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线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应用

x线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应用

ID:12912524

大小:43.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19

x线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应用_第1页
x线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应用_第2页
x线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应用_第3页
x线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应用_第4页
x线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x线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X线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应用一、头颈部CT血管成像检查(一)检查方法:经外周静脉以3~4ml/s速度注射对比剂;对比剂剂量1~1.2ml/kg体重,浓度300mgI/ml;延迟时间15~20s或使用智能自动触发扫描技术将触发阈值设置在70hu,当感兴趣区(颈动脉血管断面)的CT值达到70hu后4s自动触发扫描可获得纯动脉期图像,避免静脉显影的干扰,更有利于获得清晰的CT动脉血管造影图像;颅内扫描层厚最佳为1mm,颈部血管扫描层厚最好小于2mm,重建间隔均为层厚的1/2;螺距不要大于1。曝光条件120~140kV,350mAs。(二)头颈部MSCTA的临床应用:1.颅内动

2、脉瘤:在描述动脉瘤形状、瘤颈、突出方向、与颅底毗邻和周围血管关系,以及发现血管解剖变异等方面比DSA有很大优势。CTA可以任意变换角度,以取得不同侧面的图像。三维立体分析能够清楚地显露瘤颈部,动脉瘤与颅底的关系,MIP与VR可观察瘤颈有无钙化;二维轴位图像及MPR可以发现动脉瘤内血栓,这些均对手术方案的制定有很大的帮助。对于直径大于3mm的动脉瘤,CTA的显示率几乎达到100%。CTA检查和诊断时间短,操作成功率高,对动脉瘤治疗方案的制定十分重要,尤其是在动脉瘤破裂的急性期(直径小于4mm的动脉瘤很少破裂出血),患者病情大多不稳定,有时甚至非常危重,一般状况很差,不能行DSA等相

3、对复杂的检查时,CTA作为首选或唯一的检查方法,可缩短诊断时间,降低继续或再次出血的发生率,降低死亡率。但是,CTA也有一些缺陷。第一,成像过程只针疑有动脉瘤的部位,并不像DSA一样,是对整个脑血管进行成像,因此可能会出现遗漏,尤其是未破裂动脉瘤。第二,靠近颅底和颈部的动脉瘤常因为颅骨的干扰成像不清晰,给诊断带来困难。因此,在动脉瘤破裂的急性期,如果CTA检查结果为阳性并且与出血部位相符,就可根据结果进行手术治疗;如果结果为阴性或可疑,在可能的情况下可再行DSA检查。2.脑动静脉畸形:CTA可以清晰显示供血动脉、引流静脉及畸形血管团并可以良好显示血栓,但是难以象DSA一样分清供血

4、动脉来源、分开动脉与早期充盈的静脉。3.头颈部动脉狭窄:CTA可以360度显示动脉狭窄的部位、程度;显示动脉有无闭塞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周围侧支循环。4.颈动脉体瘤及颈静脉球瘤:颈动脉体瘤生长部位多位于颈动脉分叉处,与颈动脉关系密切。颈静脉球瘤生长部位多靠近颈静脉球,在局部呈膨胀性生长。CTA易于显示这两种肿瘤与血管的关系,对判断肿瘤是否可以手术切除以及手术方案的制定具有很大帮助。二胸腹部CT血管成像检查(一)检查方法:1.CT动脉成像:经外周静脉以3~4ml/s速度注射对比剂;对比剂剂量1~1.2ml/kg体重,浓度300mgI/ml;扫描前口服阴性对比剂1000ml充盈胃肠

5、道;延迟时间20~25s(肺动脉成像延迟时间需要提前到7~10s)或使用智能自动触发扫描技术将触发阈值设置在100hu,当感兴趣区(动脉血管断面)的CT值达到100hu后6~10s自动触发扫描可获得纯动脉期图像,避免静脉显影的干扰,更有利于获得清晰的CT动脉血管成像图像;扫描层厚小于3mm,重建间隔均为层厚的1/2;螺距要小于1.75,需要显示较细动脉时螺距最好小于1;曝光条件120kV,200mAs;扫描时嘱病人屏气扫描。2.CT门静脉成像:从外周静脉以3~4ml/s速度注射对比剂,剂量为1.5ml/kg体重,浓度300mgI/ml;扫描前口服阴性对比剂1000ml充盈胃肠道;

6、延迟时间50~55s;扫描层厚小于3mm,重建间隔均为层厚的1/2;螺距要小于1;曝光条件120kV,200mAs;扫描时嘱病人屏气扫描。3.CT静脉成像:(1)上腔静脉成像:使用Y形连接管经双侧肘静脉以2ml/s速度注射对比剂;剂量为80~100ml,浓度75mgI/ml;延迟时间25s;扫描层厚小于3mm,重建间隔为层厚的1/2;螺距要小于1;曝光条件120kV,200mAs;扫描时嘱病人屏气扫描。(2)肝静脉及下腔静脉成像:从外周静脉以3~4ml/s速度注射对比剂,剂量为1.5ml/kg体重,浓度300mgI/ml;扫描前口服阴性对比剂1000ml充盈胃肠道;延迟时间65~

7、85s;扫描层厚小于3mm,重建间隔均为层厚的1/2;螺距要小于1;曝光条件120kV,200mAs;扫描时嘱病人屏气扫描。(二)MSCTA在胸腹部的临床应用:1.大动脉炎:CTA可以同时显示主、肺动脉有无狭窄、阻塞,是否合并管腔扩张和动脉瘤形成,并可以显示侧支循环的情况;二维图像还可以观察管壁结构的变化,这弥补了DSA的不足,对病变程度、活动性和预后的评估有一定的帮助。2.主动脉夹层:CTA多种后处理方法联合应用可以清楚显示内膜片,真、假腔,管壁钙化,附壁血栓以及主动脉分支血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