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2.亚洲是谁在消费?

03-1-2.亚洲是谁在消费?

ID:12965069

大小:2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19

03-1-2.亚洲是谁在消费?_第1页
03-1-2.亚洲是谁在消费?_第2页
03-1-2.亚洲是谁在消费?_第3页
03-1-2.亚洲是谁在消费?_第4页
资源描述:

《03-1-2.亚洲是谁在消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03-1-2.亚洲是谁在消费?想跨入亚洲的公司们,必须快速审视自己的策略,不断思考:“自己的覆盖率和规模合适吗?如何去优化产品,保持长久自己的竞争力?亚洲是谁在消费?一些跨国公司的老总们一提到亚洲这个新兴市场时总是很乐观。近期召开的沃顿亚洲商业会议上,专家们也指出,亚洲国家的经济增速加快,亚洲消费者也在迅速地发生变化,国内外的公司需要快速跟上他们的步伐。消费的不安如今,中国已经成为许多西方跨国公司的焦点。去年年初中国国内的消费者信心指数持续走高,曾一度达到了自2007年以来的最高点。但是在2010年,随着物价上涨,房地产市场过热以及薪酬差距对他们造成了影响,消费者的观念发生了改变。到第3季度,

2、中国消费者信心出现了6个季度以来的首次下滑。然而,进一步分析表明,这项季度调查也为任何想了解中国消费者的人指明了一个重要的趋势,那就是:第3季度消费者信心的下滑并不是全国范围的,而是出现在农村地区。农村地区消费者信心下降了11个百分点。农村地区消费者信心下滑的原因是农村地区的消费者将收入的一半用于食物和住所,而城镇居民在这些方面的指出仅仅为1/3。这对于消费者的心理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如果他们将大部分的钱用于购买食物,而食物的价格又在不断上升,就会产生不安心理。据尼尔森公司的调查结果显示,第四季度的消费者信心指数下降幅度还蔓延到了国内其他城市,各级城市居民的消费意愿也大幅跌落。而且,这种焦虑情绪

3、在短时间内不太可能消散。二月初联合国粮农组织也宣布,全球食品价格指数创下了自1990年开始对全球食品价格进行监测以来的历史新高。与此同时,中国政府公布1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较去年同期上升4.9%,其中,非食品类商品上升了2.6%,食品上升了10.3%,这使得中国的零售商和其他商家越发担心国内消费者将捂紧腰包,无法按他们的预期去进行消费。尽管如此,中国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仍然以“头肩式走势”高于该地区的其他国家。欧睿信息咨询公司的调研结果显示,2009年,中国每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同比增长9.9%,达到14,410元人均消费支出实际增长9.7%,达到9,121元。关注对象不仅是中国,另外一些地区

4、也应该值得关注,这些国家包括泰国、越南、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等。美国-东协商会总裁亚历山大·C·费尔德曼指出,2009年,这些地区的经济增幅为4.4%,而其他地区国家多数处在下行通道,据亚洲开发银行在12月公布的数字,2010年,该地区的经济预计将增长7.5%,今年预计将为5.4%。总的来说,这个地区可能不如印度或中国那么大,但是这个市场是正在发展壮大、富有活力充满朝气的。其中,东南亚的普通消费者购买美国商品的数量是中国普通消费者的将近两倍,是印度普通消费者的将近九倍。今天,东南亚国家联盟十国的综合GDP为1.5万亿美元,如果这些国家在2015年形成一个经济共同体,费尔德曼提到,“那将会成为与欧

5、盟类似的地区,它将与中国和印度等国家签署自由贸易协定。”总共将会有6亿消费者并迅速形成规模经济。在他的职业生涯早期,费尔德曼在亚洲创建了MTV等媒体品牌,“在创建MTV品牌的时候,我们在中国和印度花了很多时间,但是当我们关注具体的数字和利润时发现,MTV却是在东南亚市场赚到了钱。我们在中国是亏损的,在印度的利润也很微薄,”他回忆道,“至少在电视市场,东南亚是一个很重要的市场,现在是能盈利的。”找到正确的路子当年所有的西方产品在亚洲都属新型舶来品,因此,不需要动用太多营销策略就能抓住市场。现在是时过境迁,比如,目前在中国,由于国货发展迅猛,再加上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外国品牌不断蚕食市场,消费者很难

6、判别品牌的来源。品牌认知度之所以趋于模糊,主要是因为亚洲的竞争对手和国外品牌正在逐渐势均力敌。长期以来,中国的企业一直被冠以抄袭国外创意的“臭名”,如今,他们正在开始创造自主创新的产品。与此同时,外国公司需要重点学习的是,了解如何让产品或商业模式更好地适应亚洲市场。在过去,那些未对产品或服务进行充分改进以迎合本地口味的公司,他们都在亚洲市场纷纷折戟落马,而其他一些公司,他们对产品和服务进行彻底改造,却又面临偏离他们的传统优势的风险,而且往往使其品牌声誉造成损害。有一家跨国公司似乎已经找到了这个平衡点,那就是美国零售商沃尔玛,2010年财年,在该公司的4,050亿美元国际市场营收中,近1/4的营

7、收来自国际市场,其中包括中国市场。在品牌推广和店面设计方面,沃尔玛在中国的279家商场与美国的大同小异。但是,仍有一些明显的差异。例如,在中国的沃尔玛商场内设有很大一块食品区域。由于许多中国消费者没有私家车,因此,一些商场会提供超市班车服务。“它既有保留,也有调整”努特森说道。欧莱雅是通过“华丽转身”来成功吸引中国消费者的另一家跨国公司。这家法国化妆品公司的年营业收入为195亿欧元,该公司与中国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