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必修三全册教案

岳麓版必修三全册教案

ID:12973277

大小:414.00 KB

页数:60页

时间:2018-07-20

岳麓版必修三全册教案_第1页
岳麓版必修三全册教案_第2页
岳麓版必修三全册教案_第3页
岳麓版必修三全册教案_第4页
岳麓版必修三全册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岳麓版必修三全册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单元中国古代思想宝库第1课孔子和老子一、教学目标1.熟悉孔子、老子的主要思想,记忆孔子、老子的一些名言,大致理解孔子的“仁”“礼”、老子的“道”的思想内涵。2.理解孔子由凡人入“圣”的过程,并与知识链接的文字介绍相印证。3.探讨孔子、老子思想对中国文化产生的深远影响,评价他们的思想对中国人个性形成的积极和消极作用。二、教学重点:理解孔子和老子的思想主张;联系现实分析这些思想对中国的影响。三、教学难点:为什么孔子和老子后来都被神化。四、教学方法:教师讲析为主,师生讨论为辅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与西方基督教一统天下不同,中国文化明显呈现出多元性。在中国传

2、统文化中,儒、释、道三家影响最大,她们之间既互相排斥又相互渗透,形成中国古代文化的突出特色。其中儒、道两家思想都形成于春秋时期,创始人分别是孔子和老子。(二)讲授新课一、孔子的学说1.孔子生平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是这样概括自己一生的:“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段名言,用简单的几名话概括了孔子一生的经历和他做人、处事、做学问的经验:十五岁时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时能自立于世;四十岁时已经成为知者;五十岁时懂得了什么是天命;六十岁时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七十岁

3、时可以随心所欲,但不会打破常规。这段名言反映了孔子志向专一,执著探索,不断完善自己的一生。对我们今天立志成才,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有着深刻的启迪。2、孔子的思想学说1)提出了“仁”和“礼”的学说。“仁”要求统治者能够体贴民情,爱惜民力,不要过度压迫剥削人民。“礼”即每人要”克己复礼“,言行要符合等级名分制度。提倡贵贱有序的社会等级秩序。2)主张“为政以德”,以德治民,用德教化,逐步改良政治,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3)主张对鬼神敬而远之,怀疑鬼神的客观存在,主张人应当把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第一位。4)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不分贵贱:“因材施教”,区别对待:学生学习“知之为知

4、之,不知为不知”:学与思结合,“当仁不让于师”。5)编订和整理古代文化典籍:《诗经》《书经》《礼》《易》和《春秋》3、孔子思想的影响孔子思想有哪些积极、消极的影响?孔子死后为什么会被神化,从凡人变成圣人?1.孔子“克己复礼”的主张体现了其思想中保守的一面,它违背了社会发展的规律。2、他的主张顺应统治者巩固统治的需要,“仁”“德”“礼”都有利于稳定封建秩序,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流。3、后代的儒家学者发扬儒学中提出适应君主专制制度发展的主张,提高了儒学的地位,自然儒家创始人孔子的地位也提高了。4、历史上政治秩序稳定,统治巩固后,孔子受到重视;社会动乱时,孔子首当其冲受到批判。

5、二、老子的学说1、老聃和《道德经》老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生活于春秋时期,楚国苦县人,周朝的皇家的国家的图书馆馆长.他对后世的影响主要是一本叫《道德经》的著作,他开创了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先河。但有关老子本人的记载留下得不多,这就给后人创造了一个巨大的想像空间,有人把他神化,有人认为他就是太上老君,有关老子的传说不胜枚举,种种的遐想赋予了老子太多的神秘色彩。2、老子的哲学思想和政治主张1)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本原,是最高的哲学概念。提出“天发道,道发自然”否定了“天命”人格神的绝对权威。2)提出了辩证法思想,指出任何事物都有矛盾对立的两方面,矛盾双方可以互相转化。主张“守静”

6、可以“以弱胜强”。3)政治上“无为而治”,反对使用权谋,威逼百姓,要以“无事取天下”。4)主张“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原始纯朴小国寡民的消极思想,具有保守性。3.评价道家思想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如老子的虚怀若谷、宽容谦逊的思想,恬淡素朴、助人为乐、反对争名夺利的思想,以柔克刚、以弱胜强的思想等。正是这种道教文化的发扬,形成了中华民族开阔的文化襟怀,使中华民族的古老文化能够经久不衰,愈来愈繁荣昌盛。(三)巩固小结:春秋时代是奴隶制逐渐解体。封建制逐渐形成的时代,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政治的剧烈变化,思想文化上也出现了空前的活跃,诞生了孔子、老子等伟大的思想

7、家。他们的思想都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四)课堂练习:课后阅读与思考、解析与探究(五)课后作业:课后自我测评第1课孔子和老子生平政治思想一、孔子思想学说哲学思想评价教育思想生平政治思想二、老子思想学说评价哲学思想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一、教学目标1.熟悉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记忆各家的核心思想内容,理解百家争鸣的社会根源。2.理解诸子对宇宙时空、社会秩序和人生价值的认识。3.认识诸子思想的社会地位及社会对其接纳程度,并认识争鸣的阶段性特征。4.通过学习儒、道、法家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