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机反事故调试措施

-汽机反事故调试措施

ID:12921125

大小:160.00 KB

页数:28页

时间:2018-07-19

-汽机反事故调试措施_第1页
-汽机反事故调试措施_第2页
-汽机反事故调试措施_第3页
-汽机反事故调试措施_第4页
-汽机反事故调试措施_第5页
资源描述:

《-汽机反事故调试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浙江大唐乌沙山发电厂一期工程汽轮发电机反事故调试措施编号:乌沙山一期/QJ-021-2005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二○○五年九月报告名称:浙江大唐乌沙山发电厂一期工程汽轮发电机反事故调试措施试验编号:乌沙山一期/QJ-021-2005出报告日期:2005年9月保管年限:长期密级:一般试验负责人:刘邦泉、孙海军试验地点:浙江大唐乌沙山发电厂参加试验人员:崔冬至、胡海、靳江波、陈小明、左川等参加试验单位: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浙江大唐乌沙山发电厂天津电力建设公司、浙江省火电建设公司、

2、河北电力监理公司试验日期:2005年9月~2007年7月打印份数:60拟稿:胡海校阅:刘邦泉审核:田云峰生产技术部:周小明批准:时道斌目录1编制目的2编制依据3设备系统简介4防止汽轮机大轴弯曲事故5防止轴瓦烧坏事故6防止汽轮发电机超速和轴系断裂事故7小结浙江大唐乌沙山发电厂一期工程汽轮发电机反事故调试措施1、编制目的为加强浙江大唐乌沙山发电厂一期工程调试工作管理,明确启动调试工作的任务和各方职责,规范调试项目和程序,使调试工作有组织、有计划、有秩序的进行,全面提高调试质量,确保机组安全、可靠、经济

3、、文明的投入生产,特制定本调试措施。本措施是依据国家及行业颁发的有关技术规程、标准,以浙江大唐乌沙山发电厂及参建各方提供的技改工程相关技术资料为基础,并结合现场系统实际情况编写,适用于浙江大唐乌沙山发电厂一期工程。分部试运阶段是火电建设工程的一个重要阶段,其基本任务是按照国家标准和部颁规程、规范及技术文件,依据设计和设备的特点,对各辅机设备及其配套系统、公用系统等进行调整、试验、试运,对暴露发现的设备设计、制造、施工安装问题提出整改技术方案和建议。本措施由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乌沙山调试项目部汽机专业

4、负责起草,经监理公司、安装公司、设计院和浙江大唐乌沙山发电厂等单位共同讨论通过。应该说,措施的内容与电厂编写的有关规程原则上是一致的,但是试运阶段的机组与已经投产的成熟机组有一些差别,故该措施在执行过程中如有异议,应按本措施执行或与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乌沙山调试项目部协商解决。本措施未尽事宜按照电厂运行规程和事故处理规程执行。为了防止本机组在调试期间发生重大恶性事故,保证人身、设备安全及机组顺利投产,针对本机的特点和以往大机组恶性事故,结合有关规程及本机组具体情况特制定该措施。本措施的事故处理原则:

5、保人身,保设备,及时发现,准确判断,迅速处理,防止事故蔓延扩大。由于该机组容量大,热力系统庞大、复杂,整个机组又采用计算机集中控制,因此要求系统设备安装正确、规范,调试、运行人员熟练掌握控制系统的功能和操作程序,具有事故判断准确、处理果断迅速的能力。262、编制依据2.1、《火力发电厂基本建设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1996年版)》2.2、《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国家电力公司2000年版)2.3、《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规定(1996年版)》2.4、《汽轮机启动调试导则》2.5、

6、《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汽轮机组篇)DL5011-922.6、浙江电力设计院提供的图纸2.7、生产厂家提供的有关系统及技术资料3、设备系统简介浙江大唐乌沙山发电厂一期工程为4×600MW燃煤机组,采用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600MW超临界、一次中间再热、三缸四排汽、单轴凝汽式汽轮机,发电机则采用哈尔滨发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QFSN-600-2YHG型发电机,锅炉采用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制造的超临界直流锅炉。高中压积木块采用三菱公司成熟的设计;低压积木块以哈汽成熟的600M

7、W机组积木块为母型,与三菱公司一起进行改进设计。技术规范如下:汽轮机形式超临界、中间再热、三缸四排汽、单轴、凝汽式额定功率(MW)600主蒸汽参数:主汽阀前额定压力(MPa)24.1主汽阀前额定温度(℃)566再热汽参数中压主汽门前额定压力(MPa)4.08中压主汽阀前额定温度(℃)566额定工况下主蒸汽流量(t/h)1662.63额定背压(kPa)4.9给水回热加热器数目8最大保证工况热耗(KJ/KWh)7530主汽阀前蒸汽最大允许压力(MPa)24.2额定转速(r/min)300026旋转方向

8、(从汽轮机向发电机看)顺时针调节控制系统型式DEH最大允许系统周波摆动(Hz)48.5~51.5空负荷时额定转速摆动(r/min)±1各轴颈双振幅值(mm)<0.076通流级数44高压部分级数1+9中压部分级数6低压部分级数2×2×7第一共振转速范围(r/min)700~900第二共振转速范围(r/min)1300~1700第三共振转速范围(r/min)2100~2300第四共振转速范围(r/min)2650~2850发电机一阶临界转速(r/min)733发电机二阶临界转速(r/m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