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赵允文同志解放初期

记赵允文同志解放初期

ID:1292428

大小:29.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1-09

记赵允文同志解放初期_第1页
记赵允文同志解放初期_第2页
记赵允文同志解放初期_第3页
记赵允文同志解放初期_第4页
记赵允文同志解放初期_第5页
资源描述:

《记赵允文同志解放初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记赵允文同志解放初期在金大附中的领导作用郑斌(1951届)章承鲁(1952届)每当我们谈到母校金陵大学附属中学,我们就会想起解放初期,刚到学校时的那种情景,同时思念起我们的老师并战友赵允文同志。他在那个特定时期,实际上承担了金大附中的政治领导责任。郑斌是1949年秋从上海回到南京金大附中,读高二上。承鲁来自广州,1950年2月进校,读高二上春季班。这时,根据中央提出的“维持原状,逐步改造”的方针,学校虽与全市各公立中学一样,已废除了训育制度,先后建立了青年团、少先队、学生会和教育工会等组织,取消了公民课、童子军课,开设了政治课,从名义上,学校的行政工作归南

2、京市教育局管,党、团关系属五区(鼓楼)党、团委领导,但学校是“教会办私立学校”的根本性质和制度没有改变,教会与学校、宗教与教育尚未分离,校内还有公开的“主日学”活动;学校行政领导成员全部是原来的旧班底人马,行政措施软弱无力;党、团进步力量十分薄弱,仍然只有学生党员郑斌一人,学校整体的政治气氛不浓。尤其是校内少数思想落后甚至反动的师生,经常会自觉、不自觉地与社会一些谣言、传言相呼应,扰乱人们的思想,影响正常的教学。社会上谣传“老蒋中秋节要回来吃月饼”、“美国要发动第三次世界大战”,个别教师印发给学生的“参考资料”中,就有自己写的“将军去后树飘零”、“空梁尚待

3、还巢燕”等诗句;青年团配合全社会开展“中苏友好月活动”,有的班级黑板上却公开出现“青年团是苏联的哈巴狗”的标语;有的班级不时有人故意哄叫,秩序混乱得难以上课;有的同学新买的呢大衣,放在宿舍,吃一顿中饭功夫就被窃走;追求进步的同学,常常在学校门口被三、五成群的人推搡、挑衅……种种现象使广大师生心绪不安,纷纷要求加强管理、改变现状。我们两人也都曾分别向学校和上级反映意见、提建议。正是在这样迫切的时刻,1950年上半年,年仅23岁、一直积极参与进步学生政治运动的原中央政治大学学生赵允文,经政府短期培训后,带着市教育局的介绍信,以政治教员的身份来校报到,协助学校加

4、强政治领导。看着这位穿着灰布棉衣的青年教师,进步师生把希望都寄托在他身上。允文同志也深知自己身负的重担。他虽然只是一个青年团员,一个政治课教师,可是按照上级的要求,现在他是党和政府与金大附中之间的桥梁,他更重要的任务是上情下达和下情上达,团结、发动群众,与帝国主义的文化侵略争夺教育阵地。他到学校后,住进了学生宿舍“口字楼”。在这里,他和郑斌、余世书等一批学生骨干,朝夕相处,很自然地成为了学校的核心力量。不久,他被推选为学校青年团支部书记和教育工会主席。他定期、不定期地从教育局和团区委接受各种任务,回来后先在“核心”里研究,然后向学校行政通报、商议,逐渐形成

5、了“学校行政当局负责日程宣布,青年团、工会、少先队、学生会负责执行、实施上级交代的任务”这样一种特殊的工作程序。这样,学校的指挥中心,实际上就从“钟楼”转移到了“口字楼”。可以这样说,允文同志确实做到了按照上级的要求,发挥了“加强政治领导”的作用。这个时候,党和政府的力量,才真正算是渗入到金大附中的行政工作领域,推动了学校各个方面的工作。现在回忆起来,从1950年下半年,到1951年7月20日,政府接管金大附中之前,学校开展了一个又一个轰轰烈烈的政治运动和深入细致的学习活动:到迈皋桥乡参加了控诉、批斗、宣判并当场镇压恶霸地主的活动,让师生接受了一次土改运动

6、的教育;到金陵大学、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参观,声援两校肃清帝国主义文化侵略影响并要求收回教会学校的教育主权;开展反对美帝武装日本和揭发、控诉日军大屠杀南京市民的活动;配合“镇反”,控诉反动会道门和反革命特务分子的罪行,动员少数有反动骨干身份的教工和学生中的流氓组织骨干分子,向政府进行登记;开展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反侮辱、反诽谤的反美爱国运动,和宗教界“三自”爱国运动;开展捐献飞机、大炮运动和爱国卫生运动,部分师生还深入居民中,推动社会制定爱国卫生公约;开展青年学生参军运动,全校130多名符合条件的学生积极报名,首批被批准参军的学生有12人。在这个过程中,还

7、结合学校实际,多次开展了整顿校风、端正学风的活动,发动学生人人学习中国人民解放军、志愿军,学习苏联英雄,个个制定爱国学习公约,学生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宗教活动也退出了学校。在这一期间,允文同志经常白天上课并带领大家搞活动,晚上汇报、研究工作,骨干们休息了,他还要学习、备课、写大会报告稿,常常艰苦奋斗到深夜,甚至通宵达旦。就是这样,学校的基本工作上路了,基本政治气氛、学习气氛形成了,一支学生、教工骨干队伍也逐渐形成了。这时候,青年团组织取得了很大的发展,青年团、学生会的骨干有:郑斌、余世书、祖静、邹庆弟、赵祖荣、郝振益、单明建、李正邦、章承鲁等。教员中的

8、积极份子有:何锡嘏、王佐周、熊隆凯、刁则纯、覃裕才、蔡德粹、向培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