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学诚创新谱牒学理论之功

章学诚创新谱牒学理论之功

ID:12882264

大小:29.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7-19

章学诚创新谱牒学理论之功_第1页
章学诚创新谱牒学理论之功_第2页
章学诚创新谱牒学理论之功_第3页
章学诚创新谱牒学理论之功_第4页
章学诚创新谱牒学理论之功_第5页
资源描述:

《章学诚创新谱牒学理论之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章学诚创新谱牒学理论之功章学诚创新谱牒学理论之功章学诚创新谱牒学理论之功章学诚创新谱牒学理论之功章学诚创新谱牒学理论之功袁红军(郑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郑州河南450044)摘要:章学诚是清代着名的史学家,思想家,毕生致力于讲学,着述,纂修史志和谱牒.他结合自己的史学,方志学理论,对谱牒学的一些至关重要的理论问题,包括史部支流,年谱,谱牒的基本结构,方法和标准,进行了较为详细深入的探讨,从理论到方法全面发展了我国谱牒学理论基础,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关键词:章学诚谱牒学理论创新中图分类号:H

2、1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6252(2006)O3—0175一o4章学诚(1738—18O1),清代史学家,思想家.字实斋,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乾隆进士.曾官国子监典籍,主讲定州定武,保定莲池,归德文正等书院.后人湖广总督毕沅幕府,协助编纂《续资治通鉴》等书.一生坎坷,迫于生计,依靠替别人撰述志书谱牒为生,自言:”三十年来,苦饥谋食,辄藉笔墨为生,往往为人撰述状志谱牒.”②在这个过程中,他结合自己的史学,方志学理论,对谱牒学的一些至关重要的理论问题进行了较为详细深人的探讨,建立一套比

3、较完整系统的谱牒学理论体系.正如仓修良,叶建华在《章学诚评传》指出的那样:”章学诚的谱学编纂理论,是他的整个史学理论,方志学理论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其史学理论,方志学理论在谱学上的体现.”谱牒的演化历程谱牒是古代记述家族,氏族,宗族世系的书籍.”谱”者,纪录,编排事类的书文,”牒,表之注也.”④谱牒一词,渊源很早.汉初司马迁写《史记》,”取之谱牒旧闻”⑤而作三代世表.至魏晋收稿日期:2006—02—03作者简介:袁红军(1970~),男,河南西华人,郑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馆员..175?敦

4、煌学辑刊2006年第3期(总第53期)南北朝时期业已形成一门专门的学问——”谱牒学”.谱牒学很盛行,官家皆藏谱碟之书,甚至设有图谱局之机构.在南北朝,就出现了贾希敬,路敬淳等有成就的谱牒学名家.”最重族望,诸州多有族姓谱牒”⑨.唐代,唐太宗,武后时曾修订《氏族志》.到了唐末五代十国,战乱频仍,士族门阀制度严重破坏,谱牒随之废弃.北宋时期,谱牒又重新兴盛起来.先有欧阳修编撰《欧阳氏谱牒》,继而又有苏询为之倡导.理学家张载等也大造舆论,”明谱系”和”立宗子法”.不少士大夫,学者认为国之有史,县之有志.”

5、先王因族以立崇,因宗以尊,尊卑有分,亲疏有别,其法甚备.”((fi-冈李氏族谱序?凡例》云:”家有谱犹国之有史也,家国虽殊而所系之,实则一而已.夫察统系之异同,辨传承之久近,叙疏戚,定尊卑,收涣散,敦亲睦,族非谱之实不可也.”修谱之目的,在于明宗族之源流,详氏族之繁衍.籍以分尊卑,立等级,别亲疏,以利于宗法制度给人以约束.二章学诚创新谱牒学理论的内容1.史部支流“谱历之学,……亦史部支流,用备一家之书而已.”‘夫家有谱,州县有志,国有史,其义一也.”‘且有天下之史,有一国之史,有一家之史,有一人之史

6、.传状志述,一人之史也;家乘谱牒,一家之史也;部府县志,一国之史也;综纪一朝,天下之史.唯分者极其详,然后合者能择善而无憾也.”章学诚言语不仅讲清了谱牒学的性质,而且阐明了谱牒学与方志学,史学的关系,既谱牒学”亦史部支流”.他在许多文章中多次指出,司马迁着《史记》,根据《五帝系牒》,《尚表》而作《三代世表》,欧阳修《新唐书》中的《宰相世系表》等属于谱牒学的范围.谱牒为史体,是章学诚整个谱牒学理论的基点,谱牒既然是史学的一部分,其作用无异等同于史学,“天文,地理,五行,谱牒,何非史部之所通乎!故六经流

7、别,为史部所不得不收者也.”∞章学诚处处以史学的研究方法衡量谱牒,表现了他对谱牒学价值的认识程度.2.年谱章学诚首次把年谱作为谱牒学的一部分.年谱是按年次记载一个人生平事迹的着作,是“一人之史”,由编年传记体发展而来,不同于一般的人物传记,它不仅有叙述文字,而且有纲目,图谱,表格等.历代学者却一直不认可年谱为谱牒.章学诚对年谱的价值进行充分的肯定.他说:”考次前人撰着,因而谱其生平时事与其人之出处进退,而知其所以为言,是亦论世知人之学也.”尤其文人年谱更是如此,”文人之有年谱,前此所无,宋人为之,颇

8、觉有补于知人论世之学,不仅区区考一人文集已也.”人物年谱是一人之史,可以佐证史料,”家史,国史与一代之史亦将取以证焉”.3.谱牒学编撰结构章学诚认为,一部谱牒至少包括”表”,”牒”,”图”,”传”等.”表”是谱牒的主要组成部分,”家谱系表,旁行斜上,乃是周谱旧式,后史所本者也.”‘人表者,春秋谱历之遗,而类聚名姓之品目也.”“牒”是谱牒的另一组成部分.章学诚认为:”牒者,表之注也.表仅列名,而人之行次,字号,礼官,生卒,妻妾姓氏,子女所出,茔墓向方,皆当注于名下,如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