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让德育美丽如诗

语文教学,让德育美丽如诗

ID:12891532

大小:2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19

语文教学,让德育美丽如诗_第1页
语文教学,让德育美丽如诗_第2页
语文教学,让德育美丽如诗_第3页
语文教学,让德育美丽如诗_第4页
资源描述:

《语文教学,让德育美丽如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语文教学,让德育美丽如诗  (桂林市全州县咸水乡第二中学广西全州541500)  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德育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一个人道德败坏,品质恶劣,那么他非但不能造福于社会,而且还会成为害群之马。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校园暴力事件不能不引人深思。轻则致伤,重则致死!类似的新闻比比皆是。如何将德育渗透于语文课堂教学之中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让德育有机融入语文教学结合语文课堂教学的内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把德育有机内容融汇于教学中,点点滴滴渗透于学生的思想意识,最终转化为自觉自愿的行动,犹如春风化雨,悄无声息,滋润着学生幼小的心田。如学习鲁迅的散文《藤

2、野先生》(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以下所选课文皆是)时,了解了鲁迅人生道路上的一段往事,文章既写了藤野先生,又写了自己思想变化的历程,尤其是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鲁迅以国家民族的利益为重,弃医从文。从而铸就了一代文学宗师。学生通过朗读,分析讨论总结出鲁迅的伟大抉择的意义。笔者不失时机地引出一个问题:回顾自己的人生阅历,捕捉对自己有影响的人或事,切实谈出自己的思想变化。“父母对生活的影响”,“教师对学习的影响”“名人对自己的影响”等,学生们争相发言谈出自己思想的变化,明确了自己的人生航向。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懂得个人利益必须服从于国家民族的利益,否则人生将会黯然失色!结合所学内容,把学生的思

3、想意识,甚至于行为有机地融入所学的课文,让学生入情入境,情感受到熏陶,思想得到升华,不知不觉中有如坐春风之感,其乐融融,不亦乐乎!德育教育不是狗皮膏药,随意贴,而是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思想实际,顺其自然,有机渗透,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2.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也应重视精讲人们大都倡导精讲的原则,毫无疑问这已被实践所证明。实质上,德育教育亦应如此。不仅精讲,还应细雕。德育内容广泛而全面,不可能一股脑地灌给学生,而应清晰地在课堂教学中突出出来,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在课堂教学中制定明确的德育目标。《海燕》联系生活实际,面临生活的暴风雨,你该怎样做(培养学生的意志观);《敬畏自然》联系

4、生活实例谈一谈人和自然该怎样和谐相处(培养学生的环保观);《五柳先生传》联系现实说说你对五柳先生“不慕荣利”的看法(培养学生的荣利观);《马说》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当今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培养学生的人才观);《送东阳马生序》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当代中学生应该有怎样的学习态度和从师尊师方式(培养学生的求学观)。有关德育的内容犹如一颗颗明珠,把它们有机地镶嵌在课文中,烙印在学生的记忆里!其实每一篇课文都能从不同的角度挖掘出德育教育的内容。  3.师生互动,让德育在学生心中潜移默化语文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是师生共同参与互相配合的双边互动过程。这里面存在着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材、学

5、生与教材之间的矛盾,这三对矛盾是语文教学的内在动力。语文教学德育渗透要达到艺术境界就是要合理地处理它们之间的矛盾,使之渐趋和谐,同处共振状态。我们追求的是教师和学生在一种和谐、融洽的气氛中,自然而然地达成德育目标;在一种共振状态下,大幅度地提高德育实效。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教学德育渗透实际上是教师的情感、作者的情感和学生的情感同步运行、相互激发的和谐共振过程。  “文以载道,道在其中”。中学语文教材包含着丰富的优秀传统思想和哲理。学生对一篇课文的思想内容的理解和明确文章所要表达的主旨意图的过程,实际也就是接受语文德育的过程。而教师进行教学是从教材开始的,所以正确而深刻理解教材中所蕴含

6、的价值经验是充分发挥育人作用的关键。王国维说:“美育,德育与智育之必要。”我们语文老师应该巧妙充分地利用语文学科中的审美教育,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道德情操,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充分享受语言美;感知语言的形象美、内涵美、思想美,进而体验美,进入审美意境。教材中的作品无不是作者“情动于衷,不吐不快”的力作,无不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喷涌的结晶,语言不是无情物,作者写得动情,老师又教得动情,学生才会学得动情,才会身临其境,与作品中的人和物休戚与共,爱憎同俦,才能使学生透过字词句语的领悟,深入触摸作品的真谛,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思想教育。  例如,李白在《望庐山瀑布》中描绘了庐山的雄奇广阔

7、画面,诗中的山、水、无不包含着作者的主观情感,溅发出一股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蓬勃向上的豁达的激情。为此,只要稍加点拔,让学生反复吟诵,就自然而然地把他们带进一个美好的境界,不但使他们大饱眼福,获得内心的愉悦,更重要的是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激发起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和热爱生活的情感。  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天地是广阔的。我带领学生走进余光中的《乡愁》,通过品味其中饱含着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愁绪,去领会诗人渴望生活的乐观情趣。我还和学生一起拜访韩愈、走近苏轼,从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