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导学案

第七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导学案

ID:12939188

大小:43.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19

第七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导学案_第1页
第七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导学案_第2页
第七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导学案_第3页
第七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导学案_第4页
第七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导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七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导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第一课时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编写:李瑞审核:刘素梅一、【学习目标】1、懂得中华民族精神对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所起的巨大作用  2、把握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3、理解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4、知道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增强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认可,体会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初步树立民族自尊、自信、自立和和自强意识。  二、【学习重难点】1、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2、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  3、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三、【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阅读

2、教材,找出答案1、什么是民族精神?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关系如何?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何在?2、如何理解中华民族精神永不泯灭?3、如何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及其核心?(二)合作探究,群策群力,掌握知识版块一:中华民族之魂合作探究一:多媒体:利比亚撤侨视频2011年3月5日23时15分,中国政府撤离在利比亚人员行动圆满结束,共撤出35860人,已全部回国。这是中国政府最大规模的有组织撤离海外中国公民的行动。中国快速有力的行动引起了海外媒体的广泛关注并给予了积极评价。不少海外侨胞也因此次撤离行动的顺利

3、高效深受鼓舞,表示此举反映了中国政府对人权的重视和保护,让人深深体会到作为中国人的尊严,也增强了中国人的凝聚力和团结力。讨论:同学们看到视频后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探究问题:请同学们结合利比亚撤侨视频材料,说一说中华民族精神在中华民族的的生存和发展过程中有什么作用?6版块二: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合作探究(二)材料一:2011年6月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兴边富民规划》支持边境地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帮助边境群众增收致富。材料二:“中国坚决反对以武力解决叙利亚问题,坚决反对强行推动‘政权更迭’等违背联合国

4、宪章的宗旨和原则以及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的做法。”材料三:愚公移山材料四:背着妈妈去上学,杨晓丽当选2011年度“青春领袖”。背着患病的母亲上学,在艰难中,相扶相持,相依相靠。思考:(1)分组讨论下面四组材料是如何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2)四小组分别展示与此相关成语、典故、名言或典型的人物、事迹。其他小组点评。2.爱国主义为什么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相辅相成,无不体现着爱国主义这个主题。无论什么

5、时候,爱国主义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版块三:永远高扬爱国主义的旗帜辩论:全班分成两组。正方的辩论主题为:增加消费是爱国行为反方的辩论主题为:勤俭节约是爱国行为理解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合作探究(三)“苟利固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清代著名政治家和民族英雄林则徐的爱国名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顾炎武的名言;“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是鲁迅的爱国名句。结合其中的一点,谈谈作为中学生该如何做到爱国?6四

6、、【课堂小结】①是什么——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②为什么——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③怎么做——高扬爱国主义的旗帜五、【作业日志】完成下列检测题1、(2011·福建文综T27)“双百”人物(一百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一百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用自己的言行,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让我们在感动中实现精神的升华。他们的身上折射出,在当代中国A.民族精神生生不息,历久弥新B.核心价值博大精深,人人践行C.中华美德治国化民,指引方向D.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凝聚力量   2、(2010·

7、江苏卷23)为了推动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中宣部、中组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了“双百”人物的评选活动。2009年9月10日,评选出了100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任务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所以要开展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是因为爱国主义是()①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②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 ③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④公民追求的最高道德目标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情感因素和文化情结,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浪漫美好意向的形象符号。

8、2007年11月26日,由“嫦娥一号”卫星拍摄的我国第一幅月面图像向世人完美亮相,标志着我国第一次探月活动的圆满成功。我国探月活动的成功,可以说是以科学技术的成就续写传统文化中“奔月”理想的佳话。这种渗透在科技探索活动中的民族情感和文化情结()①凝聚着自信自尊,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②体现着与时俱进,是进行科学技术探索的主要精神动机③蕴涵着美好憧憬,激励人们自强不息、奋发有为④充溢着浩然正气,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A.①②    B.①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