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古代中轴线推测图

广州市古代中轴线推测图

ID:1300917

大小:97.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11-09

广州市古代中轴线推测图_第1页
广州市古代中轴线推测图_第2页
广州市古代中轴线推测图_第3页
广州市古代中轴线推测图_第4页
广州市古代中轴线推测图_第5页
资源描述:

《广州市古代中轴线推测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广州市古代中轴线推测图》作者:丁丁哥 2012/06/01 广州市古代中轴线推测示意图图中:1、蓝色为中轴线和由此发育的道路;2、浅蓝绿色为其它相涉的道路;3、有些较小和不太相干的街巷没有标上。 7广州市的城市历史,其实是远超过“西安”、“北京”、“南京”等最著名的都城,因为这些最著名的都城多是“秦”之后的城市,而按照现在的认识,广州是50万秦军南下之后就开始形成的城市,后来成为南越国的国都,这可能比秦定都西安还早些,西安最早作为镐京的历史当然不能比,但镐京其实是在西安市长安区的西北角,不像广州一直在城市中心,而过去

2、我们以为广州最早的城市中轴线是在北京路,但如果仔细研究广州市的地图,广州城市中轴线应该还是如示意图所示。广州的城市历史之所以可能超越到秦军之前,是因为秦军到达岭南时是有“古安阳国”的人在抵抗的,这个“古安阳国”可能就在广州存在过,现在,这一段历史慢慢开始显露,而“古安阳国”应该是商的后裔的国家,商的后裔当然也是来自中原,所以,这是广州因文明而起步的真正起点,这一段历史可能就埋在这张示意图的地下。意识到广州可能还有秦军到达以前的历史,完全是出于偶然,最开始是因为发现越南在汉朝初期的“交趾”,可能就是现在潮汕人的“胶计人”

3、的“胶计”,然后是发现汉朝初期越南姐妹女英雄的征则姑娘,可能就是潮汕话的“征壹姑娘”,这是有一幅古话证明的,后来还有“安南”可能是“俺人”等,这些证据都说明,越南当时的人类应该是讲跟现在潮汕话一样的语言,而根据历史来推测,现在的潮汕人是中原商民系的一支,而当时的越南人应该是商民系南下的另一支。7在有了这个认识之后,偶然间我看到广州萝岗区有一个暹岗村,据说这个村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我走去看看,结果发现该村的其实是一座古城,其四个城门分别是“南胜里”、“东荣里”、“反修巷”和“拱北”,“反修巷”是新立的名字,其它则是刻在

4、石匾上的,“萝岗”和“暹岗”使我想到暹罗,泰国的古称是“暹罗”,泰国以东柬埔寨的吴哥窟在“暹粒省”,再往东的越南有“岘港市”,这是一条重要的线索,如果连起来,暹岗就是与这条线索相联系的,而且可能就是起点。 在去到“暹岗”之后没几天,我偶然间在广州钻进一条小巷,突然觉得眼睛一亮,因为巷口的高处竟然挂着“南胜东里”的街牌,为什么“暹岗村”古城的正南中轴是“南胜里”,而广州的旧城区里也是有“南胜里”? “南胜东里”这条小巷长达150多个门牌号,只是现在被体量很大的新楼房切割成了四段,我分几次才将其认通,其东头是北京路,另一头

5、是起义路,而过了起义路,我真的就找到了对着的“南胜西街”,哈哈,原来起义路就是广州的“南胜里”,起义路正对着广州旧城中心的“人民公园”,就像是北京城故宫天安门正对着的前门大街,可惜炒遍网络也不知道“南胜里”的原始出处,在卫星地图上,类似“南胜里”、“南胜村”的地名主要分布在华东、华南沿海一带,其踪迹似乎消失在珠海附近,珠海却就有“拱北”海关,这正巧就是“暹岗村”北门的名字。 在“暹岗村”时我曾设想,广州最早的城市中心会不会就在“暹岗”?但在广州看到“东胜里”的相关地名和规模等情形后,我认为广州古代的城市中心应该就在起义

6、路,最早在这里建设宫殿的可能不是“南越王”,而是“古安阳国”的国君“蜀泮”,“泮塘”、“泮溪”是广州很有名的地名,“暹7岗”、“广州”、“泮溪”三点一线,不能不使人心生怀疑,过去一直以为“南越王宫”就是南越王的宫殿,但其实“南越王宫”只是南越王住家的地方,其要去上班,需要经过越华路或广卫路,也许,“宫殿”这一头是“南越国”的“越”,住家的“王宫”这一头是源自北方的“华”,合起来叫越华路,所以,现在发现的“南越王宫”正南就没有一条正道相对,而现名起义路的“南胜里”才是古代宫殿和周围城区的中心: (一)、“宫殿”就是画面中

7、心上部的“人民公园”,以及向北与人民公园相连的市府大院和纪念堂,一直到越秀山的山边,这是整个地域坐北向南的中心部位,“宫殿”以“越华路”、“广卫路”与“王宫”相连,在“宫殿”外的东南角,现在还遗留一条叫“西公廨”的小巷,这应该是各种官员集中办公的地方。 (二)、“起义路”就是“南胜里”,其起于“王宫”的正南门,往南到当时的珠江河边,这是旧城的南北中轴主干,多数的道路都由此而对称的发育,这些都标为蓝色的粗实线条,浅蓝绿色的虚线是其它相涉的道路,蓝色的线条由南往北主要包括: 1、东西高第街,“高第街”可能是“高低街”,高为

8、陆地,低为滩地,这是当时城南临河的边界,如果有城墙,应该就在高第街北边的陆地岸上,该处附近还有“玉带濠”通过,不过“玉带濠”是后来才挖的;72、“南胜东里”和“南胜西街”可能是贴着城墙里面的道路,“南胜西街”似还可能往西延伸,其在“解放路”对过后来叫“联兴里”,只有残存的一点点痕迹了; 3、“大南路”和“大德路”可能都是后来根据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