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住院患者身份标识制度和关键科室间患者转接的流程

门诊、住院患者身份标识制度和关键科室间患者转接的流程

ID:13018746

大小:34.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7-20

门诊、住院患者身份标识制度和关键科室间患者转接的流程_第1页
门诊、住院患者身份标识制度和关键科室间患者转接的流程_第2页
门诊、住院患者身份标识制度和关键科室间患者转接的流程_第3页
门诊、住院患者身份标识制度和关键科室间患者转接的流程_第4页
门诊、住院患者身份标识制度和关键科室间患者转接的流程_第5页
资源描述:

《门诊、住院患者身份标识制度和关键科室间患者转接的流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部门:护理部生效日期:2013年07类别:制度修改日期:2014年01身份识别、查对制度惠民县人民医院2014.01患者身份标识制度一、医务人员对门诊就诊和住院患者实施唯一标识管理。门诊病人以门诊号为标识,住院病人以住院号为标识,不得仅以床号、房号作为识别标识。二、门诊号和住院号作为病人标识遵循以下三个原则:(一)由于病人标识的使用范围涵盖医疗机构的各个相关部门,因此这种标识必须是准确而且统一的。(二)病人标识确保病人与其医疗档案和各种治疗活动的明确对应关系。(三)应使用科学可靠的标识产品进行病人标识,确保该标识不会被调换或丢失,从而减少错误发生的可能性,回

2、避医疗风险。三、建立“腕带”识别标示卡:(一)对昏迷、神志不清、老年人、7岁以下儿童、特殊情况(智力问题、脑萎缩等)、手术病人、告病危及重症监护的患者佩戴腕带标示。(二)填写患者床号、姓名、性别、年龄、科别、住院号、诊断、入院时间、过敏史,腕带填写应字迹清楚、填写准确。填写完毕后应2人核对无误后才可使用。“腕带”原则上佩戴在病人“左手”,若损坏需及时更换,医护人员在进行各项处置时应核对以上项目。腕带佩戴部位皮肤完整、无擦伤、手部血运良好。(三)佩戴腕带标示实行班班交接,加强对患者腕带使用情况的检查。一、护士在采血、给药、输液、输血、手术及实施各种治疗处置前必

3、须至少同时使用两种以上识别患者的方法。常用标识有:患者姓名、年龄、性别、出生日期、住院号、身份证号等,不得仅以床号、房号作为识别标识。询问患者全名时须确认患者有具体回应,由患者说出自己的姓名(你叫什么名字?),不得直接称呼患者姓名而获得患者的应答。如无法回答时由家属代为回答确认。二、完善并落实护理各项关键流程(急诊、病房、手术室、重症监护室)的患者识别措施、交接程序与记录。三、不同病人身份识别的方式:(一)意识清楚,有自主行为能力的患者使用床号、姓名两种结合的方式识别身份。(二)对同姓名的患者除应分开收住外,进行各项处置时应严格查对制度,用床号、性别、年龄、

4、住院号、身份证号五种病人信息确认患者身份,确保准确无误。门诊患者身份识别制度一、在实施任何诊疗活动前,实施者应亲自与患者(或家属)沟通,作为最后确认的手段,以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二、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准确识别患者身份。结合我院实际,利用门诊号作为就诊患者唯一标示管理。患者在进行各项诊疗、护理活动中,至少同时使用姓名、性别、年龄三种方法确认患者身份。三、各诊区挂号、分诊护士,挂号时认真核对患者“惠民县人民医院门诊就诊卡及病历封面上的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地址、药物过敏史及联系电话,了解患者基本病情并正确分诊,帮助患者选择医师,准确为患者

5、刷卡挂号,避免因分诊错误导致换号、退号。四、医师为患者诊治前核对就诊卡及门诊病历患者基本信息,准确识别患者身份,认真为患者诊查,正确开检查单及处方。五、对昏迷、意识不清、语言交流障碍、无自主能力、新生儿、7岁以下患儿及无痛检查、手术等患者,必须使用腕带作为识别身份的表示和查对的有效手段。在各种诊疗、护理操作前要认真核对腕带上的各项信息,准确识别患者身份。六、腕带填写的信息字迹清晰规范,准确无误,必须经两名医务人员核对后方可使用,若损坏需更新时,需要经两人重新核对。一、患者使用腕带舒适,松紧度适宜,皮肤完整无破损。二、加强对患者身份识别情况的检查,医务科、护理

6、部质量控制组每月进行督导检查并记录。“腕带”识别标示制度一、为使医护人员在诊疗护理过程中更加准确识别患者身份,对于新生儿及儿童、重症监护病房和急诊抢救室患者、入院时神志不清或昏迷、无自主活动能力、急诊手术、交流障碍患者,入院时即刻佩戴腕带;择期手术患者术前一日佩戴腕带作为识别身份标识。二、腕带上标明患者基本信息,包括病区、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诊断等,防走失患者腕带上标明病区电话号码。三、佩戴前告知患者及家属使用腕带的目的和注意事项,腕带不可以自行解除,在转科或出院后,由原科室的护士负责去除。四、佩戴前须经双人核对信息,认真识别患者身份,要求患者陈

7、述自己的姓名,对无法沟通患者,请在场家属陈述患者的身份,无误后方可佩戴腕带,记录护理记录单并双签名。五、腕带一般佩戴在患者手腕上,如病情禁忌,则佩戴在脚踝上。腕带松紧以放入食指为宜,多余长度可剪去。观察佩戴部位皮肤情况,防止摩擦破溃、血液循环障碍等意外事件发生;水肿患者应观察腕带松紧度,发现不适及时更换。六、医护人员进行各项诊疗护理工作前,须核对腕带上的信息,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七、如有脱落、损坏或自行解除,应及时补上新腕带,同样需要经双人核对。住院患者身份标识制度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准确识别患者身份。二、结合我院实际,利用住院号作为就诊患者唯一标示管理。

8、三、在实施任何介入或有创诊疗活动前,实施者应亲自与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