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推荐德智体美群劳乐

好文推荐德智体美群劳乐

ID:12933247

大小:40.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19

好文推荐德智体美群劳乐_第1页
好文推荐德智体美群劳乐_第2页
好文推荐德智体美群劳乐_第3页
好文推荐德智体美群劳乐_第4页
好文推荐德智体美群劳乐_第5页
资源描述:

《好文推荐德智体美群劳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好文推荐】德智体美群劳乐素质教育与我的幸福观  ◎徐光宪  编者按:2008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光宪既是一位著名的科学家,也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可以说,他的科研生涯有多长,教育生涯也就有多长,正如季羡林先生所言:“桃李满天下,师德传四方。”而今,年已九旬的徐光宪早已离开科研一线,但思考的脚步从未停止,最近,徐光宪先生专门撰写长文,系统阐述了自己对近年来一直关注的青少年素质教育问题的思考。徐光宪结合自己的教育科研经历和生活阅历指出,素质教育就是全面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群、劳、乐”七育。本期周末评论刊发该文的部

2、分内容,与读者一起分享一位耄耋老人的幸福观。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承担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要加强素质教育,加速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一、什么是素质教育?  我认为素质教育应包含:(1)做人的基本素质,这就是德育。(2)科学素质、技能素质、人文素质,自学能力和独立创新研究的能力,这就是智育。(3)健康素质,这就是体育。(4)艺术素质,这就是美育。(5)社会适应素质和待人处世能力以及心理素质,这就是群育。此外还要增加(6)劳育、(7)乐育。所以,素质教育就是全面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群、劳、乐”七育。  1.德育是学会如何做人  

3、首先要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价值观。马克思认为世界上的所有事物都在不断的运动发展之中,世界上没有绝对静止的东西。这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社会要发展,生产力要发展,使最大多数人民共同富裕。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包括实践论、矛盾论等的唯物辩证法就是马克思的方法论。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紧密结合的指导方针。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对全国人民的共同要求,也是素质教育的根本内容。  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树立“三感”:一是认识自己是社会的一个成员,树立社会责任感。二是认识当前中国

4、和世界的形势,树立时代的幸福感。三是认识当前时代的挑战,树立历史的使命感、紧迫感。  社会责任感  人是有知识的社会动物。做人的第一原则是要认识自己是社会的一个成员。我们每个人一生下来到能够进学校念书,凝聚着父母养育的恩情,师长教导的辛劳。我们住的房子、进的学校、吃的粮食、穿的衣服、走的道路,都是父老乡亲多年来辛勤劳动的果实。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北京大学老校长蔡元培先生曾经说过:“我们人类在生物中无角无爪,很是柔弱,而能发达者,全在彼此互助。只顾一人,是断不能生存的。自己要人家帮助,同时也需要帮助人家。这样大家互助,世界上的事情才弄得好。

5、”  爱因斯坦在《我的世界观》中也说:“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依靠着别人(包括生者和死者)的劳动,我必须尽力以同样的份量来报偿。”  所以我们要培养学生爱父母、爱师长、爱家庭、爱社会、爱国家、爱人类的爱心,立志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好公民。  时代幸福感  上世纪90年代有一位美国智囊向克林顿进言:20世纪最重大的事件不是两次世界大战,也不是苏联的兴起和解体,而是中国的崛起,由此将改变世界的秩序。中国曾经在世界上领先几千年,其落后是最近200多年的事,现在又重新觉醒,开始加速往前跑了。  现在中国已经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出口国。今年将超过日

6、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09年中国的经济增长领先世界,成为世界经济恢复的主要原动力。到2040年中国的GDP总量将超过美国,雄踞世界第一,实现200多年来多少先烈为之献身、无数仁人志士梦寐以求的中华腾飞。  现在的中青年同志们到那时候不过五十、六十、七十岁,都能看到这个无限美好的前景,多么幸福呀!这个幸福感,我们从旧社会过来的这一辈人,感受特别深。我们教师一定要深刻认识,并使学生牢记自鸦片战争以来的国耻,认识“千秋耻,既已雪,中兴业,需人杰”,培养青年学生的时代幸福感。有了时代幸福感,才会产生民族自豪感,有了民族自豪感,才会树立青年人的

7、雄心壮志和历史的使命感。  历史使命感  中华腾飞的美好前景已在我们前面,但要真正实现它,还要缩短贫富差距,提高农民收入,加强廉政建设,应对世界金融危机,需要全体中华儿女的努力,重担尤其落在中青年同志们的身上,我们要使青年学生充分认识历史赋予他们的这一光荣任务,永远铭记紧迫的历史使命感,自觉做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智育是学会如何做学问  一是把从课堂、书本、实验室和课外学到的科学和人文知识、实验技术和动手能力消化为自己的东西,并建立自己合理的,既有一个或两个专长(专业教育),又有比较宽广的、能适应社会需要的知识框架(通识教

8、育)。智育的另一重要内容是方法教育,即学会自学的方法。“授人以渔”比“授人以鱼”更重要。老师要把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连同一张导游图交给学生。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