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语文版七上朱-自清春教案

22语文版七上朱-自清春教案

ID:13049090

大小:9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20

22语文版七上朱-自清春教案_第1页
22语文版七上朱-自清春教案_第2页
22语文版七上朱-自清春教案_第3页
22语文版七上朱-自清春教案_第4页
22语文版七上朱-自清春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22语文版七上朱-自清春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春          朱自清                                            晋江市金山中学  张红梅教学目的:1、知识目标:(1)反复诵读,品味文章清新优美的语言,感受春天的“新、美、力”。(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征多角度地描写景物的方法。2、能力目标:(1)品味作者用诗一般的抒情笔调、优美的语言描绘春天。           (2)学习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           (3)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作者情感。3、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欣赏大

2、自然的美。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1、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把握作者的感情。2、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来表现景物的特征及细致观察景物,抓住特点描写的方法。 教学难点:在景物描写中抒情。 教学设想:1、通过反复诵读,引导学生品味作者描绘自然风景时那诗一般的抒情笔调,优美的语言,从中得到美的熏陶。诵读中注重个性化朗读。2、小组讨论理清文章的脉络,学习细致观察景物,领会写景的各种方法。3、课堂延伸:查阅资料,找出有关描写春的诗句或片断描写,在课堂上讨论、分析。 教学准备:1、反复诵

3、读课文,体会作者的语言特色。2、查阅资料,找出有关描写春的诗句或片断描写,摘抄并准备在课堂上讨论、分析。3、把自己认为最美、最精彩的句子画出来,体会美在哪里,精彩在哪里。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诵读课文,体会作者的语言特色,感受春的活力。2、赏析课内外有关描写春的诗句或片断描写。教学步骤: 一、盼春天:1.     导入:“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现在严冬将至,但我们也可以在这严冬中找寻春的影子,因为冬天来了,我们离天春天越来越近了,那让我们共同来期待那富有生命力的春天吧?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

4、天的脚步近了。听,春天来了……2.     欣赏音乐《春天在哪里》 二、 找春天:3.     问:春天在哪里呢?在这里,在我们身边。在古诗词句中,下面请同学们从所学过的古诗词中去找春天。(生回答出诗句——:例: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4.     问:“能不能告诉老师诗句写的是春天的什么景物呢?”  例:上面的例句写的是小草。5.     问:“写草(或花、雨、风)怎么样?”  例:“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写出了草旺盛的生命力。 三、读春天:6.     (我们找到了春天,那么的美丽,那让我们共同来读一读

5、作家朱自清笔下的春天,一起来感受一下那美丽的春景)放配乐朗诵,领会作者朱自清的感情基调。(引导朗读课文应该用什么样的感情)7.     分小组诵读课文。8.     正音正字。9.     师点拨:本文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春草、春花、春风、春雨、迎春) 四、诵春天:10. 全体齐诵读课文,     要求:(1)加深对文中形象而生动的句子理解;(2)用明快的节奏,读出作者热爱赞美的感情。11. 课外延伸:仿照课文结尾句子        春天还像什么呢?     例:春天是插花能手,用巧手装扮人生;春天是一位伟大的

6、画家,用画笔绘出五彩的世界。12. 作业布置:(1)   有感情的诵读课文,并背诵课文及相关的诗词句。(2)   把课文中自己认为最美、最精彩的句子画出来,体会美在哪里,精彩在哪里。并说说理由。   附:(第二、三课时)设想:教学目标:1、品味语言,学习比喻、拟人的修辞作用;2、借景抒情的写法;3、写景方法小结。让学生分小组讨论,自己品味文章语言的优美词句,老师只是作适当的点拨。德育教育融入小学课堂教学的有效对策随着我国小学德育教育不断提档升级,在小学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日益成为现代小学品德教育的重要目标与方

7、向。在小学教育阶段,是学生形成自身道德体系的关键时期,利用小学课堂教学开展德育教育,可以实现小学生个人思想品格的形成与塑造。在小学课堂教学体系中,蕴含着大量的德育知识与德育教育资源,如何将德育教育与课堂教学有机融合,是现代德育教学探索的主要方向,同时也是我们日常教学的出发点和着力点。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在小学教育阶段,课堂是培养和激发学生道德意识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在道德培养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要打造新型民主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中准确找到自己的位置,明确自身在课堂以及生活中权利义务,强化提升个

8、人道德意识,构建自身的认知体系。在小学教学课堂上,教师要向学生灌输道德意识,在向学生提出要求的过程当中,要构建平等的话语体系,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共同探讨和研究问题,帮助学生在课堂上培养自己的道德思维和道德意识,将自己当成课堂一份子,关注和理解课堂以及生活中出现的道德问题。举例来说,在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中,有一篇課文为《文天祥》,在开展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效融入爱国主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