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必修(2)复习提纲1-4

高一历史必修(2)复习提纲1-4

ID:1298064

大小:70.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7-11-09

高一历史必修(2)复习提纲1-4_第1页
高一历史必修(2)复习提纲1-4_第2页
高一历史必修(2)复习提纲1-4_第3页
高一历史必修(2)复习提纲1-4_第4页
高一历史必修(2)复习提纲1-4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一历史必修(2)复习提纲1-4》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高中新课程历史必修(II)复习提纲(专题1-4)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一节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一、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1.从刀耕火种到精耕细作——从原始农业的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①原始时代的刀耕火种,反映生产力水平低下;②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使用和推广铁农具和牛耕,铁犁牛耕逐步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③汉代牛耕技术逐渐普及全国,铁制农具数量大大超过前代,如曲柄锄、大镰;东汉一牛挽犁替代二牛抬杠(耦犁);④唐朝曲辕犁(可控制耕土的深浅)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耕犁趋于完善。2.水利工程:战国时期,水

2、利事业得到大发展,秦国蜀守李冰主持的都江堰工程是我国古代水利工程的典范。“井渠”是汉代关中农民创造,现流行于新疆地区。二、土地制度1.西周时期,实行“井田制”,这是一种奴隶制的土地国有制度,其本质是国王代表整个贵族占有土地的土地私有制。2.战国时期各国通过变法确立了土地私有,如秦国商鞅变法。3.封建社会土地所有制有以下几种形式: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如:均田制)、地主私有制和自耕农私有制,其中地主土地私有制占据支配地位。三、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①以家庭为单位小农户个体经营;②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

3、织”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③小农经济是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④以种植业为主、家庭饲养业为辅。⑤精耕细作为特点的农业生产技术日益成熟。第二节领先世界的古代手工业一、手工业的发展(按朝代掌握)1.纺织业(1)丝织业:①汉代:纺织技术相当发达,丝织品轻柔优美(如:素纱禅衣)且品种多,通过丝绸之路行销以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地区(欧洲),中国被称为“丝国”;②唐代:官营纺织规模相当大;随着城市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私营纺织作坊兴起。(2)棉纺织业:①宋代:纺织业有了更大的发展。棉花种植和棉纺织技术推广到闽粤等地区;②明朝

4、:蚕桑、棉花种植面积扩大;纺织业中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手工工场和雇佣劳动关系的出现)。2.冶金业(1)青铜铸造业:夏商周被称为青铜时代;商代青铜铸造业分布广,规模大,技术水平高;西周青铜器大多为礼制的象征;代表着权力和秩序。商周时期铸造工艺水平高。(2)冶铁业:春秋晚期:我国已知最早人工冶铁;战国:燕下都遗址出土的淬火钢件;汉武帝铁业官营,开始用煤作燃料,供风方式:人力皮囊——马排——水排(东汉杜诗发明)。南北朝时期发明了我国古代最先进的炼钢法——灌钢法;北宋普遍使用煤作燃料。3.陶瓷业①原始社会:彩陶出现;

5、②从商代中期到东汉时期,是陶发展到瓷的过度阶段。③唐代制瓷业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越窑的青瓷、邢窑的白瓷、美术釉陶精品唐三彩;首创釉下彩绘。④宋元:瓷窑遍布各地,几大名窑(河北定窑,河南钧窑,浙江龙泉窑,陕西耀州窑9,景德镇窑)。宋代的景德镇到了元代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烧制出青花瓷器;唐宋以来瓷器成为外销的重要商品。⑤清代粉彩瓷器工艺(康熙时期发明,雍正时期达到登峰造极水平)推进了生产技术的提高。二、手工业经营方式⑴官营手工业:①地位:从西周到明代前期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很长时间内,官营手工业代表当时技艺的最水平

6、;②优势:资金雄厚、规模经营、分工细密、管理严格、技艺高超;③局限:国家经营,为帝王和贵族服务。不计成本、缺乏竞争、强制劳动、技术失传。⑵私营手工业:明代中叶占据手工业生产的主导地位,并出现资本主义萌芽。⑶家庭手工业:与农业结合成为小农经济的特点。三、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⑴整体地位:手工业始终是农耕经济的补充;长期领先世界,产品远销欧亚非,广受欢迎和赞誉;⑵发展趋势:部门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技术不断进步,分工不断细密,发展重心随国家经济重心由北而南转移;⑶经营方式: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等

7、长期并存。家庭手工业与农业紧密结合;官营手工业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私营手工业明清时期占据主导地位,并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第三节古代商业的发展一、商业的发展1.商业发展概况(1)春秋战国出现富足巨商和繁荣的商业中心;(2)汉代商运活跃;(3)唐代水陆商运十分发达;商旅往来频繁,商运规模大,活动范围广。(4)宋元时期商业空前繁荣,海外商运发展迅速,商品远销亚洲、东欧和北非等地区。交子(纸币)的出现便利商品经济发展。(5)明清出现会馆和商帮,如晋商和徽商。2.市场的发展:(1)秦代:市有明确的法律规定,进行严格的管理;

8、必须明码标价。(2)汉代:专门管理机构,管理严格,坊市分开。(3)南北朝:出现草市,但也实行行政管理,设草市尉;(4)唐代:夜市繁盛;草市逐渐演进为地方商业中心;(5)宋代:“市”突破时空限制,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吏直接监管。夜市、晓市都很兴盛,还有定期庙会集市;宋时益州富商开始发行纸币“交子”;草市已俱备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6)明清:出现会馆和商帮,如晋商和徽商;明清都市中的商业区已相当繁华;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