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念刘文金先生——长城随想曲

悼念刘文金先生——长城随想曲

ID:12980535

大小:2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20

悼念刘文金先生——长城随想曲_第1页
悼念刘文金先生——长城随想曲_第2页
悼念刘文金先生——长城随想曲_第3页
资源描述:

《悼念刘文金先生——长城随想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长城主题随想曲》作品赏析——悼念著名中国作曲家刘文金先生背景:昨天接到专业老师的这样一条信息:“作曲家刘文金先生,逝世。哀悼!噩耗惊四方,八面泪飞扬。豫北三峽雨,长城耀日光。雪山魂塑暖,秋韵彩衣常。多映如来梦,文金天九香。为中国音乐作出巨大贡献的我国泰斗级作曲家刘文金先生于北京时间6月27日22点21分逝世。他的音乐是中国文化精髓的集中体现,是充满民族力量的文化瑰宝。他是我们民乐的领头人!民乐创作的代表人物!从二胡《三门峽》《豫北》到《长诚随想》和至今作品源源不断出现!为民乐贡献毕生!他的精神永

2、存!!”面对对中国音乐作出巨大贡献的我国泰斗级作曲家刘文金先生的仙逝,我十分的震惊,我想用我还很稚嫩和粗浅的见解对刘文金先生的代表作之一《长城随想曲》做一下赏析,以此向我最敬爱的二胡作曲家致敬!!!一、刘文金简介刘文金出生于1937年5月,于2013年6月27日22时21分去世,享年76岁,将于7月5日上午十点在八宝山举行告别仪式。刘文金是中国著名的作曲家,1961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历任中央民族乐团团长、艺术总监、以及中国歌剧舞剧院院长等职;现任中国歌剧舞剧院艺术指导。为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创

3、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副会长;2001年被聘为韩国中央大学校国乐大学教授。1993年,《豫北叙事曲》被评为“二十世纪华人音乐经典”;1999年,《三门峡畅想曲》被选入国庆50周年“新中国舞台艺术和影视艺术精品”专籍;1982年5月,二胡协奏曲《长城随想》于“上海之春”首演成功,并荣获全国第三届音乐作品评奖一等奖。类型的音乐作品达400首之多。这些作品主要有:二胡协奏曲《洪湖》、《秋韵》,二胡曲《相思》《火-彩衣姑娘》,二胡与日本筝《云海之梦》,二胡套曲《如来

4、梦》;民族管弦乐《太行印象》、《泼水节》、《茉莉花》、《鹰之恋》,交响诗《十面埋伏》、《黄土》;舞剧《长恨歌》的音乐等。他还编配移植了交响诗《嘎达梅林》、钢琴协奏曲《黄河》以及数十首根据外国民间乐曲和歌曲改编的民族管弦乐作品。刘文金创作和改编了大量的民族器乐、声乐以及其他体裁的作品数百首。刘文金被民乐界誉为“刘天华以来最具代表性的作曲家”,香港中乐团1989年9月特意推出了一台“从刘天华到刘文金”为标题的音乐会。北美中国音乐研究会“CHESEMUSIC”称刘文金是“中国大陆最能感到他的震撼力的”一

5、位作曲家,连续载文分析、评论他的民族音乐作品。刘文金被文化部列为有杰出贡献的艺术家,接受了国务院颁发的荣誉证书和政府特殊津贴。二、《长城随想曲》创作背景此曲是作曲家刘文金于1978年创作的二胡协奏曲。1978年,刘文金随中国艺术团访问美国,在纽约的联合国大厦休息厅里,挂着一幅巨大的万里长城的彩色壁毯,气势雄伟,光彩夺目。他久久凝视着,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创作欲望交织在一起,不禁浮想联翩,回国后就创作了这首作品,1982年由闵惠芬和上海民族乐团首演,并荣获全国第三届音乐作品评奖一等奖,之后多年,《

6、长城随想》曾以不同形式在全国许多省、市(包括港、澳、台等地区)以及欧、美、亚十几个国家多次上演,受到热烈欢迎。一、《长城随想曲》浅析刘文金先生以我国的标志性象征——长城为主题,分四个乐章进行描写,借鉴西方交响乐的作曲形式,写出了这首规模宏大的二胡协奏曲。在这首二胡曲中,乐曲的交响性发挥了更重要的作用,增加了乐曲的音响效果,更加突出了乐曲的交响性,这样的手法还是很少见的,此曲无论是在写作手法、表现手法、表现力、乐队功用等方面都进行了全方位的发挥,对二胡作品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另外此曲还吸收了我国戏曲

7、、曲艺和古琴、琵琶音乐的特点,使作品有鲜明的时代性和浓郁的民族风格。全曲分四个乐章,第一、二乐章经常作为各种大型二胡比赛的指定曲目;第三、四乐章连奏。第一乐章,“关山行”。沉重徐缓的序奏,有如中国古老乐器钟、磬、云锣的音响,在具有气派的气氛下,万里长城若隐若现,在旷远的钟声和朦胧的三连音渐强的背景中,乐队奏出长城的主题,宽广雄伟,贯穿全曲。然后由二胡演奏出深沉而庄重的叙述性旋律,常有浓厚的沉思、回忆和吟咏气氛,富有诗情和大自然的风貌,倾诉作者面对巍峨长城浮想联翩、心潮起伏的爱恋之情。第二乐章,“烽

8、火操”。主题急促、强劲而富有变化,乐音激烈强劲,描写古往今来,无数在烽火台下,为保家卫国而奋战的浴血场面,恰似烽火连天,硝烟迷漫。乐队悲壮而富有召唤力的音调和二胡刚柔相济的音调旋律结合。第三乐章,“忠魂祭”。在乐队模仿古钟回荡、山川悲鸣的音乐背景衬托之下,二胡主题由肃穆含蓄、如泣如诉的基调逐步发展为豪迈激越、铿锵有力,以追思几千年来无数民族英雄,表示对他们的赞扬和慰念。悲情与豪情,低沉与高昂交替出现,随而全曲紧接转入第四乐章。第四乐章,“遥望篇”。运用了“垛板”般的音调,呈现出勃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