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道摩阻试验作业指导书

孔道摩阻试验作业指导书

ID:13045220

大小:69.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20

孔道摩阻试验作业指导书_第1页
孔道摩阻试验作业指导书_第2页
孔道摩阻试验作业指导书_第3页
孔道摩阻试验作业指导书_第4页
孔道摩阻试验作业指导书_第5页
资源描述:

《孔道摩阻试验作业指导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孔道摩阻试验指导书秦沈客运专线双线整孔箱梁中铁二局南平桥梁厂盘山制梁场二00一年三月-8-孔道摩阻试验指导书审批程序经理总工程师技术科长主编编修审订批准编制日期二00一年三月修改日期执行日期二00一年四月一日备注-8-孔道摩阻试验指导书目录一、前言……………………………………………4二、试验布置……………………………………….4三、试验仪器具…………………………………….4四、试验步骤……………………………………….6五、试验计算……………………………………….7-8-孔道摩阻试验指导书孔道摩阻试验指导书一、前言根据专桥秦沈(施)21和专桥秦沈(施)20

2、的要求:“锚下控制应力系按锚口及喇叭口摩阻损失7.0%计算而得,施工中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张拉前应根据施工规范进行摩阻试验,并根据实测结果调整张拉力”。因此,必须在前期制梁过程中二期张拉时进行孔道摩阻试验,以准确确定控制应力。二、试验布置三、试验仪器具1、SC型数字式测力传感器。-8-孔道摩阻试验指导书(1)整个测量系统分为两部分:传感体(一次仪表)和数字终端仪(二次仪表)。①传感体采用穿心式筒体粘贴电阻应变片作为单向测力敏感元件。②数字终端仪表主要是由充电式直流电源、运算放大器、模数转换器和液晶显示器等主要部分构成。(2)使用方法①数字终端仪在

3、测量前,应检查是否欠压,若欠压,将底板橡皮锥垫中的螺钉拆下,取下上盖,将两颗9V层叠电池换上另外两只新的,然后进行测量。②将开关3打开到自校位置,看显示器1的显示是否与传感器的最大量程相符,如偏差超过2%FS,应先查找原因。③自校正常后,将开关打到测量位置,轻轻调整微调电位器2,使显示器1的显示为0000。④上述工作完毕后,便可逐级加载使用,并注意记录。使用允许过载小于或等于2%FS。⑤数字终端仪使用完毕后,应将开关5打到充电位置,此时为并机状态。2、YCW250B型千斤顶千斤顶必在须效期内,使用详见《预应力作业指导书》。3、ZB4—500型油泵油泵的使

4、用详见《预应力作业指导书》。-8-孔道摩阻试验指导书4、高压油表油表精度不低于1.0级,最大读数为60Mpa,有效期为一周。四、试验方法试验中采用一端张拉,7-φ15、8-φ15、9-φ15预应力钢绞线分别从130KN、150KN、160KN拉力开始,分8级张拉至接近设计吨位1320KN、1500KN、1600KN,每个管道张拉两次。试验步骤如下:1、按照图1安装实验仪器具(20m双线整孔箱梁测试N8、N4、N6、N2b、N1b孔,24m双线整孔箱梁测试N9、N7、N4、N2、N1d、N1b孔。)2、在传感器、锚具、千斤顶、管道四者同心的情况下,两端千斤

5、顶同时充油至5KN,检查设备状态。锚固端主缸可先伸出10cm。3、一端为张拉端,另一端为锚固端。张拉端从初读数开始,以150KN分级,逐级增压张拉至设计吨位。每级张拉时均记录传感器读数、钢束延伸量、工具锚夹片外露量。4、当千斤顶张拉到设计吨位时,逐渐回油到0,交换张拉端和锚固端,再重复逐级张拉一次,并记录各级读数和延伸量。5、锚固端千斤顶回油,卸下两端张拉装置。6、锚口及喇叭口摩阻在0.3M×0.3M×-8-孔道摩阻试验指导书1.5M的混凝土预制块(其中有预留孔道和预埋喇叭管)上进行。步骤同1-5,但张拉端分级读数为150、400、600、800、100

6、0、1200、1400、1600KN。四、试验计算1、计算公式P2=P1·e-(μθ+kl)]式中:P2P1:分别为被动端和张拉端管道口钢束张拉力;θ:弯曲孔道端部切线交角,rad;l:孔道长度(M);μ,k:孔道摩阻系数和孔道偏差系数。2、P1、P2可由传感器测出,l、θ按设计值取用,按二元线性回归即可求得μ,k值。-8-孔道摩阻试验指导书-8-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