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分析方法探讨儿童期虐待亚类型与抑郁的关系

元分析方法探讨儿童期虐待亚类型与抑郁的关系

ID:12957240

大小:30.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7-19

元分析方法探讨儿童期虐待亚类型与抑郁的关系_第1页
元分析方法探讨儿童期虐待亚类型与抑郁的关系_第2页
元分析方法探讨儿童期虐待亚类型与抑郁的关系_第3页
元分析方法探讨儿童期虐待亚类型与抑郁的关系_第4页
元分析方法探讨儿童期虐待亚类型与抑郁的关系_第5页
资源描述:

《元分析方法探讨儿童期虐待亚类型与抑郁的关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精选公文范文管理资料元分析方法探讨儿童期虐待亚类型与抑郁的关系摘要:本研究采用元分析技术探讨儿童期虐待亚类型与抑郁的关系。通过文献搜索与检查获得了31项研究和92个独立效应量,共包含24283名被试。元分析表明儿童期虐待亚类型(心理虐待与忽视、性虐待、身体虐待与忽视)对抑郁障碍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心理虐待与忽视影响程度最高;另外,被试的年龄、性别可以调节儿童期虐待与抑郁的关系。这些结果表明了在预防和治疗儿童期不良经历对抑郁影响时,尤其要关注心理虐待与忽视的消极影响,且应给予青少年群体、女性更多的关注和保护

2、。    关键词:儿童期虐待;亚类型;抑郁;元分析。    1[键入文字][键入文字][键入文字]精选公文范文管理资料问题的提出。    儿童期不良经历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是一种严重影响儿童身心健康的行为,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大量研究表明童年期遭受虐待的个体会存在较高的精神障碍发生率,尤其是抑郁症,几乎所有类型的虐待都与青春期和成年期的临床抑郁症状存在密切联系(Abela&Skitch,2007;Widom,DuMont,&Czaja,2007;Harkonm?kietal.,2007)。    目前,

3、大量研究已表明了儿童期受虐经历与抑郁、焦虑等情绪问题存在密切联系,但在探讨不同的虐待形式与抑郁的关系上研究结论不尽相同(王佳慧,刘爱书,2015;凌宇,杨娟,钟斌,章晨晨,姚树桥,2009)。另外,尽管国内研究者对儿童期受虐经历与抑郁的关系进行了比较细致的文献梳理,但是并没有使用定量回顾方法大规模、系统地分析已有研究发现;国外关于儿童期虐待与抑郁关系的元分析研究也不多见,且存在一定局限性。如Nanni,Uher和Danese[键入文字][键入文字][键入文字]精选公文范文管理资料(2012)通过元分析发现遭遇

4、过儿童期虐待的个体发展成周期性和持续性抑郁障碍大约是没有此经历个体的两倍,但该研究没有探讨虐待的亚类型与抑郁的关系;Lindert等人(2014)采用了元分析方法探讨了儿童期身体虐待和性虐待与成人期的抑郁、焦虑的关系,但却没有涉及心理虐待、忽视等其他虐待形式。最近的一项元分析研究(Infurnaetal.,2016)虽然较全面的探讨了不同虐待与忽视的形式与抑郁的关系,但因选择进入元分析研究的数量较少(n=12),限制了对影响两者关系的调节变量分析。    故本研究试图采用元分析方法(meta-analysis

5、)探讨儿童期受虐待经历(包括性虐待、身体虐待、心理虐待、身体忽视和情感忽视)与抑郁关系以及影响两者关系的调节变量。通过元分析技术,不仅可以整合多项研究成果,有效降低单一研究结果中存在的测量误差和抽样误差;并且可以基于大量研究成果的定量回顾和综合分析技术,有助于识别不同受虐待经历对抑郁的影响程度,[键入文字][键入文字][键入文字]精选公文范文管理资料以期为临床情绪障碍的干预提供一定的指导价值。具体来说,本研究试图采用元分析技术回答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不同儿童虐待经历对抑郁的影响程度;第二,性别、年龄阶段

6、在儿童受虐经历与抑郁关系之间调节作用。    1.1儿童期受虐经历与抑郁关系的文献回顾。    儿童期虐待的亚类型主要包括性虐待、身体虐待、心理虐待以及身体忽视与情感忽视,其中关于性虐待的研究起步较早,研究成果较多(Cutajaretal.,2010;Fergusson,Boden,&Horwood,2008)。研究者(Boudewyn&Liem,1995)发现儿童期性虐待可以预测大学生的抑郁、自杀观念和自杀企图。并且这种虐待持续的时间越长,频率越高就越有可能增加成年期的抑郁水平。另外,自我报告有过性虐待史的

7、女性在成年期发展出抑郁障碍或心境恶劣几乎是未有该经历女性的2倍(Molnar,Buka,&Kessler,[键入文字][键入文字][键入文字]精选公文范文管理资料2001)。    身体虐待也与成年期的抑郁存在密切联系。Brown,Cohen,Johnson和Smailes(1999)研究发现身体虐待的个体与未有相似经历的个体比较,前者与青春期的自杀行为和成年期的抑郁障碍存在更密切的联系;还有研究者通过元分析发现儿童期身体虐待与青少年期的重症抑郁和自杀行为的发生率存在显着相关(Kaplan,Pelcovitz

8、,&Labruma,1999)。    20世纪80年代心理虐待才逐渐引起人们重视并被认为是最具有破坏性、隐蔽性的虐待形式,其产生的不良影响很可能会伴随儿童一生的成长与发展。如有研究者发现相对于其他虐待形式,儿童期心理虐待与青少年期抑郁、社会焦虑等情绪障碍存在更密切的联系(Wright,Crawford,&DelCastillo,2009),同时对个体认知方式(Wrightetal.,2009)、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