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历史必修一知识复习提纲

岳麓版历史必修一知识复习提纲

ID:13049362

大小:672.50 KB

页数:68页

时间:2018-07-20

岳麓版历史必修一知识复习提纲_第1页
岳麓版历史必修一知识复习提纲_第2页
岳麓版历史必修一知识复习提纲_第3页
岳麓版历史必修一知识复习提纲_第4页
岳麓版历史必修一知识复习提纲_第5页
资源描述:

《岳麓版历史必修一知识复习提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岳麓版历史必修一知识复习提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第1课 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一、夏朝:出现公共权力和王位世袭制,是古代中国第一个国家政权。二、商朝:内服与外服制内服:即王畿,商王直接统治的地区。外服:指附属国管辖的地区。商王对外服的控制力是有限的。三、西周:1、分封制⑴目的:巩固国家政权⑵概念: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宗族姻亲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叫做诸侯国。⑶对象:亲族、功臣、姻亲、殷商降族⑷作用:扩大了西周的势力,周王成为天下共主,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制度。⑸等级序列:“周王—诸侯—卿、大夫—士”2、宗法制⑴核心:嫡长子继

2、承制⑵大宗:嫡长子承位可奉祀祖先者;小宗:嫡长子的同母弟或庶母兄弟⑶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他们之间既是家族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⑷实质:不仅是家族等级制度,也是政治隶属关系。⑸作用: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战、强化王权、把国与家密切的联系在一起。3、礼乐制第2课 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一、从群雄割据到大一统(前770~前221)前221年,秦王嬴政结束春秋战国时期的割据混战局面,建立了空前统一的大帝国。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1、特征:权力的高度集中2、内容:⑴皇帝制:皇权至上、皇位世袭⑵中央设三公九卿①丞相为“百官之首”,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②御史大夫是副丞相

3、,掌管律令、图籍,并负责监察百官③太尉协助皇帝管理军务三方互不相属,互相牵制。⑶地方推行郡县制⑷制定了选拔和考核官吏的制度⑸制定细密、严苛的秦律⑹推行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3、影响:由秦代开始形成的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对此后2000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一、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演变1、隋唐:三省六部制的确立⑴三省: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令;门下省负责封驳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下辖六部。⑵六部:吏、户、礼、兵、刑、工⑶评价:互相牵制补充,分工明确,提高办事效率;分割相权加强皇权

4、。2、宋朝:“二府三司”制二府:一为枢密院,掌管军政;一为中书门下,作为宰相的办公机构,长官为宰相,掌管行政。三司:指度支、盐铁、户部,掌管财政。3、元朝:一省制只设中书省,长官为左、右丞相和平章政事,是元代的宰相;六部归入中书省。二、选官制度1、隋朝:开创出分科举人的科举制2、唐朝:科举制日臻完善,成为中央统一分科、定期举行的考试选官制度。三、监察与谏议1、监察:秦朝的御史大夫;汉朝御史府和汉武帝时设的十三州刺史;明清时中央设有都察院与六科给事中,合称“科道”,地方省级机构设有按察使司。2、谏议:隋唐的门下省;宋朝的谏院四、小结以三省六部制为代表的中央行政制、以科举

5、制为代表的选官用人制度、维护官僚队伍廉洁高效的监察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高度成熟的表现。第4课 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一、中央集权的日益加强1、西汉的地方割据与集权措施⑴王国问题的出现:西汉初年,汉高祖在地方上实行郡国并行制。⑵解决:A.汉景帝削藩,引发七国之乱,平定后将诸侯王的军事、政治权力收归中央。B.汉武帝时实行“推恩令”,并设刺史监察地方长官,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2、北宋初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⑴背景: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⑵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A、收精兵:原则是统兵权与调兵权分离,三衙掌统兵权,枢密院掌

6、调兵。B、削实权:中央将相权一分为三;地方设通判、派文臣。C、制钱谷:设转运使将地方财赋大部分运到京师。⑶影响:利:改变分裂割据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弊:造成“三冗”和“积贫积弱”的局面。小结:自汉代以来,通过打击诸侯王势力、削弱武将军权、分割地方官权力,中央集权日益加强。到宋代以后,中央在与地方分权的斗争中已处于绝对上风。二、皇权的不断加强1、明朝:(新的高度)⑴丞相制度的废除明太祖朱元璋吸取元朝教训,废除丞相制度,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中国的宰相制度从此被废除。(2)内阁制的创立A.原因:丞相废除后,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个人裁决,为减轻皇帝沉重政务负担,明太祖设殿阁大学

7、士。B.发展:明太祖设立殿阁大学士,仅备顾问兼协理章奏,并不参与决策。明成祖正式成立内阁,大学士开始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后来职权渐重,拥有“票拟”权力,可以帮助皇帝起草对大臣奏章的批复意见。C.性质: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2、清朝:(顶峰)⑴清初: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⑵雍正:军机处A.起因:为了处理西北的紧急军务。B.职权:参与处理军国大事,但无决策权力,只能跪奏笔录。C.影响:简化了行政的手续、提高了办事效率,是皇权发展到了顶峰的标志。小结:自唐宋以来政治制度的变化,清晰地表现出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遭到压制的历史特点。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是传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