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仁礼相成思想及人性观

孔子的仁礼相成思想及人性观

ID:13026857

大小:31.95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07-20

孔子的仁礼相成思想及人性观_第1页
孔子的仁礼相成思想及人性观_第2页
孔子的仁礼相成思想及人性观_第3页
孔子的仁礼相成思想及人性观_第4页
孔子的仁礼相成思想及人性观_第5页
资源描述:

《孔子的仁礼相成思想及人性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孔子的仁礼相成思想及人性观摘要: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仁和礼各自的地位和价值及其相互关系,一莸直是众所注目的重要问题。或云仁重于礼佞,或云礼重于仁,众说纷纷,莫衷一是。裕事实上,仁固然是孔子的发现,但仁的发累现原本是对礼的意蕴深入开掘的结果,而谅礼的价值也正由仁的发现而重新确立。仁榱是礼的内在根据,仁心外化而成礼,依礼瑷而行而成仁,这两个方面相辅相成,恰成蜿一辩证的统一关系,而其前提则是:仁作种为一个德性范畴乃是一个动态的存在,即仁由根之于心的潜在的德性,到经过礼的橱规范而实现为完美的人格,其间有一个发鹩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2、仁之作为潜在ヵ的德性和礼之作为外在的规范,各有其不╇可取代的地位和价值。仁不发于心,则礼瑷便成为毫无意义的虚文;而失去礼的规范事,则仁流为自然性情,虽不失为直,但却灵难免于野,甚至难免为乱。由仁之作为动妾态的范畴这一特点,我们又不妨推断:人俨性美善而又非纯美纯善或即是孔子未曾明螭言的独特的人性观。关键词:孔子仁礼腙相成动态人性观孔子的学说,当时深得诱其心的弟子颜渊已有“仰之弥高,钻之弥崛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的感叹,不同跺的弟子对孔子学说的理解也已有差异。孔子卒后,关于孔子学说的真谛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两千多年来,解释

3、孔子的赀16/16著述汗牛充栋,但孔子的思想却不仅没有ⅱ因此而变得清晰明朗起来,相反,却变得慝更加扑朔迷离,更加难以把握了。不过,衾在众多不同的解释中,我们也不难发现一γ些为大家所一致认同的东西,这就是仁和旖礼。尽管人们对仁和礼各自的内涵及相互沅关系仍有不同意见,但几乎无人否认,仁兽和礼是孔子思想中具有纲领性意义的两个垂概念。一、仁的发现及其对中国传统文刎化的意义仁的观念在孔子之前已经产生拨。据学者们研究,仁字和仁的观念皆渊源讠于古东夷文化,后来进入“中国”,成为夭“中国人”的文化观念。春秋时,仁往往与忠、义、信、敏、孝、爱等

4、并列,被看禺成是人的重要德性之一。但是,孔子以前孛,仁并未受到特别的重视,只有到了孔子疚这里,仁才被从其它德性中超拔出来,并旅被赋予新的丰富的内涵。春秋时期,礼弪崩乐坏,世衰道微,“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绰”一降而为“自诸候出”,再降则“政在垩大夫”,三降则“陪臣执国命”,“臣弑悝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上下尊卑的等级秩序完全乱了套。但是,在这崩千溃和混乱的局面中,礼乐文化反而受到前ㄡ所未有的重视。一方面,有识之士鉴于礼糜崩乐坏的混乱局面,竭力强调以礼治国的重要性,认为礼是“国之基”,“人之干背”,“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

5、,利后蒺嗣者也”;“礼,所以守其国,行其政令涠16/16,无失其民者也”;“礼之可以为国也久蒽矣,与天地并。君令臣共,父慈子孝,兄堕爱弟敬,夫和妻柔,姑慈而从,妇听而婉髟,礼之善物也”。在有识之士的倡导下,一股颇具规模的礼治思潮蔚然兴起。另一节方面,那些越位逾分的大夫和陪臣,为了列巩固其已经获得的地位权力,满足其高高臊在上的虚荣心,也需要用礼乐来文饰自己匈。他们除了自己亲自学习礼乐知识外,还荆重用一些懂得礼乐知识的人。掌握一定的礼乐文化知识成为当时一般士人入仕为官р的一条捷径。如此一来,学习和研究礼乐窦文化竟成为一时的社会热

6、门。孔子生逢春夯秋末世,自然受这种风气的影响。据说他饣小时候做游戏,“常陈俎豆,设礼容”,绘摹仿大人作礼仪演习,大概就与这种风气馆的影响有关。长大以后,孔子凭着“好学荆不厌”的精神,敏求善思,终于成为一位骚名闻当时的礼乐文化大师。他设坛收徒,亻不仅很多普通人来向他学习,而且一些贵住族人物也经常来向他学习,请教各种礼乐麻知识。孔子十分重视礼,认为对一般人赧来说,“不学礼,无以立”;对统治者来溉说,“上好礼,则民易使”,“上好礼,锏则民莫敢不敬”。因此,孔子主张“克己纺复礼”,要求人们“非礼勿视,非礼无听j,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但

7、孔子对于礼有自己独特的理解。他曾说:礼云礼云杷,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襁16/16孔子的意思是说,礼乐不仅仅是一种形戮式和节奏,而是有着更为本质的内涵。那芟么,这个更本质的内涵是什么呢?《论语泱·阳货》中的一段记载,给我们提供了很党珍贵的启示: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龃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伟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盍,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眼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贻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虿之。”宰我出,子曰:“予

8、之不仁也。子婧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彻,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讽母乎?”从以上对话中我们不难看出,在孔子的心目中,三年之丧这一礼制,并隼不是毫无意义的一种形式,实际上,它是屈儿女报答父母养育之恩的一种恰当的方式媚。一个真正热爱和怀念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