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框构中桥施工技术交底

-.m框构中桥施工技术交底

ID:13045463

大小:201.00 KB

页数:26页

时间:2018-07-20

-.m框构中桥施工技术交底_第1页
-.m框构中桥施工技术交底_第2页
-.m框构中桥施工技术交底_第3页
-.m框构中桥施工技术交底_第4页
-.m框构中桥施工技术交底_第5页
资源描述:

《-.m框构中桥施工技术交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技术交底记录表格编号项目名称交底编号共页工程名称2-14.08m中桥设计文件图号施工部位交底日期一、技术交底范围;2-14.08m框构中桥(中心里程:DDK5+922.04m),框构桥主体及附属施工技术交底二、设计情况;1、结构尺寸2、框构防水框构顶面混凝土基层表面处理完毕并验收合格后,涂刷基层处理剂,铺贴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防水层上采用C40细石纤维混凝土保护层,处理层最薄处厚度40cm。框身两侧冷涂2mm厚聚氨酯防水涂料。框构顶设纵横排水坡,由框构长度和横向宽度而定,最小坡度均不小于千分之五。框构四角设雨水斗,施工时应注意雨水斗的预埋

2、,框构内外侧的雨水集中到硬质PVC塑料管后通到地面。具体形式详见图纸。3、框顶电缆槽及栏杆框构顶设电缆槽,在四道的右侧设置电力电缆槽,电缆槽采用C30钢筋混凝土。电缆槽的盖板为预制件,应提前预制。施工过程中应该注意电缆槽的部分N1钢筋及N2钢筋为主体预埋钢筋。在浇筑框构顶板前应对预埋筋检查,接缝处要进行凿毛处理。框构桥两侧设置栏杆,立柱及栏杆均为现浇C30钢筋混凝土。框构人行道在立柱位置处均预埋锚筋N2,一段与人行道钢筋绑扎,另一端外露,以备现浇立柱时与立柱钢筋N1搭接。立柱位置以立柱及栏杆墙中心线为准。菱形栏杆墙为整体预制件,制造和吊装时,

3、应注意保持完整性,不得产生裂纹和折断。安装栏杆墙时,将两端榫头沿立柱腰缝移入然后从预留的凹槽中落位。在人行道臂板上两立柱间栏杆墙下设一道10*15cmC30混凝土挡块,适当预留钎钉。在浇筑框构顶板前应对预埋筋检查,接缝处要进行凿毛处理。三、开始施工的条件及施工准备工作;1、施工场地平整施工前,对施工场地进行清理、平整,使现场达到“四通一平”条件(通水、通电、通路、通讯、施工场地平整)。同时经过对现场的实地调查,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就近在本桥的南侧处选择一片场地作为施工队伍驻地及钢筋加工及存放场地。施工场地使用前,对其进行平整、垫铺碎石和做场地

4、硬化处理后作为临时场地。场地做到精心规划、合理布局,使场地内道路畅通,杂而不乱。对场地内的电缆优化布置,电闸箱摆放整齐,并做好临时场地的排水、消防安全措施。2、施工用水用电准备施工生产用水采用当地用水或既有水源。施工中主筋采用闪光对焊,负荷较大,需要接外部380V电源。3、管线调查在框构中桥两侧(岔胥路道路两侧)有电缆一条,道路上方有电线两条。施工前对场地进行探沟开挖,对妨碍现场施工的电缆进行位置确认,及时通知产权方进行位置改移,或经产权单位的允许对电缆等管线进行保护。4、施工前道路改移道路形式为:路面宽度道路导改道路维持既有宽度不变,宽度9

5、m(既有柏油路面为5m,两侧人行道为土路2m)填料选择道路改移道路填筑标准:底层填筑0.6m山皮土,表层填筑0.3m泥结碎石,并采用压路机碾压平实。为保证安全,在基坑和临时道路之间设置围挡保证行车安全。四、施工工艺;1、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准备基坑开挖桩基检测水泥搅拌桩施工定位测量浇筑垫层绑扎底板钢筋监理检查钢筋、模板签证浇筑底板混凝土搭设脚手架、模板绑扎边墙顶板钢筋监理检查钢筋、模板签证现浇边墙、顶板防水层施工监理检查签证回填夯实(1)基坑开挖基坑开挖深度从地面向下约3.5米,开挖过程中应对基坑底部高程复测,保证开挖到设计高程。按1:1对基坑

6、进行放坡处理基坑开挖前提前做好地面防、排水设施。基坑开挖采用分层开挖(每层开挖深度不宜超过1.5m),基坑开挖不得局部开挖深坑及从底层向四周掏土。当已开挖的基坑遇到雨天时,采取彩条布覆盖基坑边坡以防坍塌。开挖时严格观测坡面稳定情况,当发现坑沿顶面出现裂缝、坑壁松塌或遇涌水、涌砂时立即停止施工,加固处理后方可继续施工。以下几种情况禁止挖土:①、掏洞取土或倒坡挖土;②、机械设备发生故障时;③、雨雪天时。采用挖掘机放坡开挖,坑底预留30cm人工清底,在开挖过程中应该有专人盯控开挖深度,严禁超挖。在基坑开挖后在基坑周边设置防护栏杆且禁止在基坑周边堆压

7、荷载。基坑开挖完后会同设计、监理、施工单位进行地质会勘工作,在地质与设计相符后方能进行下一道工序。并根据地质情况,设置木桩或钢管桩及草袋等临时支护措施,防止边坡坍塌。挡墙地基采用水泥搅拌桩加固,为避免损害桩身,加固区域开挖时严禁机械开挖,应采用人工开挖,人工凿除桩头至设计高程-0.01m。(2)地基处理挡墙基底采用碎石换填,换填后分层碾压,每次填筑厚度不大于0.5m。换填后挡墙基底设计应力不小于275Kpa,换填厚度最高处1.1m,最低处0.5m。框构主体底部换填砂夹碎石,换填厚度为2.0m,换填时应分层填筑,每层填筑厚度不大于0.5m,分层

8、碾压平实。基底设计应力为150kpa,换填后地基承载力必须满足以上应力要求。(3)垫层及底板施工1)垫层施工基坑换填至设计基底高程经检验地基承载力合格后,立即浇筑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