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公益林建设 技术规程

生态公益林建设 技术规程

ID:12997821

大小:75.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7-20

生态公益林建设 技术规程_第1页
生态公益林建设 技术规程_第2页
生态公益林建设 技术规程_第3页
生态公益林建设 技术规程_第4页
生态公益林建设 技术规程_第5页
资源描述:

《生态公益林建设 技术规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发布时间:2007-08-2113:50:43访问次数:322次浏览字体:打印本页   1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生态公益林营造、经营、林地配套设施建设,以及生态公益林档案管理等技术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全省范围内的生态公益林建设。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2、   GB/T15776-1995造林技术规程    GB/T15163-1994封山(沙)育林技术规程    GB/T15162-1994飞机播种造林技术规程    GB/T15781-1995森林抚育规程    GB/T16621-1996母树林营建技术    GB/T16453.1-16453.6-1996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    LY5104-1998林区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LY/T1186-1996飞机播种治沙技术要求    LYJ127-1991森林防火工程技术标准    LYJ1000-1991容器育苗技术    DB3

3、3/176-1994主要造林树种种子等级    DB33/177-1994主要造林树种苗木等级    DB33/178-1994林木种子检验方法    DB33/179-1994林业育苗技术规程    DB33/T216-1998公路绿化设计标准    铁道部[1989]93号《铁路林业技术管理规程》    3 总则    3.1为规范全省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提高建设质量和成效,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满足人类社会对生态、社会需求和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和国家关于林业

4、分类经营的总体要求,特制定本规程。    3.2营造和经营生态公益林活动应有利于增强森林的生态和环境保护功能,维护生物多样性,提高森林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    3.3按生态公益林不同林种的建设要求,确定生态公益林建设模式和技术指标。    3.4生态公益林营造要因地制宜,封山育林、飞播造林和人工造林相结合,以乔木树种为主,乔、灌相结合,多林种、多树种、多层次、多功能相结合,营造混交林,增加生物多样性。以优良乡土树种为主,合理利用外来树种,适地适树适种源。禁止使用带有森林病虫害检疫对象的种子、苗木和其它繁殖材料。    3.5生态公益林经营按照

5、自然规律,分别特殊保护区、重点保护区和一般保护区等三个保护等级确定经营管理制度,优化森林结构,合理安排经营管护活动,促进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森林群落的正向演替。    3.6生态公益林利用以不影响其发挥森林主导功能为前提,以限制性的综合利用和非木资源利用为主,有利于森林可持续经营和资源的可持续发展。4 生态公益林营造    4.1 防护林营造    4.1.1 水土保持林    4.1.1.1 树种选择    选择适应性强,生长旺盛,根系发达,固土力强,抗风、寒、旱强,耐瘠薄,耐水浸,易平茬,易根孽和压条繁殖,枯枝落叶丰富,可增加土壤养分,恢

6、复土壤肥力,能形成疏松柔软、具有较大容水量和透水性死地被凋落物的树种,参见附录A。    4.1.1.2 营造方式    以封山育林为主,人工造林为辅,结合飞播造林。    4.1.1.3 营造模式    4.1.1.3.1模式设计:采用混交造林模式,见附录B。    a)混交类型:针叶树种与阔叶树种混交;深根系树种与浅根系树种混交;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混交;阴性树种与阳性树种混交;乔木与灌木混交;保留、诱导能与更新树种共生的幼树形成混交林等混交类型;    b)混交方法:采用带状、块状、行间、株间等混交方法。带状混交适用于大多数立地条件的乔灌混

7、交、阴性树种与阳性树种混交;块状(局部)混交适用于树种间竞争性较强,或地形破碎、不同立地条件镶嵌分布的地段;行间混交适用于树种间竞争性不强且辅助作用较大,地势较平缓的地段;株间混交适用于瘠薄土地和水土流失较严重区,在乔木间栽植具有保土、保水的灌木;    c)混交比例:混交比在30%以上。立地条件越差,能改良土壤或护土力强的树种比例应越大。    4.1.1.3.2模式配置:以小班为单位配置造林模式。地形破碎的山地提倡采用局部造林法,形成人工林与天然林块状镶嵌的混交林分。    4.1.1.4 种苗    种子执行DB33/176的规定(要求1

8、-3级合格种子);    裸根苗执行DB33/177的规定;    容器苗执行LYJ1000的规定;    飞播造林执行GB/T15162的规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