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道面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要点

隧道道面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要点

ID:13049949

大小:3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20

隧道道面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要点_第1页
隧道道面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要点_第2页
隧道道面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要点_第3页
隧道道面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要点_第4页
资源描述:

《隧道道面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要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隧道混凝土面层、基层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要点一、目的及意义推行施工标准化管理,治理隧道路面不平整、行车不舒适的质量通病,进一步提高混凝土路面平整度及行车舒适度。二、施工组织安排隧道混泥土面层、基层施工前,按照设计文件、施工规范及有关要求,严格执行“四专”施工:1、专业的施工队伍:安排熟悉砼面层、基层要求、有施工经验的施工队伍,明确一名经验丰富的专业工程师专职负责现场施工管理,并配备相应的机手、质检员、测量员、施工员和民工;2、专用的施工设备:悬轨式隧道整平机配合自行排式振捣架或砼摊铺机配合三辊轴、砼汽车泵或砼输送泵、道桥多功能一体机、路面自动刻纹机(刻纹宽度

2、40厘米,刀片规格为梯型刀片,底部0.35厘米,顶部0.7厘米,刻纹深度0.3到0.5厘米,刀片中心到刀片中心距离为3.6厘米)、铣刨机及混凝土切割机等。3、专职的监理人员:驻地监理办委派专职的现场监理负责,在隧道面层、基层施工过程中进行旁站,专业监理工程师必须进行巡视管理工作。4、专项的检测:隧道面层、基层施工采用专用的检测表格,每施工段应建立包括高程、中线、钢筋安装、砼施工、照片等在内的专门记录档案,要求记录完整、检测结果正确并及时整理存档。三、质量控制要求1、总体要求本项目隧道混凝土面层、基层施工必须在车行横洞贯通以后及时进行全幅封闭施工,面层施工严

3、格按照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要求进行,各项目实测结果必须满足验评标准要求。2、高程控制在路面面层、基层混凝土浇注前,应进行混凝土表面高程控制,要求每侧、每5米设计一高程控制点,标识清楚,便于混凝土表面高程控制,确保面层、基层混凝土厚度。3、找平层处理、清理(1)面层、基层混凝土施工前需对找平层进行处理,采用人工清除找平层上遗留的杂物和残碴,用道桥多功能一体机清洗干净。(2)基底标高控制:为了确保面层、基层混凝土的厚度,要求找平层混凝土不能侵占面层、基层混凝土空间,一旦找平层混凝土高于设计标高,必须采用铣刨机进行处理,清除多余的混凝土,必须经监理工程

4、师验收,保证面层、基层混凝土厚度。(3)表面凿毛:待浇注面层、基层混凝土段应先采用道桥多功能一体机进行凿毛处理,以便新、旧混凝土更好的连接。4、砼拌制、运输、摊铺、振捣、精平施工前认真选择砼的配合比,特别是砼的抗折、抗压强度必须满足设计要求,砼原材料的质量应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砼在集中拌和站拌制,通过砼输送车运至现场,砼输送车进洞时应对轮胎进行冲洗,在清洗干净待施工面层、基层的混凝土表面应铺设土工布以防车轮将泥土等杂物带入混凝土中;摊铺时先铺第一层,待安设钢筋网格后再铺第二层,摊铺厚度应考虑振实予留高度;振捣标准以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再冒气泡,表面泛浆为止,

5、采用提浆机提浆振平,并辅以人工找平,最后用滚平机精平,振捣过程中要随时检查模板和拉杆、传力杆,出现下沉、变形、松动和移位及时纠正;面层、基层混凝土浇注完成后,严格控制混凝土表面标高和平整度及纵横向坡度,修平时不少于3遍。5、拉杆、传力杆埋设砼路面浇筑时,应采用合理的工艺工法以确保拉杆、传力杆等钢筋埋设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并严防砼在摊铺振捣时钢筋变形移位。6、刻纹精平后用木抹揉压,再用钢抹压光。在砼仍具塑性时,采用路面自动刻纹机按规范要求的表面构造深度沿横坡方向刻纹。7、养生混凝土浇筑24h后,要及时洒水养护,并禁止行人,行车通行,养护不少于14天。8、切缝

6、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25%-30%时,按照设计要求先用色线标出切缝位置,及时采用切缝机进行切缝,然后压注填缝料。9、嵌缝按灌入法施工。灌前需将缝内杂物清除干净,同时保持基层干燥。四、质量检验标准1、面层引用现行《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中对水泥混凝土路面实测项目及《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中的检验项目进行检验;基层参照现行《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中对复合桥面水泥砼铺装实测项目进行检验,同时符合《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驻地办100%抽检,现场督查组应进行全面检测验收。2、计量审核时,各单位必须提交一套完整的检测资料及照片资料,

7、项目办将与现场督查组验收报告一并审核,若资料提交不齐全,将不予计量。3、面层完成后,如发生道面平整度差,行车不适,将要求进行缺陷返工处理,所发生费用由施工单位自行承担,并处罚100万元/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