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星(杭州)膜工业有限公司 海水淡化技术装备制造基地(一期)项目

蓝星(杭州)膜工业有限公司 海水淡化技术装备制造基地(一期)项目

ID:12940080

大小:474.59 KB

页数:32页

时间:2018-07-19

蓝星(杭州)膜工业有限公司 海水淡化技术装备制造基地(一期)项目_第1页
蓝星(杭州)膜工业有限公司 海水淡化技术装备制造基地(一期)项目_第2页
蓝星(杭州)膜工业有限公司 海水淡化技术装备制造基地(一期)项目_第3页
蓝星(杭州)膜工业有限公司 海水淡化技术装备制造基地(一期)项目_第4页
蓝星(杭州)膜工业有限公司 海水淡化技术装备制造基地(一期)项目_第5页
资源描述:

《蓝星(杭州)膜工业有限公司 海水淡化技术装备制造基地(一期)项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蓝星(杭州)膜工业有限公司海水淡化技术装备制造基地(一期)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ENVIRONMENTALIMPACTASSESSMENT(简写本)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杭州环保研究院HangzhouEnvironmentalProtectionResearchInstitute,CCRI国环评证乙字第2015号二○一一年三月蓝星(杭州)膜工业有限公司海水淡化技术装备制造基地(一期)项目I目录1总论11.1项目由来11.2编制依据21.3评价目的和原则51.4环境功能区划和评价标准61.5评价工作等级及评价范围101.6评价重点111.7主要保护目标112项目概况及工程分析122

2、.1建设项目概况122.2反渗透膜和纳滤膜项目工程分析122.3中空超滤膜项目工程分析172.4MBR装置及水处理成套设备项目工程分析202.6污染源汇总243污染防治对策及总量控制263.6污染防治措施汇总263.7总量控制274结论与建议284.1评价结论284.3综合结论29蓝星(杭州)膜工业有限公司海水淡化技术装备制造基地(一期)项目1总论1.1项目由来1.1.1承办企业概况本项目由中国化工集团蓝星总公司出资,依托下属企业杭州水处理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其前身为国家海洋局杭州水处理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在钱江经济开发区独资设立。中国蓝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中

3、国化工集团公司控股的中外合资大型企业,以化工新材料和特种化学品为主业,总资产400多亿元,年销售额400多亿元。其膜工业和水处理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是国内膜分离技术力量最强、经营规模最大的公司,也是海水淡化技术的首创者和主要实施者。杭州水处理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组建于1984年,其前身是国家海洋局杭州水处理技术研究开发中心,2006年转制进入中国化工集团蓝星总公司,是目前我国从事膜法水处理技术研究开发最早、技术力量最强的单位之一,已成为我国膜分离和海水淡化技术的研发中心和产业化基地。1.1.2项目由来海水淡化技术主要指应用膜分离技术过滤海水制取符合国家自来水标准或工业用水

4、标准的水资源制备高新技术。膜分离技术能从各种含水液体中分离水和其他物质,具有高效、节能、无污染、无相变、占地小等特点,在各行各业中具有广泛应用;同时也是目前从海水和废水中制取可用水的主要技术,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水资源危机是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而海水淡化则是增加水资源总量,改善水资源结构,提高水资源安全保障率的根本途径之一,是解决沿海地区水资源短缺的战略选择和重要举措,被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海水淡化作为优先发展主题也已被纳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2005年8月,国家发改委、海

5、洋局和财政部联合颁发了《海水淡化专项规划》,规划要求建设海水淡化装备制造业基地,加快海水淡化装备的产业化和国产化,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装备产业。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杭州环保研究院·11·蓝星(杭州)膜工业有限公司海水淡化技术装备制造基地(一期)项目蓝星集团总公司及杭州水处理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在膜组器、海水淡化技术、废水回用处理技术及工业纯净水制备技术等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但其产业分布较散,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化能力较弱,生产经营规模较小,导致产品竞争力较差。因此,总公司及水处理中心欲积极推进膜及其水处理产业发展,加快产业化能力建设,全力推进系列化、规模化、现代化生产。为了迎合国

6、家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并为集团企业发展营造更好的平台,中国蓝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拟依托下属企业杭州水处理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投资6.5亿元,以海水淡化及其他水处理工程和膜组器的研究开发、制造、销售及技术服务为主业,成立蓝星(杭州)膜工业有限公司并组织实施海水淡化技术装备制造基地项目。基地建设项目拟分两期实施,本次一期项目用地150.288亩(分两次供地,第一次43.2075亩、第二次107.0805亩),拟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年产200万平方米的反渗透膜和纳滤膜生产线,年产100万米中空超滤膜生产线、年产6万平方米的MBR生产线(折MBR装置425套/年),以

7、及年施工能力达到70万吨/日的水处理成套生产线(包含50套能量回收装置),使之成为我国最大的海水淡化装置和膜组器生产基地。二期项目计划用地80亩,届时另行评价。综上所述,蓝星(杭州)膜工业有限公司海水淡化技术装备制造基地(一期)项目在此背景下提出,项目意义重大,具有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国务院第253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以及国家环保总局第14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的有关规定,该项目需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受建设单位委托,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杭州环保研究院(国环评证乙字第2015号)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