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拉增加肌梭传入放电的实验观察

牵拉增加肌梭传入放电的实验观察

ID:12919997

大小:32.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7-19

 牵拉增加肌梭传入放电的实验观察_第1页
 牵拉增加肌梭传入放电的实验观察_第2页
 牵拉增加肌梭传入放电的实验观察_第3页
 牵拉增加肌梭传入放电的实验观察_第4页
 牵拉增加肌梭传入放电的实验观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 牵拉增加肌梭传入放电的实验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牵拉增加肌梭传入放电的实验观察牵拉增加肌梭传入放电的实验观察牵拉增加肌梭传入放电的实验观察牵拉增加肌梭传入放电的实验观察第27卷第1期2011年2月』fl两夫同大学(A然科学版)JournalofShanxiDa”mgL-IIiversy(NatIJralScience)V01.27.N0.1Feb.20ll文章编号:1674—0874(2011)01—006I一03牵拉增加肌梭传入放电的实验观察刘国霞,田志兰,马国英,李加善,李晨旭(山西大同大学医学院,山西大同037009)摘要:目的观察牵拉刺激(刺激强度)及其它实验因素对肌梭放

2、电频率的影响.方法制备蟾蜍离体坐骨神经一缝匠肌标本,用BL一420生物机能系统记录牵拉刺激及实验因素对肌梭传入放电活动的影响结果牵拉刺激增强,肌梭的传入放电频率增加;牵拉力度相同时,快速牵拉较缓慢牵拉引发更多的肌梭放电.结论肌梭是肌肉长度感受器,有快适应和慢适应两种现象,其敏感性受肌肉长度及温度的影响关键词:肌梭;传入放电;牵拉中图分类号:R338文献标识码:A肌梭是骨骼肌内一种重要的本体感受器,有把刺激信号转变为传人纤维上的神经冲动的功能,主要感受骨骼肌纤维长度的变化和速度变化率.肌梭不断地向中枢传入神经冲动,这些冲动传入脊髓,小

3、脑,甚至到大脑皮层,以进一步实现神经系统对躯体的各种姿势和运动的调节.肌梭的中心部分没有或甚少有肌动和肌凝蛋白的骨骼肌纤维,因此无收缩能力,但却为感受装置.肌梭的两端则具有收缩能力,南细小的梭内肌纤维组成,分为核袋和核链纤维两种.肌梭长轴与梭外肌平行,长约数毫米,最长不超过1C1TI,附着在具有收缩能力的梭外肌t,其外被结缔组织构成的梭囊包绕,梭囊在肌梭赤道部2mITI的范围内膨大,使其外观呈梭形.梭内肌收缩,使肌梭张力增高,因此对牵拉刺激的敏感性增高;梭外肌收缩,肌梭放松,张力减小,肌梭敏感性下降.肌梭的传人神经纤维有两类,I仅类

4、纤维的直径较粗,传导速度大于72m/s,末梢称为初级末梢;Ⅱ类纤维较细,传导速度小于72m/s,末梢称为次级末梢.肌梭受到牵拉时I类和Ⅱ类纤维的传人冲动均增加,这是产生和维持肌紧张,并对随意运动进行精细调节的基础.本实验观察牵拉肌肉时,肌梭传入放电频率的相应改变及影响因素.l材料和方法1.1坐骨神经一缝匠肌肌梭标本的制备实验以蟾蜍为对象,将一侧下肢背位定于蛙板,制作坐骨神经一缝匠肌标本.用玻璃分针分离缝匠肌的内侧和外侧肌膜,分离肌膜不宜过深,由于神经从肌肉内侧进入,故分离内侧肌膜时应特别细心.在近耻骨端剪下一小片耻骨,用线结扎,轻轻

5、提起骨片,由上而下先分离外侧,再分离内侧,内侧分离到肌肉下1/3近中线处时,可见一较细的神经支进入肌肉时分成两个细小分支.沿此细小神经向中枢端追踪,于股骨头附近汇人坐骨神经,在脊椎旁结扎并剪断坐骨神经,自上而下剪断神经周围的分支及结缔组织,直至进入缝匠肌部位处.在胫骨处该肌有约2nlm长的肌腱,将膝关节屈曲成直角时,在该肌腱外侧筋膜上形成一个小凹,在此处开一小口,穿线到缝匠肌下,分离至肌腱的附着点,结扎,剪断肌腱,轻提肌腱扎线,完整地将神经与肌肉一起游离出来.神经一肌肉标本制成后,将锌铜弓用任氏液润湿后,短暂接触神经,若缝匠肌发生一

6、次明显而迅速收缩,则表示标本的兴奋性良好,立即浸浴在任氏液中20~30min,待其兴奋性稳定后,再进行实验.共制作神经一肌肉标本34个,其神经纤维长度平均为4mm左右,不低于3mm.1.2肌梭传入放电活动的记录『占1定坐骨神经一缝匠肌标本在长方形有机玻璃标本槽内f11cmx4(.n1×3CII1),用一块有机玻璃斜插在该槽内作为斜板,斜板的下端有小桂以同定缝匠肌耻骨端的结扎线,斜板端装有一滑轮,胫骨端结扎线可经此滑轮悬挂负荷.盒槽内充以任氏液,任氏液组成:NaC1111.2mnlol/L,KC11.9mmol/L,收稿日期:2010

7、~08—16作者简介:刘同霞fl957一),女,山西应县人,主管技师,研究方向:生理学实验技术;李晨旭,女,博上,副教授,通信作者.h两大同大学f自然科学版1CaC121.0mmol/L,NaHCO332.28mmol/L和Glucose2g/L.调节pH值至7.4.其必需的营养物质和电解质,渗透压与两栖类动物体液近似.液面浸泡部分肌肉,溶液必须接地,标本应加以屏蔽.神经置于引导电极上,肌梭的传人放电活动经屏蔽导线输人BL一42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再分别连到计算机和监听器进行观察.逐渐加大牵拉重量,递次记录放电次数.实验在室温22~2

8、6℃下完成,见图1.图1肌梭传入放电的记录装置示意图2结果2.1不同负荷对蟾蜍离体缝匠肌肌梭自发放电频率的影晌34例坐骨神经一缝匠肌肌梭标本在不加负荷时自发神经传人放电(基础放电)频率较低,平均为1.6Hz,肌梭的传人放电十分规律地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