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气象气候诗词的赏析

对气象气候诗词的赏析

ID:12903516

大小:132.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19

对气象气候诗词的赏析_第1页
对气象气候诗词的赏析_第2页
对气象气候诗词的赏析_第3页
对气象气候诗词的赏析_第4页
对气象气候诗词的赏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气象气候诗词的赏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一、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秋阴不散霜飞晚”的多云天气,因夜间云层愈厚,大气逆辐射愈强,地面就能获得较多的热量补偿。故夜间降温较晴天慢得多,地面温度不易降到0℃以下。这就是秋季多云的夜晚不易形成霜冻的科学道理。而连续的阴天除使霜冻来得晚外,还会导致降水天气。诗人有声有色地描写了“秋阴不散”的两种结果。二、刘禹锡《秋词》                                    “山明水净夜来霜”描述了深秋晴朗的夜晚,天空云少,地面辐射散热快,而大气逆辐射弱,地面得到大气补偿的

2、能量少,地面温度下降快,当地面温度降到0℃以下,就会出现霜,即“山明水净夜来霜”。 三、陆游《秋怀》                                “城市尚余三伏热,秋光先到野人家”形象地说明了城市热岛效应现象。通过对古诗中所描写的环境对比,反映人类活动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四、李商隐《夜雨寄北》                                            此诗涉及到“巴山夜雨”的成因。巴山位于四川与陕西交界处,是四川盆地的边缘。一般来说,盆地处于周围山坡的环绕之中,气流不通畅,对流交换弱。夜间地面散热快,又因冷空气流的下沉,谷底

3、和盆地底部相对较冷;随着温度的降低,饱和水汽压减小,暖而轻的空气上升到一定高度后,水汽发生凝结而下雨,常发生 “巴山夜雨”。 五、徐玑《夏日怀友》                                       “月生林欲晓”,即月出的时候天要亮了。该地此时的降水是受冷锋影响形成的。冷锋过境时产生阴雨天气,过境后受冷气团控制,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故“月生林欲晓,雨过夜如秋”。 六、杜甫《春夜喜雨》                                      这一场雨就好似选好时候,正当春天万物生长之时就随即降临。细雨随着春风在夜里悄悄来

4、到,它默默地滋润万物,没有一点声音。“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既表示锋面雨中的暖锋,又体现了节律美之周期性。 七、刘禹锡《竹枝词》                         “东边日出西边雨”这句诗主要揭示了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的道理。山地的迎风坡抬升了爬升的气流,气流在上升的过程中容易变冷凝结而形成地形雨,而在山的背风坡气流下沉,不断增温,不易凝结降水而成为雨影区。这样,在山的两侧就会形成晴雨不同的鲜明对比。八、罗隐《四顶山》     “过夏僧无热,凌冬草不枯”说明水体对气候的调节作用。文中的山地在安徽境内,湖泊为巢湖。湖水热容量大,夏季升温慢,周围地区

5、不热,这就是“过夏僧无热”的原因;冬季湖水降温慢,使得周围地区不冷,同时该地地处亚热带,因而“凌冬草不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