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设计的历史 现状及未来

中国工业设计的历史 现状及未来

ID:12940796

大小:28.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19

中国工业设计的历史 现状及未来_第1页
中国工业设计的历史 现状及未来_第2页
中国工业设计的历史 现状及未来_第3页
中国工业设计的历史 现状及未来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国工业设计的历史 现状及未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古代手工业很发达。智慧的古代人民发明了躲样的彩陶,青铜器,漆器,瓷器,以及明代各种优美的家具,这些发明成为中国极为灿烂的文化也影响了其他各国设计的发展。但是,近代的中国处于动荡时期工业设计几乎没有发展,因此中国近代几乎没有工业设计史。现代工业设计在中国成为一种职业始于80年代初轻工业产品高速发展时期,当时中国轻工业产品在国外遭遇“地摊货”待遇,因此引发了国内对工业设计概念的引进和发展,至今已经二三十年。历经了中国轻工业行业,家电行业,通讯行业发展的几个阶段,工业设计在企业中逐步形成相对成熟的职业形态

2、。当前越来越多的企业肯定了工业设计作为职业存在的必要性,但工业设计在不同企业中的功能定位以及影响范围确是大相径庭。究其原因,首先是由企业对工业设计的真实需求决定的,其次企业领导层对工业设计认识差异也决定了工业设计的地位,总之,可以说是企业发展阶段、高层认识以及历史原因决定了工业设计地位的差异性。国内企业驻厂设计大致存在三种典型的模式:一种是没有专门的设计部门,由市场部或者研发核心部门管理工业设计,工业设计工作全部外发,即我们通常所说的ODM,企业雇佣熟悉工业设计的项目负责人来跟踪和监控受托方的设计进度和

3、质量,如夏新公司在开发A6手机等成功产品就是通过ODM,选用韩国Designhouse的解决方案实现的。一种是在公司结构设计部或者工程部,设置造型设计师岗位,此时,企业对工业设计的定位基本停留在为产品作美化装饰的阶段,或者是作为结构设计的补充,如国内通讯企业中的华为、中兴就是采用这样的组织结构形式。还有一种是确立工业设计的领导地位,工业设计定位为企业的次核心技术,特别将工业设计定位为产品软创新的引擎以及品牌塑造的利器,整合相关的结构设计、界面设计、包装广告设计业务为公司品牌塑造以及市场创新提供支持,如国

4、内明基、联想等企业设置了相对独立的工业设计中心,由企业高层来直接领导,在企业研发和市场营销方面最大限度地借助工业设计提升产品竞争力。中国的企业家认识到,工业设计既不是设计师满足自己表现欲望的东西,更不是简单的设计包装,而是能够提升品牌,促进销售,提高消费者满意度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手段。在设计潮流和设计风格上,中国的工业设计也逐渐与世界接轨,以人为本的设计,绿色设计已经逐渐提上日程。此外结合中国地域特色及民族传统元素的本土化设计也逐步开展起来。但是中国的工业设计发展起步较晚,在新的形势下工业设计已经不能适应

5、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只有大力发展设计教育,推动设计产业化,重视工业设计指导下的技术与管理的重构,才能增强中国工业设计的国际竞争力。近年来,从工业设计外协到建立企业级工业设计中心,从设计工作室到专业designhouse,工业设计近年来在企业内外的发展可谓迅猛;从市场角度来看,近年来工业设计在手机设计和汽车设计领域所产生的影响尤其令人瞩目。随着韩国designhouse模式的引入和竞相拷贝,在国内巨大市场需求的带动下,国内手机设计业借助国际资本发力,德信的美国上市、明基收购西门子的事例似乎预兆着中国成为国

6、际性手机设计研发中心已经不会太遥远了。而与手机相比,汽车设计在国内虽然刚刚起步,但国内企业已经意识到工业设计技术对于汽车工业的重要性,与意大利设计大师、知名设计公司的合作预示着国内汽车工业很有可能仿效手机业发展的思路,现阶段本土汽车企业不会正面与国际巨头比拼核心技术,而转从工业设计等软创新技术出发来获得市场的认可,如奇瑞QQ在中国市场的成功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工业设计在行业应用过程中,从起初的家电产品,到手机等通讯产品,然后到现在的汽车等交通工具,我们看到设计的专业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企业对设计的要求以及

7、专业门槛越来越高。以往设计咨询业中服务范围无所不包的情况正在改变,不但行业门槛设置越来越高,国内设计界还直接面向国际设计同行的竞争,特别是工业设计咨询公司,越来越需要专注并切实提高本身服务质量;另一方面,设计咨询公司又必须拓展自己与上下游链条之间的关系,掌握整合配套资源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能力,designhouse成功的例子表明工业设计必须加强与上下游资源配合,才能形成整体优势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目前,国内很多设计公司以及designhouse通过市场磨练,在项目执行力方面已经非常出色,尤其在效率和成

8、本方面比国际上一些知名设计公司毫不逊色,然而在整体创新能力方面相比国际先进设计还有很大的差距,这与中国制造业缺少自主创新意识的环境不无关系。近年来台湾企业如明基、华硕等原OEM背景企业,通过OEM代工国际品牌,消化了国际品牌的技术研发和品牌运作,纷纷转身从中国制造变成中国创造,短短时间内借助工业设计创新获得市场的突破。这必将给无数中国制造的企业树立榜样,让企业逐步意识到工业设计创新是当前制造企业走出国门提升品牌形象和盈利能力的快捷方式。随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