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区轨道上山修护安全技术措施(上段)

采区轨道上山修护安全技术措施(上段)

ID:12922620

大小:4.05 MB

页数:39页

时间:2018-07-19

采区轨道上山修护安全技术措施(上段)_第1页
采区轨道上山修护安全技术措施(上段)_第2页
采区轨道上山修护安全技术措施(上段)_第3页
采区轨道上山修护安全技术措施(上段)_第4页
采区轨道上山修护安全技术措施(上段)_第5页
资源描述:

《采区轨道上山修护安全技术措施(上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央(13-1)采区轨道上山555m至上部车场修护安全技术措施中央(13-1)采区轨道上山555m至上部车场修护安全技术措施一、工程概况中央(13-1)采区轨道上山555m处至上部车场原巷道采用锚网索喷+36U型棚支护,斜巷坡度15°,该段巷道主要位于砂质泥岩层位,中间夹带煤线,巷道顶板距离13-1煤很近,局部已经揭露煤层,目前巷道顶板极为破碎,变形严重,影响生产、运输及行人安全,经矿研究决定由我队对该段巷道进行喷浆、注浆加固后拆棚、刷扩、锚网支护、喷浆、注浆、套棚和套棚后喷浆、注浆施工。计划施工工期5个月,为保证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特编制本措施。附图1-1:实测地质平、剖面图

2、二、施工方法(一)施工方案1、施工前,联系矿生产办、地测科对巷道调查,并进行中腰线校核。2、施工前先排查并处理施工地点的安全隐患,确认安全后方可施工。3、漏顶区进行喷浆→用注浆锚杆进行浅孔注浆(使松动围岩形成有效整体)→拆除巷道原有的U型棚→刷扩→一次支护采用锚网索喷注联合支护(注浆支护采用浅深孔注浆)→中空注浆锚索注浆支护→架设36U型棚(压力显现明显处)→喷浆→注浆。对非漏顶区→拆除巷道原有的U型棚→刷扩→一次支护采用锚网索喷注联合支护(注浆支护采用浅深孔注浆)→中空注浆锚索注浆支护→架设36U型棚(压力显现明显处)→喷浆→注浆。4、躲避硐施工方法,原躲避硐满足设计尺寸的,

3、直接进行喷浆后注浆;不能满足设计要求的,严格按设计尺寸进行刷扩支护后进行注浆,躲避硐深度不得小于1.5m。5、出货方式(1)刷落的矸石等采用三部刮板机出货至中央(13-1)采区胶带机上山皮带上运输至地面。(2)刷落的锚网、锚杆、U型棚等采用矿车、叉车通过轨道上山悬车运输至地面。6、施工组织管理(1)喷浆机、注浆机前期布置在第一、二中部车场或轨胶2联巷内;巷道刷扩后,喷浆机、注浆机可布置在轨道上山内,随着巷道修护进行挪移。刮板机布置在巷道左帮,距离轨道不小于300mm。(2)刷扩施工一次开设3个茬口,二联巷向下1个,二联巷向上2个,确因生产需要增设茬口,必须在确保两茬口无被堵死隐

4、患时增设。(3)刷扩施工自上向下进行,架棚施工采取自上向下或自下向上施工。(4)刷扩两茬口间距离不小于15m,巷道每刷扩一排锚网的距离就得及时进行锚网索支护,帮部刷扩、支护滞后顶、肩窝的刷扩支护距离不得超过5m;套棚施工两茬口间距离不小于20m。-39-中央(13-1)采区轨道上山555m至上部车场修护安全技术措施(5)一次锚网索支护结束后3日内必须进行复喷,有效防止围岩风化。设备平面布置图见附图2-1(6)滞后锚网索喷浆(刷帮)不超过20m必须进行注浆,深孔锚索注浆滞后二次注浆不大于20m,注浆时应严格执行随打随注、打一孔注一孔的方式进行,确保注浆质量。(7)需架棚段巷道,必

5、须在注浆质量验收合格后方可套棚。(8)架棚结束后,对棚腿进行锁固,滞后5-10m进行喷浆支护,喷浆厚度不低于120mm,保证注浆时不漏浆。棚后注浆滞后套棚完成段不超过20m。(9)中腰线管理a、测量放中腰线必须及时进行保护和延伸,刷扩需对测点破坏时,必须将中腰线延伸至支护完整巷道的顶帮。b、刷扩迎头必须在每班施工前由跟班队长绘制轮廓线。c、施工现场绘制腰线,临时腰线为顶板向下1000mm,永久腰线距离底板1500mm,临时腰线距离刷扩点不大于5m,永久腰线距离刷帮处不大于5m。7、交岔点修护编制专项安全技术措施。(二)施工方法1、现有巷道断面进行喷浆注浆加固(1)对现有巷道断面

6、进行喷浆施工。(2)对现有巷道断面顶部施工3根锚注管进行注浆加固,锚注管规格为Φ22×2000mm,锚注孔深为2500mm,锚注管间排距为:2000×2000mm。注浆压力为2Mpa。2、卧底、整道施工(1)卧底施工按腰线到巷底板法线距离1500mm施工。(2)卧底实行分段分层施工,每段卧底不小于20m,每层不超过300mm,待施工完上一层时再进行下一层施工,先落轨道,然后卧平巷道底板,未及时落下的轨道要用道木垫实。(3)采用风镐、手镐破碎矸石和铁锹挖掘,将轨道落到设计标高,然后将轨道矸石装入车皮或链板机运出。-39-中央(13-1)采区轨道上山555m至上部车场修护安全技术措

7、施3、拆U型棚施工(1)拆棚施工前,先在棚子下方搭设脚手架。(2)拆U型棚时一次拆一棚,按照先拆棚梁后拆棚腿的顺序,自上而下逐棚进行。(3)拆棚梁时,先用风镐破除混凝土,然后拆除钢筋笆片及充填物,进行“敲帮问顶”找净浮矸危岩后,将卡缆用8#铁丝固定在棚梁上,用风动扳手将U型卡螺栓逐渐松动,防止U型棚受压产生弹力伤人。若螺母生锈拧不开时,用钢锯把螺栓杆锯断,去除卡缆和拉条。(4)用直径不小于30mm钢钎撬棍或钎杆撬棚梁与棚腿搭接处,待棚梁与棚腿无张力时,把棚梁拆下卸至底板。若巷道两侧挤压棚梁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