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競爭力+商業模式 餐飲企業如何吸引資本?

核心競爭力+商業模式 餐飲企業如何吸引資本?

ID:12960894

大小:2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19

核心競爭力+商業模式 餐飲企業如何吸引資本?_第1页
核心競爭力+商業模式 餐飲企業如何吸引資本?_第2页
核心競爭力+商業模式 餐飲企業如何吸引資本?_第3页
核心競爭力+商業模式 餐飲企業如何吸引資本?_第4页
资源描述:

《核心競爭力+商業模式 餐飲企業如何吸引資本?》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核心競爭力+商業模式餐飲企業如何吸引資本?  「我們是要做百年老店,而資本的想法是快速獲利,志不同當然道不合,那真是一段痛苦的經歷。」談起當初與投資機構的分道揚鑣,迪歐餐飲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王陽發的語調依然有些沉重。  曾幾何時,餐飲企業因為商業模式簡單和持續盈利能力,成為資本追逐熱捧的目標。然而,理念差異造成的對商業模式的不同理解,讓資本與企業常常在經歷了短期的熱戀後黯然分手。加之後續的上市政策障礙及當下餐飲企業競爭環境的日漸嚴酷,投資機構對餐飲企業的熱情逐漸消退。  一方是獲利至上的資本意願,一方是資金飢渴的餐飲企業,如

2、何才能順利牽手並達成共同經營理念、最終修成正果?  優勢資本主管合夥人吳克忠坦言:「資本市場其實從來不缺資金,關鍵問題是許多餐飲企業在尋找融資時應該先把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和商業模式都設計好。要先考慮清楚企業要做多少事,需要多少資金,而非指望著拿到錢後再考慮這些錢能做多少事,這種思考方式反而會讓企業做不大。」吳克忠說,「餐飲企業找不到錢往往是因為沒有足夠吸引資本的能力。」  分分合合曲折牽手路  清科研究中心資料庫資料顯示,2005年~2011年,已經披露的大陸餐飲行業的投資事件為37起,其中已經披露投資金額的投資案例為22起,

3、披露的投資金額總額為6.97億美元,平均投資金額為3,168萬美元。相比於其他行業而言,大陸餐飲行業的投資事件相對較少。  事實上,由於餐飲企業簡單的商業模式和持續的盈利能力,從2005年起投資機構曾有過一波熱情,並在2007年~2008年達到高峰。  比如2005年一茶一坐獲得了IDG資本以及海納亞洲的1400萬美元的融資,2006年普凱投資聯手3i投資基金共同投資小肥羊,2007年真功夫被今日資本、聯動創投相中,獲得3億美元的融資,之後的麗華速食、老娘舅、巴貝拉、亞洲蕉葉、奇火鍋、百富餐飲、呷哺呷哺、俏江南等餐企背後都有

4、包括晨興投資、凱雷投資、深創投、鼎暉投資、賽富基金等知名投資機構的身影。  在那段曾經的鼎盛時期,餐飲企業享受資本盛宴的同時,資本逐利的本性也在逐漸暴露,獲利退出終究是投資機構的終極目標,然而在餐飲界成功退出的案例並不多見。除了2008年小肥羊在香港上市,大多數殺入餐飲行業的投資機構們還在苦尋退出之路。  然而,之後的路似乎越走越窄。2009年幾乎無餐飲行業融資案例,而2010年~2011年也僅有望湘園、金錢豹、心品印象等5家企業獲得注資。  雪上加霜的是,2011年下半年,由於中國證監會提高了大陸餐飲企業的IPO門檻,證監

5、會對餐飲業上市的謹慎態度,讓大陸餐飲行業一度陷入上市難的困局,資本方對餐飲企業的投資也再度陷入了冰點。  據統計,目前大陸A股僅有寥寥數家餐飲企業,包括全聚德、西安飲食、湘鄂情和綿世股份。此外,名軒控股、小南國,包括已通過上市聆訊的俏江南上市地點則在港交所,而這些都只是鳳毛麟角的個別案例。值得欣慰的是,2012年上半年港交所和證監會連發餐飲企業上市指引,被指是為餐飲企業融資困局鬆綁。這對於當前餐飲企業的融資大環境,或許是一劑強心針。  快速做強資本青睞共贏機制  「資金能否順利進入餐飲行業往往是產業轉型能否成功的前提。」一位

6、資深投資人指出,目前大陸餐飲行業小而散,近5年來餐飲行業競爭成倍增加。由於餐飲企業多為輕資產,在傳統的銀行融資管道上受阻頗大,亟待與資本對接成為了幾乎每家謀求發展的餐飲企業的共同心聲。  如何能快速做大做強是吸引投資機構的關鍵因素。吳克忠坦陳,資本對於做正餐的餐飲企業並不看好,因為可控性差,廚師的能力往往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而餐飲企業要做大,不能單一地依靠廚師,這類企業想要與資本對接就需要有所改變。  從現有披露的投資案例來看,投資機構相對青睞連鎖型休閒餐飲,因其容易在短期內快速複製做大做強,且有能力控制成本和流程。吳克忠說

7、,「如何依靠商業模式做大做強做快,依靠資源整合的能力迅速複製,掌握上下游的資源形成共贏機制,這才是投資的真正價值所在。」  清科資本高級經理高超認為,獲得資本市場認可的餐飲業態有一定的特徵,對於單一業態的企業,其產品標準化程度一定要高,可複製性強,市場空間巨大。  然而,在追求規模的問題上,餐飲企業應控制節奏、適度發展。一些餐飲企業在引入投資方後,用短期內大量開店的辦法滿足投資機構對規模的要求。「快速擴張確實可以在短期內達到上市的規模,但如果加速過快,就容易在產品及服務品質上掉鏈子,此舉必然影響利潤和品牌,同時也會產生管理上

8、的問題。」高超說,「對餐飲企業而言,上市只是另一種尋求資金的方式,並非是企業的終極目標,不能一味地為了迎合資本的胃口去改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