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第十四周周测试题1

高二历史第十四周周测试题1

ID:12906144

大小:33.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19

高二历史第十四周周测试题1_第1页
高二历史第十四周周测试题1_第2页
高二历史第十四周周测试题1_第3页
资源描述:

《高二历史第十四周周测试题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高二历史第十四周周测试题一、选择题(共25题,每小题3分)1、对新航路开辟的经济原因的理解,比较准确的是()A、自然经济瓦解→商品经济发展→追求黄金的美梦B、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货币需求的增加C、商业危机→东西方通商要道断绝→商品价格猛涨D、西欧生产力发展→航海造船技术发展→商品价格猛涨2、“著名航海家哥伦布曾熟读《马可·波罗行纪》,并在其中加了45处标记,他对中国和印度的文明富庶极为艳羡。……”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马可·波罗对东方的描述是完全真实可信B、马可·波罗的游记是地理大发现的根本原因C

2、、哥伦布受到《马可·波罗行纪》的影响是有确凿证据D、《马可·波罗行纪》最早是用中文写作的3、马克思、恩格斯说:“美洲和东印度航路的发现扩大了交往,从而使工场手工业和整个生产的发展有了巨大的高涨。”以下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新航路的开辟扩大了市场的需求B、市场需求的扩大刺激了生产方式的转变C、世界市场的形成产生了工场手工业D、新航路的开辟有利于打破生产的封建束缚4、“征服了天堂的你,却征服不了黄金的欲望;执着的水手,却没有看到东方的黄金和香料。”材料描述的是下列哪一位航海家()A、迪亚士B、哥伦布C、达·伽马D

3、、麦哲伦5、16世纪初,一群欧洲商人来到印度,经过与当地人的一场冲突之后,其中一位商人抢到几枚金币,但后来因金币的归属问题他杀死了同伴,但自己也受了伤,饥寒交迫中他晕倒了。醒来后,他对救他的人说的第一句话是“我的金币呢?”这个故事()A、说明黄金是商人所需要的唯一的东西B、说明对黄金的追求是新航路开辟的必要条件C、说明对黄金的追求是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D、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对黄金的需求量增大6、“直到1500年以前,大西洋一直是一道栅栏,一个终点。到1500年左右,它一变而为一座桥梁

4、,一个起程点了。”从这一变化中受益的国家不包括(  )A、西班牙    B、葡萄牙C、意大利       D、英国7、16世纪初,西班牙的一位家庭主妇抱怨说:“过去一个月的生活费就五个银币,现在十个银币还不够。”这反映西班牙出现了(  )A、商业危机       B、商业革命C、价格革命       D、经济危机8、恩格斯曾经说:“‘文艺复兴’这个名字没有把这个时代充分表达出来”,其含义是它(  )A、没有把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全部复兴起来B、没有将古代文化古为今用C、只是打着“复兴古典文化”的旗号D、没有准确

5、地揭示这场运动的实质9、“谁不知道,教会领导下的欧洲,一切学问和知识也都发达!因为谁是最渊博的哲学家、最流行的演说家、最伟大的文学家,还不是那班人说了算!”这一段话最早可能出自何人之口(  )A、中世纪的基督教神学家B、文艺复兴时代的人文主义者C、西欧封建贵族D、中世纪的封建君主10、2006年,美国《思想之林》杂志评选了“十个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国家”,意大利以头名入选。根据所学的历史知识判断,其入选依据不应包括(  )A、这里是西方资本主义萌芽的诞生之地B、15世纪航海家们从这里出发,发现了新大陆C、起源于

6、此的文艺复兴运动改变了世界D、文学、艺术等领域,对西方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11、文艺复兴向西欧诸国扩展的主要原因包括(  )①欧洲商路和贸易中心西移到大西洋沿岸 ②西欧诸国资本主义工商业得到发展 ③西欧诸国保留了拜占廷和阿拉伯古典文化典籍 ④西欧资产阶级队伍成长壮大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①②③④12、近代自然科学产生的条件主要包括(  )①文艺复兴运动的深入发展 ②生产经验的积累,技术水平的提高 ③基督教会的逐渐宽容 ④注重实践的时代精神A、①②③       B、①③④

7、C、②③④       D、①②④13、杰出科学家哥白尼提出了“太阳中心说”,后人曾如此评价:“他(指哥白尼)是用一个谬误去推翻另一个谬误”,但我们迄今仍高度评价哥白尼,主要原因是(  )A、他动摇了封建神学的基础B、他实现了欧洲人的“黄金梦”C、他的人格比较高尚D、他的观点不应该称为谬误14、历史课上,老师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新贵族主要来自何种人提出疑问,要求同学们结合教材和课外知识进行分析判断,以下是四位同学的不同回答,你认为其中正确的是(  )A、银行家B、大商人C、经营牧场或农场的牧场主和农场主D、手

8、工工场主15、“(光荣革命)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变,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宪法’为归宿的政治妥协,而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决定性转折点。”这里“转折点”指的是(  )A、通过《权利法案》结束了国王的权力B、国家权力的重心由国王转移至议会C、议会与国王在国家权力上实现了平衡D、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16、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起君主立宪制政体,“君主立宪”的准确含义是(  )A、宪法由君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