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公开课后的反思

一堂公开课后的反思

ID:12884561

大小:27.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19

一堂公开课后的反思_第1页
一堂公开课后的反思_第2页
一堂公开课后的反思_第3页
资源描述:

《一堂公开课后的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一堂公开课后的反思在每个星期中我们学校都要举行一次本组的公开课,基本上每个人都有机会参加,这堂课我们都会精心准备,毕竟面对的都是物理老师。现在把我在这节课后一点收获展示给大家请大家给与批评指正。一、对教材的理解在准备教案时这么写道:简谐运动是继匀速运动、匀变速运动、圆周运动之后的一种复杂的运动形式,同时又是后继学习机械波、电磁波的基础,因此很重要。反思:在教授过程中都没有提及简谐运动复杂性的原因是什么。从匀速直线运动到匀变速运动到匀速圆周运动,对应的是从“无加速度”到“加速度恒定”到“加速度的大小恒定、方

2、向变化”的过程。简谐运动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方向都在变化,因此比以往的任何一种形式的运动都要复杂。一个更普遍的判断规则就是从匀速运动、匀变速运动、圆周运动到简谐运动直至机械波,对应的动力学方程越来越复杂。这一点要求老师在更高的角度来审视教材。二、重点的把握对照新旧人教版教材不难发现,与过去相比,本节内容的编排有了很大的改变。本节内容的重点应是简谐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的获得和其正弦函数特征的证明。但习惯老教材认为教学重点在于振动过程的各个物理量的变化规律及位移时间图象的应用。至于验证简谐振动图象的正弦函数特征,

3、只是按照教材中的方法进行了口头上的提示,只是后来才认识到应该按照教材中的方法一让学生选取了部分特殊点进行了验证。反思:认为教学重点在于振动过程的各个物理量的变化规律及位移时间图象的应用,这是仍然没有摆脱老教材和以往涉及到的有关振动图象的习题的影响。也可以说是有一种对新教材的排斥和应试心理在作怪。事实上,阅读完教材就可以判断出本节内容的重点应该是简谐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的获得和其正弦函数特征的证明,但为什么现在的教材不从动力学特征来定义简谐运动,而是先给出简谐运动的图象,再提出简谐运动的定义呢?开始认为这是从

4、表象开始来认识简谐运动,是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比原来的从动力学特征定义降低了难度。这种降低难度具体体现在何处?没有想到原因。这要从对于运动的描述来分析:要详尽准确地描述某一种形式的运动,一般要描述运动物体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等的规律。显然,简谐运动的速度、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远比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复杂,因此应从位移时间关系开始分析起。当然,为了方便起见,简谐运动中的位移又重新加以了定义。位移与时间定量的函数关系在中学部分显然无法得到,只有从两者的图象关系讨论起。这样看来,新教材的处理方式可以说是用心良

5、苦。而教材中的验证简谐振动图象的正弦函数特征的做法,虽然比较粗糙,但却符合物理学的猜想、验证的研究方法,利用好这一点可以培养出学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思维品质。三、难点的突破教材中简谐运动图象是通过摄像机或数码相机拍摄小球的运动。因为相机是每隔0.04s就拍摄一帧照片,当在电脑中建立一个幻灯片的演示文稿,把这些照片插入文稿中的同一张空白幻灯片中,照片就会按拍摄时间的先后一帧一帧自动向右平铺开来。把这些照片的上端对齐,就能得到教材所示的画面。讲课的过程中根本没顾教材中提供的方法,仍然借助于传统的漏沙摆装置

6、来获得振动图象;当时认为教材中的处理方法不可能实现,认为教材中的图片获得不好想象;只是将教材中的处理方法口头上复述了一遍,接着就让学生直接来验证教材图片是否具备正弦函数的特征。在后来班级讲授中按照教材中的做法进行了操作,得到了比较理想的振动图像。反思:老师们对于新教材的认可程度不仅存在于内容上,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等媒体手段的技能上也存在明显差异。其实不管是利用漏沙摆等传统方法,还是利用教材中提供的数码照相的方法,还是利用摄像过程逐帧记录的方法,背后都是一个目的:记录振子振动过程中不同时刻的位移,并找出位移

7、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但传统的方法中影响振动稳定的因素比较明显,实验结果偏差较大。教学中的现在科技的与时俱进,就应该体现在教学过程中现代科技手段利用及创新上。四、教学环节的衔接 展示若干种形式的机械振动→机械振动概念的提出→弹簧振子理想模型的提出(第一个班级突出分析了理想化的条件)→研究振动规律的必要性→振动的位移时间图象的描绘(在此处用两种方法得到位移时间图象,同时穿插了让学生小组合作完成教材后的问题与练习题2)→对于振动位移的界定、振动图象横轴的时间特征的说明→位移时间图象的正弦函数特征的证明(没有认真按

8、教材中的方法一进行了证明,更多的是一带而过)→简谐运动概念的提出→其他纪录振动装置的介绍→小姐作业。反思:个教学环节的过渡,需要借助于一些过渡性的语言,或者利用问题串联起来。例如展示了若干种形式的机械振动之后,自然就提出这些形式的运动具有哪些共同点?从而引出了机械振动的概念。为研究机械振动,需对于现实的机械振动进行一些理想化处理,从而提出了弹簧振子的理想模型。但从要研究振动的规律到振动的位移时间图象的描绘,这一环节的过渡每位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