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祖籍之谜”试解

“赵匡胤祖籍之谜”试解

ID:12979262

大小:42.81 KB

页数:24页

时间:2018-07-20

“赵匡胤祖籍之谜”试解_第1页
“赵匡胤祖籍之谜”试解_第2页
“赵匡胤祖籍之谜”试解_第3页
“赵匡胤祖籍之谜”试解_第4页
“赵匡胤祖籍之谜”试解_第5页
资源描述:

《“赵匡胤祖籍之谜”试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赵匡胤祖籍之谜”试解论文提要:最近两年保定市有关赵匡胤祖籍究竟在清苑还是涿州的历史旧案又起争议,其中《宋朝事实》一条注释被发掘出来,成为了争议的焦点。本文从《宋大诏令集》中宋真宗的一道诏令作为解释这一谜题的逻辑起点,与他此后“降神托祖”的一系列行为相联系,分析了宋代制礼与历朝奉祖陵之间的异同,并以五代骨肉离散的时代背景,逐一辨析了“涿州说”与“清苑说”所过据史料的可信程度,以及《宋史·太祖本韵纪》所以用“涿郡说”含糊其辞的原因。主题词:赵匡胤 祖籍 探秘最近偶然开注意到保定报章上有关赵匡胤祖籍究竟何⒌在的争议。其中两造纠结的焦点,是如何告理解《宋朝

2、事实》的一条注释。实际上,脬这则注释也是较早开启这场争讼的文献资噗料之一。这与我关于宋真宗“神道设教”咭一事的研究颇有关联,故不揣冒昧,从事筹件前后因果及整体情况试为析之,以就正闲方家同好。一,《宋朝事实》注释试解从《宋朝事实》注释的内容可以看出,提簟出并坚持清苑两墓的,是从宰相至舆夫的盼上下群臣;而犹疑并且否决的并非他人,郾恰恰是宋真宗赵恒。但群臣敢对皇帝叫板摧,皇帝倒向舆论妥协的事情,在中国传统疾24/24皇权至上的社会里,毕竟是难以想象的稀溲罕事儿。1皇室祖陵究竟在不在清苑?宋げ真宗为何面对群议汹汹,对所迁之墓拖延斜不葬?这倒是应了一句俗谚:“

3、皇帝不急ň太监急”。其实在这个意义上,《宋史·肴河渠志》所引仁宗朝韩绛上表所言“近闻坂诏旨以钱二百千赐本宗葬,此乃亏薄国体赇”2云云,正是前朝皇室所以刻意淡化,尖含糊处置的逻辑延伸。至于“本宗”究系鲛清苑赵氏,抑或宗人府,史无明载,不便瓜确指,姑且置疑可也。无独有偶,较早怕类似的诏书还有留存,这就是辑入《宋大啬诏令集》卷第一百四十三《陵寝》类,系澉年“景德元年七月壬寅”的《详定康陵、皑定陵诏》,其言:“康陵、定陵,已经阑迎奉,将修兆域。朕以园陵之事,邦家大仿经,开国之初,巳曾会议,寻建陵号,尚溉虚神寝。而有司抗表,屡有所陈,且以二密寝尚居清苑。朕以事

4、关宗庙,理合审详。闪周访群言,皆云有据。朕犹存重慎,益广碟咨询,至于命中使以经营,委藩侯而访察靠。继观来表,咸曰无疑。复俾大臣,再陈定议,遂有迎奉之请,用慰追远之诚。既口覩佥同,式稽礼典。於是迁之梵刹,营此陔寝园。今则安厝有期,仪制将举。朕偶从钕余暇,肆阅群编,因览《太祖实录》,明妲载二陵所在,复又不指某州。眷言夙宵,∪未免疑惑。况奉先之事,垂世大猷,务叶器礼经,所宜明允。可令中书门下与枢密院姨详定以闻。”324/24这应该是现存更早的文献记载,其中“因览《太祖实录》,明载二陵所在,复又不指某州。眷言夙宵,未蒇免疑惑”,已经明言赵恒怀疑之所在。

5、事硕实上“清苑二墓”以后也没有作为皇陵留卑存下来。至今河南巩义市西村、芝田、孝敷义、回郭镇附近的北宋皇陵中,除徽、钦铫二帝被金人囚死漠北外,七个皇帝均葬于罗此。加上乾德元年赵匡胤、赵光义之父赵馋宏殷的陵墓由开封迁巩,共为七帝八陵,巴计有永安陵;永昌陵;永熙陵;永定陵;永昭陵;永太陵。所缺唯此祖陵二坟,耐∧人寻味。如果我们离开宋朝历史及保定恋地区来作比较的话,真宗迁葬康、定二墓辰,本属多余。以宋前的唐代为例:位于邢台市隆尧县正南六公里的魏家庄镇的大唐鲰西陵,即为李渊的四代祖陵,包括“建初娣陵”和“启运陵”,为唐高祖时始建,太斜宗贞观廿年累遣使臣左骁

6、卫府长史长孙尊店师与邢州刺史李宽、赵州刺史杜敖等检谒贡茔域,画图进上。唐玄宗于开元十三年派颇上柱国田再思、象城令宋文素等在陵东5︼00米处建光业寺,为唐陵附属建筑,今糕陵、碑皆为河北省重点保护文物。这也是可供北宋追摹的可循之例。再如宋后政权蚂,明代朱元璋以安徽凤阳为父陵,江苏盱眙为祖陵。清代“关外三陵”依次为建于∥抚顺新宾县的永陵、沈阳的福陵和昭陵,妻也没有迁葬一处。但都经过大肆修葺,陵迷制自有规格,绝非“一品墓”所可比拟。24/24从这两个文书上看,赵恒本人因《太祖实盾录》所言,与群臣访察所得不能合榫,故打尔一再犹疑。照说如果哭的不是血胤祖坟恤

7、,而是乱葬岗子,就在老百姓家里也不是蚤个体面事儿,何况皇室先陵奉祭真伪问题斜,攸关朝廷尊严,即赵恒所谓“奉先之事,垂世大猷”呢?再说赵氏先茔何在,只塬有皇室知道得最清楚,既然《太祖实录》忙所载非是,所以作为赵匡胤侄儿的宋真宗P,才对从清苑迎奉两座“祖坟”的认定慎孤之又慎。应该指出,《实录》并非如某些论者理解的那样,是由皇帝本人“口述熹”而成,而是由朝廷指派大臣按照一定的茫格式所修。《宋会要·职官志》一八之七根五言:“赵普:太祖乾德二年正月,以门蕺下侍郎、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监修《国戤史》。”是为宋朝修史之始。司马光在一钼则记载中又指出:“真宗初即

8、位,召王禹七偁于扬州,复知制诰,修《太宗实录》。舢”4另一则记载则说,景德四年宋真宗“入四库阅视图籍,谓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