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性代数结课论文

线性代数结课论文

ID:13001694

大小:23.49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20

线性代数结课论文_第1页
线性代数结课论文_第2页
线性代数结课论文_第3页
线性代数结课论文_第4页
线性代数结课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线性代数结课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线性代数发展简史课程名称:线性代数专业班级:成员组成:姓名学号联系方式:年月日摘要:一次方程也叫线性方程,讨论线性方程及线性运算的代数就是线性代数,它是高等代数的一大分支,同时也是大学数学教育中一门主要基础课程。线性代数的主要内容有行列式、矩阵、向量、线性方程组、线性空间、线性变换、欧式空间和二次型等。关键词:线性代数行列式矩阵向量线性方程组二次型群论正文:1.引言:线性代数是大学数学教育中一门主要基础课程,对于培养面向21世纪人才起着重要作用。通过了解线性代数的发展简史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数学,从而更好地学习并应用它。2.1行列式我们知道,在线性代数中

2、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行列式,它不仅是一种语言和速记,而且他的大多数生动的概念能对新的思想领域提供钥匙,同时人们已经证明了这个概念是数学、物理中非常有用的工具。行列式出现于线性方程组的求解,它的概念最早是由十七世纪日本数学家关孝和在其著作《解伏题之法》中提出的。他于1683年写了这本书,书里对行列式的概念和它的算法进行了清除的叙述。同时代的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是欧洲提出行列式的第一人,也是微积分学的奠基人之一,他于1693年4月在写给洛比达的一封信中使用并给出了行列式,而且给出方程组的系数行列式为零的条件。1750年,瑞士数学家克莱姆在其著作《线性带分析导引》中,比较完整、

3、明确地阐述了行列式的定义与展开法,并且发表了求解线性系统方程的重要公式,即我们现在所称的解线性方程组的克莱姆法则。1764年,数学家贝祖将确定行列式每一项符号的方法进行了系统化,利用系数行列式等于零这一条件判断对给定了含n个未知量的n个齐次线性方程是否有非零解。尽管上述几位数学家对行列式的提出与应用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仍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行列式只是作为解线性方程组的一种工具使用,并没有人意识到它可以独立于线性方程组之外,单独形成一门理论加以研究。可喜的是,法国数学家范德蒙给出了一条法则,用二阶余子式和它们的余子式来展开行列式,从而把行列式理论与线性方程组求解相分离,他也

4、因此成为了第一个对行列式理论做出连贯的系统的阐述的人。范德蒙自幼在父亲的指导下学习音乐,但他对数学却有浓厚的兴趣,后来终于成为了法兰西科学院院士,就对行列式本身这一点来说,他是这门理论的奠基人。1772年,拉普拉斯在论文《对积分和世界体系的探讨》中证明了范德蒙的一些规则,并推广了他的展开行列式的方法。1815年法国最伟大数学家柯西在一篇论文中给出了行列式的一个系统的,几乎是近代的处理。在行列式的记号中,他第一个把元素排成方阵并采用了双足标记法,引进了行列式特征方程的术语,给出了相似行列式的概念。特别的他发现了行列式的乘法定理,改进并证明了拉普拉斯的展开定理。继柯西之后,

5、德国数学家雅可比也是在行列式理论方面最多产的人,他于1841年在发表的著名论文《论行列式的形成与性质》中总结并提出了行列式的系统理论,引进了函数行列式,即“雅克布行列式”,指出函数行列式在多重积分的变量替换中的作用,给出了函数行列式的导数公式。由于行列式在数学分析、几何学线性方程组理论、二次型理论等多方面的应用,促使行列式理论自身在19世纪也得到了很大发展。2.2矩阵可与行列式在线性代数中相提并论的当属矩阵了,它是数学中一个重要的基本概念,是代数学的一个主要研究对象,也是数学研究和应用的一个重要工具,它的现代概念在19世纪逐渐形成。1801年,德国数学家高斯把一个线性变

6、换的全部系数作为一个整体。1844年,德国数学家爱森斯坦讨论了“变换”极其乘积。1848年,英格兰的西尔维斯特首先提出了“矩阵”这个词,它来源于拉丁语,代表一排数,西尔维斯特是为了将数字的矩形阵列区别于行列式而发明了这个术语。1854年,约当研究了矩阵化为标准型的问题。1855年,矩阵代数得到了英国数学家凯莱的工作培育,他一般被公认为是矩阵论的创立者,因为他首先把矩阵作为一个独立的数学概念提出来,并首次发表了关于这个题目的一系列文章。他同研究线性变换下的不变量相结合,首先引进矩阵以简化记号。1855年,法国数学家埃米特证明了别的数学家发现的一些矩阵类的特征根的特殊性质,

7、如现在称为埃米特矩阵的特征性质等,但它的正式定义直到1878年才由德国数学家费罗贝尼乌斯发表。1858年,凯莱又发表了关于这一课题的第一篇论文《矩阵论的研究报告》,系统地阐述了关于矩阵的理论。文中他定义了矩阵的相等、矩阵的运算法则、矩阵的转置及矩阵的逆等一系列基本概念,指出了矩阵加法的可交换性与可结合性。另外,凯莱还给出了矩阵的特征方程和特征根以及有关矩阵的一些基本结果。1879年,费罗贝尼乌斯引入矩阵秩的概念。1892年,梅茨勒引进了矩阵的超越函数概念并将其写成矩阵的幂级数的形式。傅里叶、西尔和庞加莱的著作中还讨论了无限阶矩阵问题,这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