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安全食品召回制度

不安全食品召回制度

ID:12975618

大小:18.4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20

不安全食品召回制度_第1页
不安全食品召回制度_第2页
不安全食品召回制度_第3页
资源描述:

《不安全食品召回制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质量安全管理制度标题:不安全食品召回制度版本号/修订号:1/0章节号:6不安全食品召回制度1目的为了保证当发现不安全批次的终端产品时,能够完全、及时地召回,以确保将食用的安全性,特制定本程序。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交付后不安全批次的终端产品的回收。3职责3.1食品安全小组负责启动、控制产品召回程序。3.2各部门参与产品召回程序,履行其相应的职责。4程序4.1 召回的时机当公司存在受不合格产品影响的批次产品已经不在公司控制下时(如已经交付),应启动召回程序。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情形都可能涉及待召回产品,触发召回程序:a)顾客的投诉(见客户要求与沟通控制程序);b)主

2、管部门检查发现的不适合的产品;c)媒体报告的不适合的产品或事件;d)公司内部检查发现受不合格产品影响的批次产品已经交付(见不合格和潜在不安全品控制程序);e)其他的改变(包括技术、法律行规和突发事件)影响到已交付的产品质量或安全。4.2待召回产品的识别和评价a)召回小组即食品安全小组,应监视与产品召回有关的信息。b)出现4.1于情形时,管理者代表应立即召开小组会议进行召回评审。必要时,应要求总经理和法律顾问、各部门的其他主管参加。c)召回评审的内容包括:召回原因;信息的来源,可信度;以往的产品安全记录,危害程度;政府卫生部门的流行病学咨询记录;待召回产品的范围

3、(包括产品线和地理区域);是否启动紧急召回;一旦启动召回,还应制定召回计划明确召回的方法、途径和召回产品的12处理等。d)只要可能,应对待召回产品对应的批次产品,甚至相邻批次的产品留样进行复查,以证实是否不安全及其不安全的原因。其结果应作为召回评审的输入。留样应保持到召回活动结束。e)在有确切的信息支持时,召回的评审不应超过半个工作日。4.3召回的程序4.3.1召回产品溯源,以识别召回活动的相关方。必须考虑客户(包括分销商及其顾客)、合作单位、公司内部单位(包括各部门、分支机构和所有员工)、供应商、相关的政府主管部门和社会组织(包括媒体和消费者组织)。从食品销

4、售、制作采购的全流程各步骤追溯,寻找所有可能的相关方。4.3.2根据相关方,选择合适的方式发布召回信息,召回信息应在作出决策后半个工作日内发布。合适方式可以是电话、传真、电子邮件、媒体公告等,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均应编制《产品召回信息发布记录》。召回信息应编制成文件,如《产品召回公告》,内容包括:a)召回小组成员的信息,包括成员名单,24小时联系方式,代表的部门和所承担的职责。b)召回产品的信息:召回产品名称,代号或批号,工厂名称,生产日期等;召回的原因,召回产品分销的区域(包括地区、分销商名称和地址)。c)产品召回的方法、途径和时间。d)受召回产品的不合格影响

5、的其他信息,如已使用待召回产品的后果和对策,与召回有关的费用和赔偿。e)给批发商和零售商的召回计划范本,或作为召回信息的附件,以便他们通知和协助召回。4.3.3产品召回的方法、途径和时间:a)应尽可能利用销售网络作为召回网络,由消费者将召回产品交加零售商,再由零售商交回批发商。应明确向公司或批发商报告的方式如电话或传真等。b)应保持从公司到批发商的接受召回产品的通道,并在召回信息予以明确。c)每一批(或件)召回产品均应编制《产品召回登记表》予以记录。4.3.4召回产品的处理a)召回产品在处理前应进行标识和隔离。12b)召回产品应作为不合格品,按《不符合控制程序

6、》规定处理。应建立《不符合处理单》,并注明为召回产品处理。c)当召回产品的处置方法为报废时,可由批发商在公司的监督下进行。4.3.4产品召回的结束和报告:a)召回计划要求的产品全部回收并妥善处理完毕,表示该次召回活动结束。b)召回活动结束后,召回小组应编制召回报告,作为管理评审的输入。召回报告应包括召回的原因、范围和结果。4.4召回的程序和要求应编制成召回计划,经总经理批准后可正式启动。4.5召回的公关为了避免损害公信,公司应对公众的报道作好准备,并指定专人(管理者代表或公司的公关人员)负责,以便恰当地向公众传达召回相关的信息。4.6纠正和纠正措施4.6.1组

7、织应通过使用验证试验、模拟召回或实际召回来验证召回程序(4.3)的有效性,并记录结果,利用结果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4.6.2发生召回时,食品质量、安全小组应根据召回报告,对召回程序和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采取必要的纠正和纠正措施。1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