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路口调研考察报告

广州路口调研考察报告

ID:12942416

大小:4.94 M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19

广州路口调研考察报告_第1页
广州路口调研考察报告_第2页
广州路口调研考察报告_第3页
广州路口调研考察报告_第4页
广州路口调研考察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广州路口调研考察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广州路口调研考察报告3月14日,我部门与工程部一起赴广州,对广州市区内主要道路上的交通组织、路口渠化、行人二次过街、灯具设置灯情况进行考察调研,本次调研道路主要集中在广州大道、黄埔大道、天河北路、白云新区内道路及珠江新城,,现将调研结果总结如下:1、广州市区路口进口车道分配广州市区内路口进口的车道分配和深圳有所不同,由里侧向外分别设置的是掉头车道、左转车道、直行车道及右转车道,很多路口掉头车辆非常少,但还是设有这样的车道,广州市区大多数路口的车道分配都采用这种模式。1、停车线距离人行斑马线远相对与深圳的停车线与斑马线距离,广州市区路口进口停车线与行人斑马线在

2、5~6米的距离是非常远的,能够留出掉头车道的位置,降低了掉头车辆和行人的冲突。不过这样加大了路口的空间,增加了车辆通过路口的时间。2、右转渠化设计广州市区内右转渠化设计和深圳市区的右转渠化设计上基本一致,但是右转车道大多数是两条,并且在右转弯时受信号灯控制,行人在该处过街是也有行人信号灯控制,这样就完全避免了右转车辆与过街行人冲突,但同时也造成了右转车辆延误较大,造成长排队现象,浪费了信号周期。另外,进口的右转变道处也距离路口较深圳远,为右转排队车辆提供排队空间。1、大多数路口都采用行人二次过街通过在广州市区内各条主要道路上观察,大多数主要道路及有条件设置二

3、次过街的路口都采用二次过街模式,中间行人安全岛面积足够大,并且用带有警示作用的地桩围起,加上停车线距离路口行人斑马线距离十分远,行人过街时安全有保证。在白云新区的新建道路上,设置很多行人过街灯具,可以看出广州市区非常重视在行人过街方面。2、广州市区信号灯具的设置广州市区内信号灯具主要采用新国标的模式,并且按照车道灯的模式,掉头、左转、直行及右转都有箭头等分别控制,并且有的路口采用一个灯具亮三种颜色表示;在灯具设置的位置上也和我市有所不同,横灯杆基本一致,广州非常多的路口都采用竖灯,在设置竖灯时在与进口对应的方向两侧都设置了竖灯,这样保证机动车驾驶人都能够看到

4、信号控制的灯具。1、很多路口禁止左转在广州的道路上行驶,会发现很多路口都悬挂了禁止左转的标志牌,估计是设置了很多单行道路,在条件允许下设置单行道路对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建议在我市也能在有条件的道路上采用单行试试。根据上述内容,总结出广州市区内路口的交通组织和信号控制方面有很多值得借鉴之处,也有很多值得商榷的地方。在设置行人二次过街、灯具位置等多方面都值得我们学习。尤其是在考虑过街行人安全方面非常细致,基本都完全消除了机动车与行人的冲突,即使是右转不受灯控的路口。在这次考察中经过一条长约3公里左右的上下四条车道的道路上,尽管有很多交叉口,流量也不小

5、,但一个路口都没有设置信号灯具,行人过街都采用天桥,中间用护栏隔离,如果需要掉头都是走到允许掉头处掉头,仔细观察车辆通行很有秩序。广州市区内应该设置很多单行道路,因此在很多道路的路口都悬挂有禁止左转的标牌,我市基本没有单行道路,建议在有条件设置单行的道路上可以试试。而且广州市区内的灯控路口并不是很多,能不设置就不设置,很多道路距离很远才会有灯,但基本都有掉头车道。另外,我发现广州市区内道路上的井的数量相对深圳来说非常少,基本在路面上看不到井,这样就不用担心井盖的问题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