取足三里、梁丘;牙痛取合谷、内庭

6、;头痛取太冲、阳陵泉。辩证选穴即据疾病证侯特点,分析病因病机选取有效腧穴,如风火牙痛选风池、外关,胃火牙痛选内庭、二间,肾虚牙痛选太溪、行间;对症选穴即根据疾病的特殊症状选取特效腧穴,如哮喘取定喘,虫症取百虫窝,落枕选外劳宫等。锋勾针疗法配穴方法分本经配穴法、表里经配穴法、同名经配穴法、前后配穴法、上下配穴法、左右配穴法六种。本经配穴指针对某一脏腑经脉病变选取该脏腑经脉的腧穴配成处方,如治疗胃火牙痛,近取足阳明胃经颊车,远取本经荥穴内庭。表里经配穴是以脏腑经脉的阴阳表里配合关系为依据组成处方,如治疗风热咳嗽,足太阴肺经的尺泽和足阳明大肠经的曲池

7、、合谷,原络配穴是表里经配穴法的特例。同名经配穴是基于同名经“同气相通”理论,将手足同名经的腧穴组成处方,如阳明头痛取手阳明经合谷配足阳明经内庭。前后配穴指将人体前部和后部腧穴相配成方,主要将胸腹部和背腰部腧穴相配,用治脏腑疾病,如肺病前取中府,后取肺俞;俞募配穴为前后配穴法的特例。上下配穴指将腰部以上或上肢腧穴和腰部以下或下肢腧穴配合成方,如胃痛上取内关,下取足三里,八脉交会穴配伍属上下配穴法的特例。左右配穴指将人体左侧和右侧腧穴配合成方,本法基于人体十二经脉左右对称分布和部分经脉左右交叉特点而成,如左侧偏头痛取同侧太阳、头维和对侧外关、足临

8、泣。四、操作4.1施术前准备4.1.1针具选择根据病情需要和操作部位选择不同型号的锋勾针。针身应光滑、无锈蚀,针尖应锐利。4.1.2部位选择根据病情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