歙县滨江休闲旅游景观带总体规划简介

歙县滨江休闲旅游景观带总体规划简介

ID:1302059

大小:61.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7-11-10

歙县滨江休闲旅游景观带总体规划简介_第1页
歙县滨江休闲旅游景观带总体规划简介_第2页
歙县滨江休闲旅游景观带总体规划简介_第3页
歙县滨江休闲旅游景观带总体规划简介_第4页
歙县滨江休闲旅游景观带总体规划简介_第5页
资源描述:

《歙县滨江休闲旅游景观带总体规划简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歙县滨江休闲旅游景观带总体规划》简介一、规划主旨、规划范围与研究范围项目主旨:歙县滨江休闲旅游景观带是一个以旅游为龙头,带动整个周边经济发展的综合性带状经济区。景观带主要定位是以旅游为主,还包含生态、节能环保、养生休闲、宜居、美好乡村建设等多个主题功能。规划范围:歙县滨江休闲旅游景观带规划范围:东起南源口——徽杭高速,西至紫阳村,北至昌歙线以北200米,南至榨川村——浦口村——丰村——小梅口村一线,总面积约12100亩(合8.06平方公里)。研究范围:滨江休闲旅游景观带研究范围沿练江向上至主城区,沿渐江向上至花山谜窟景区,沿新安江向下至深度

2、镇码头。南跨新安江包含徽杭高速公路,北含昌歙线公路,东至高速公路出口。二、规划定位与目标1、规划规模用地规模:规划总用地面积807.8公顷,其中建设用地面积116.84公顷,占规划总用地的14.5%。人口规模:规划区规划居住用地用地面积为61.18公顷,建筑面积约为44.43万平方米;规划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面积为22.89公顷,建筑面积为5.82万平方米;规划商业服务设施用地面积为22.11公顷,建筑面积为23.53万平方米;规划户数4950户,规划人口为16079人。2、规划目标总目标:以旅游为龙头,带动整个周边经济发展的综合性景观带。主线:

3、在“滨江休闲旅游景观带”“渐江-花山谜窟风景名胜区”“新安江山水画廊”焦点地段,建立歙县水上旅游服务中心(与老城区旅游服务中心形成“水”“陆”两栖旅游配套系统),为歙县全新的沿新安江旅游升级战略的推进做好配套,起个好头。辅线:以保护地段及周边“山”“水”“文”三大核心价值为出发点,建立起旅游为主,还包含生态、节能环保、养生休闲、宜居、美好乡村建设等多个主题功能的综合性滨江休闲旅游景观带。分期目标近期目标:在景观带西北侧临近昌歙线57.75公顷一期规划范围内,启动“徽州民居民俗风情园”“徽文化经济论坛主体工程五星级酒店”两大核心项目,升级所在区

4、域的旅游配套设施的档次。保护地段及周边现有的生态风景资源,培育植被条件一般区域,衔接鲍家庄项目一同成为渔梁坝文保单位景观协调区。远期目标:依托“山”“水”“文”三大核心价值,在保护的前提下开发地段内沿江旅游项目,建立新旅游服务中心以构架未来沿新安江旅游新格局。在景观带总体规划全方位多层次的项目构成框架下,解决以下实际问题以体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多赢战略,带动整个周边区域社会经济进步。三、规划理念、原则与思路1、规划理念:为水为脉的生态游憩,以山为魂的交流体验,以文为韵的低碳宜居宜游、宜文、宜业、宜居的景观带。宜游的景观带:

5、通过项目带动市政管线覆盖和沿江村落改造利用两个层面整治新安江水质;通过山林培育计划优化生态环境品质。树立起外地游客、歙县市民、现状村民共享的滨江游憩新品牌。宜文的景观带:通过古民居保护项目,现状村落格局优化项目体现徽文化物质层面的保护和展示;通过紫阳书院、新安医学国学院、人文保护等项目体现徽文化非物质层面的延续和弘扬,物质、非物质两手打好文化牌。宜业的景观带:通过有条件的现状村落改造升级成农家乐,生态农庄等项目带动,优化调整地段内村落的产业结构;通过旅游项目带动服务产业的比重的转移,提供大量的工作岗位提供周边老百姓就业机会。宜居的景观带:通过

6、集中美好乡村现代小区和生态景观房产两类项目的穿插,拓展了歙县山水景观居住主题的同时,配建组团级居住生活配套设施辐射地段周边。2、规划原则(1)以保护为重,遵循保护与开发相结合的原则。以保护和培育本案所处的三江交汇地段,新安江两岸景观资源和生态环境为前提,规划布局、设施规模等都要建立在景观资源保护的基础上和保持区域生态平衡的目标之下。规划在保护区域内现有生态群落的基础上,充实完善规划区的生态结构,通过生态规划使规划区建立科学的、统一的、生物多样性的绿地生态系统。(2)突出旅游区资源特色的原则。歙县滨江休闲旅游景观带的建设应以地段内及周边区域传统

7、村落机理与画意的山水景观环境为本底资源,以旅游客源市场为导向,突出歙县的自然与人文景观资源特色,充分利用和发挥资源的特点和优势,进行适度建设,切实注重实效。(3)低密度、低强度、延续地方风貌的原则。传统村落的肌理,青山绿水的原生态环境是地段价值的核心,必须坚持以保留、保护为主,适度低密度开发为辅,因地制宜延续地域风貌,才能体现地段的独特吸引力。(4)结合时代,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以人为本,将县城居民对生活、休闲、游憩、审美的需求加入景观带规划。打造既适合外来游客的游览设施与服务,又符合当地老百姓需求的休闲配套,实现可持续、多元化发展。3、规

8、划思路(1)重配套,重服务,重体验,重生态。(2)老百姓、政府、投资多赢,社会、经济、环境效益。可实施的保障。(3)多样化的消费:高端消费,传统旅游消费(外地),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