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二极管混频器的调幅接收系统整机电路设计.

基于二极管混频器的调幅接收系统整机电路设计.

ID:12943449

大小:711.0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8-07-19

基于二极管混频器的调幅接收系统整机电路设计._第1页
基于二极管混频器的调幅接收系统整机电路设计._第2页
基于二极管混频器的调幅接收系统整机电路设计._第3页
基于二极管混频器的调幅接收系统整机电路设计._第4页
基于二极管混频器的调幅接收系统整机电路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二极管混频器的调幅接收系统整机电路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实践教学*******************兰州理工大学计算机与通信学院2014年秋季学期《通信电子系统》课程设计报告题目:基于二极管混频器的调幅接收系统整机电路设计班级:通信工程12级(1)班姓名:设计质量(30分):学号:122501xx说明书质量(10分):同组成员:指导教师:兰州理工大学课程设计报告摘 要随着广播技术的发展,无论是发射机还是接收机都在不断更新换代。尤其以接收机的发展更为明显,目前的无线电接收机不单能收音,且还有可以接收影像的电视机、数字信息的电报机等。其中,超外差调幅接收机由天线回路、高

2、频小信号放大电路,变频电路、中频放大电路、检波器、低频放大电路等六部分组成,经过电路本身的作用,就变成另外一个预先确定好的频率(在我国为465KHz),然后再进行放大和检波。这个固定的频率,是由差频的作用产生的。一般都采用超外差式,它具有灵敏度高、工作稳定、选择性好及失真度小等优点。因此,超外差调幅接收机的应用更加普遍。在本次设计中,其目的是得到一个调频接收机。在超外差式调频接收机的设计过程中,应将其分为高频放大、混频、本振、中放、检波、低频放大六个部分。整个电路的设计必须注意几个方面。本次课程设计的目的主要是掌握系统各功能模块的基本工作原理,培养基

3、本掌握电路设计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掌握接收系统调试等。课程设计的要求是分析调频接收系统各功能模块的工作原理,提出系统的设计方案,对所设计电路进行调试。在此基础上可进行创新设计,如改善电路性能;对系统进行仿真分析。关键字:调幅接收机、检波电路、混频器、低频功率放大18兰州理工大学课程设计报告目录摘 要1一、前言31.1设计目的3二、整机系统总述42.1设计总体思路42.2设计基本原理42.3总体电路框图5三、技术指标63.1增益(放大系数)63.2通频带63.3选择性63.4工作稳定性63.5频率范围63.6灵敏度63.7直流电源6四、单元电路设计与仿真

4、74.1高频谐振放大器74.2本振电路74.3混频器电路94.4中频放大电路104.5检波电路114.6低频功率放大电路13五、整机电路设计15六、设计总结17七、参考文献1818兰州理工大学课程设计报告一、前言信息传递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没有通信,人类社是不可想象的,从古到今的烽火到亟待的旗语,都是人们寻找快速远距离的通信手段。近年来,电子工业发展非常迅速,当然这些进步都成了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东西,1937年莫尔斯有线电报开创了利用电传递信息的时代。1867年贝尔发明的电话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通信的重要工具。1918年,调幅无线广播调幅接收机

5、问世。1936年,商业电视广播开播,伴随着人类的文明、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电信技术也是以一日千里的速度飞速发展,然而无线通信在现在的生活中更是重要,我们常用的手机,无线电话还有各种电器的遥控器等,大到航天工具,小到小孩的玩具都离不开发射和接收设备。调频和调幅是目前应用最广的两种发送和接收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调幅方式越来越成为现代设备的必要工作方式之一。研究关于调幅接收机的设计,以前全部的调谐系统都是人工操作,即采用机械调谐可变电容器或调整线圈中的磁心来获得所需的谐振频率。这种机械调谐的方法要求机器复杂的机械装置,而且在整个设备中占据相当大的空

6、间。为解决此类问题,目前采用的调幅接收机都具有灵敏度高、工作稳定、选择性好及失真度小等优点。本次课程设计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便捷调幅,并巩固已学的理论知识,能够使我们建立无线电接收机的整机概念。使我们加强对通信电子线路的理解,掌握文献资料检索、设计方案论证比较,以及了解接收机整机各单元电路之间的关系及相互影响,从而能正确设计、计算各个单元电路的参数设计、元器件选择、电路的装机与调试。进一步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解决通信电子线路问题的实际本领,真正实现由课本知识向实际能力转化,通过典型电路的设计与仿真,加深对基本原理的了解,增强我们的实践能力

7、,并初步掌握小型调幅波接收机的调整及测试方法。1.1设计目的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加强对通信电子线路的理解,掌握文献资料检索﹑设计方案论证比较,以及设计参数计算等能力环节。进一步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解决通信电子电路问题的实际本领,真正实现由课本知识向实际能力的转化;通过典型电路的设计与仿真,加深对基本原理的了解,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模块实验的基础上掌握调幅发射机、调幅接收机整机组成原理,建立通信系统的概念;掌握收发系统的联调方法,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8兰州理工大学课程设计报告二、整机系统总述2.1设计总体思路本课程设计采用软件Mul

8、tisim12进行仿真。无线电波是一种能量传播的形式。无线电广播,就是由发射机产生强大的经过调制的高频电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