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旱救灾材料搜集

抗旱救灾材料搜集

ID:12927128

大小:385.5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07-19

抗旱救灾材料搜集_第1页
抗旱救灾材料搜集_第2页
抗旱救灾材料搜集_第3页
抗旱救灾材料搜集_第4页
抗旱救灾材料搜集_第5页
资源描述:

《抗旱救灾材料搜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行唐农发办协相关部门共同筑牢抗旱保春灌根基发布时间:2011年02月22日   行唐县位于河北省西南部,西倚太行山脉,东临华北平原,属太行山东麓浅山区,全县面积1025平方公里,山区、丘陵、平原大体各占三分之一,辖4镇11乡,330个行政村,人口43万,其中农业人口37.3万。行唐县是传统农业大县,农业资源极其丰富,已成为河北省产粮大县、国家级农业综合开发县、国家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和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县。全县小麦种植面积30万亩,其中,一、二、三类苗分别占72%、20%、8%。  针对近年来气候

2、异常、自然灾害易发所导致的农业生产环境令人堪忧的现实,农发办积极跑办中低产田改造项目,连续三年财政投资1131万元,改造中低产田近2万亩,其中,修复、新打机井79眼,铺设田间输水管道126千米,整修农路74千米行唐农发办协相关部门共同筑牢抗旱保春灌根基发布时间:2011年02月22日   行唐县位于河北省西南部,西倚太行山脉,东临华北平原,属太行山东麓浅山区,全县面积1025平方公里,山区、丘陵、平原大体各占三分之一,辖4镇11乡,330个行政村,人口43万,其中农业人口37.3万。行唐县是传统农

3、业大县,农业资源极其丰富,已成为河北省产粮大县、国家级农业综合开发县、国家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和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县。全县小麦种植面积30万亩,其中,一、二、三类苗分别占72%、20%、8%。  针对近年来气候异常、自然灾害易发所导致的农业生产环境令人堪忧的现实,农发办积极跑办中低产田改造项目,连续三年财政投资1131万元,改造中低产田近2万亩,其中,修复、新打机井79眼,铺设田间输水管道126千米,整修农路74千米,设置浇灌出水口3000余个。该项目的实施,彻底改变了传统的土渠引水灌溉方式,农民

4、灌溉效率大大提升,农业生产环境逐步改善。尤其是面对当前普发的严重旱情,农发办立足自身职能,在农业、水务、国土等有关部门的积极配合下,立足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田水利工程标准、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早摸底、早准备、早动手、早宣传,积极为搞好当前抗旱保春灌工作夯实基础。  一是早摸底。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农发办协农业局、水务局等相关部门,于春节前即开始下乡进村到田间,查苗情、查商情、查旱情、查设施,对当前小麦长势及农田水利设施现状进行了系统摸底,并结合实际制订了抗旱保春灌实施方案。尤其是县委

5、、县政府主要领导和主管领导亲临田间地头,与农业技术人员一起查看小麦商情,引导、动员广大农民积极开展抗旱工作。  二是早准备。根据调查摸底情况,积极组织有关乡、村,及时对存在问题的农田水利设施进行修缮、加固,确保春灌工作顺利开展。同时,积极协调农资、供电、水务、农机等部门,及时搞好化肥、各类农机具调配和储备,抓好地上及地下水源调配,开展供电设施检修,为广大农民搞好春灌、春管提供保障。截至目前,共储备化肥1.5万吨,修缮灌溉机井160余眼。  三是早动手。根据我县小麦长势及气候特点,及早组织技术人员下

6、乡、进村、到田间,具体指导农民开展抗旱、春灌及春管各项准备工作。充分利用我县作为养殖大县的优势,引导农民抓住有利时机,合理利用牛粪等农家肥搞好麦田施肥工作,截至目前,施用农家肥麦田达8万余亩,共施用农家肥120余万方。  四是早宣传。协调农业、水务、农机等部门,结合各自职能,围绕抗旱、春灌、春管等中心任务,编发了抗旱保春管促丰收技术指导明白纸2万份向广大农民发放,制作了农民之友电视专题节目3期,循环在县电视台播放,并聘请专家进村举办小麦抗旱春管现场培训班4次,为广大农民搞好抗旱春管提供了技术指导,

7、为取得今年夏粮丰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区农发局多措并举促春耕抗旱保民生从去年入秋以来,我国西南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从而给我区农民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一定困难,也给当前春耕备耕带来了不利影响。区农发局按照省、市主管部门的安排和部署,狠抓各项措施落实,一手抓好以抗旱保苗和病虫防治为主的小春田间管理,一手抓好大春备耕,做好保温保湿育苗、抽水抗旱保春耕工作,坚决打赢抗旱保春耕攻坚战,确保今年全区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目标顺利实现。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区、镇、村(社区)、组层层落实抗旱责任,组织科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广泛

8、开展苗情、墒情、灾情调查,及时分析干旱发展趋势、危害程度,并制定切实可行的科学抗旱分类指导技术方案,因地制宜,科学抗旱。二是广泛宣传指导。利用广播、电视、农业信息网络、科技培训等形式把一系列扶持农业和促进农民增收的政策措施宣传到村、到户,落实到位,并印发了《温江区2010年水稻生产技术意见》、《温江区2010年水稻旱育(抛)秧育秧技术意见》等技术资料1.5万余份,广泛推广农业实用新技术,做到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较好地调动了农民春耕生产的积极性。三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