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级精品课程申报课程总结

校级精品课程申报课程总结

ID:13050985

大小:60.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20

校级精品课程申报课程总结_第1页
校级精品课程申报课程总结_第2页
校级精品课程申报课程总结_第3页
校级精品课程申报课程总结_第4页
校级精品课程申报课程总结_第5页
资源描述:

《校级精品课程申报课程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校级精品课程申报课程总结学院名称化工学院课程名称煤化学课程负责人张双全申报日期2009-5-57课程总结煤化学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核心专业基础课,也是矿物加工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主要包括煤的生成、结构、组成、煤的各种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工艺性质)和煤炭分类等内容。为学生学习煤炭焦化、煤炭液化、煤炭气化和煤炭机械加工(包括煤炭分选)等课程奠定基础。该课程也是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从事煤炭相关工作所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煤化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评价煤的组成和性质,并能够初步确定煤的合理加工利用途径。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和目标,煤化学教学

2、小组不断开展教学研究,致力于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促进课程建设。1、教学队伍(18.5分)1.1课程负责人与主讲教师(7.5分)“煤化学”以张双全教授为课程负责人,张老师主讲煤化学已经有23历史,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知识积累。张老师将自己多年来在煤化工领域的科研经历和知识信息揉合到煤化学教学过程中,讲课生动有趣、效果良好。在课堂上对学生严格要求,一丝不苟;在课下,对学生的提问深入浅出、耐心解答。张老师讲课过程中的最大特点是紧抓知识点的本质,善于启发学生将知识点连接成为整体。在张老师的带领下,其他主讲教师也能认真钻研教学内容,特别是张英杰、褚睿智、胡光洲等青年教师通过听老教

3、师的课,并在老教师的指导下,很快掌握教学技巧,很好地胜任并圆满完成煤化学教学任务。1.2教学队伍结构及整体素质(4分)(1)知识结构实际参与煤化学教学的共有9位教师,主要由中青年教授、实验师和讲师组成,其中教授3人,讲师4人;具有博士学位的2人,在读博士5人,其中3人有在国外学习的经历。从专业知识看,7人均具有化工工艺和煤化工复合知识结构,特别是其中3人本科专业就是煤化工。这是一支教学科研复合型、稳定的、高层次的教师队伍,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2)年龄结构50岁以上的1人,45~50岁4人,35岁以下青年教师4人,是一支以中青年教师为主、年龄队伍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7(3)职称

4、结构教学团队中教授3人,高级实验师2人,讲师4人。职称结构合理,青年教师力量较强。(4)中青年教师培养计划与效果煤化学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是煤炭焦化、煤炭气化、煤炭液化等课程的基础,煤化学也是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关键课程选矿学的重要基础课,同时,煤化学的主要内容是“煤化工概论”、“煤综合利用概论”等课程的主要内容之一。鉴于煤化学课程的重要性,化工系早已将该课程青年教师的培养纳入计划,在现有年轻人中,选择了褚睿智、张英杰、胡光洲、孟献良等进行培养。因为煤化学不仅是理论课,同时也有实验课,两者同等重要。所以,在年轻人的培养上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在老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助课

5、、听课、研讨等方式提高青年教师的能力和水平,同时注重实践教学环节的水平提高,一方面通过在实验室指导实验,提高指导实验的技能,另一方面有计划地安排青年教师深入煤化工企业指导学生实习、指导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全面提高青年教师把握煤化学理论与煤化工专业知识的关系。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青年教师煤化学知识不断丰满、教学技巧逐步提高,教学效果也得到显著提升,而且这些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也得到迅速提高,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根据化工系的培养计划,在今年9月份新引进的青年教师中,计划再选择1~2名进行培养,进一步充实和加强煤化学课程的教师队伍。1.3教师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7分)近五年来教学队伍教团

6、队教研活动主要有:“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培养计划及课程体系的制订;化工专业创新性人才培养理论的探索和实践;化学工程与工艺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煤化学研究性课程建设;煤化学双语教学研究等。1.3.1提出的教改项目和措施(1)“煤化学”研究性课程的建设(吴国光、张双全、周敏);(2)“燃料化学”双语教学(周敏,张双全);(3)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应用型)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研究(张双全);(4)以“知识-方法-实践”人才培养理论为指导,完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机统一;(5)从专业建设的高度进行煤化学课程建设和教学实践;(6)从人才培养目标进行煤化学课程建设和教学实践;(7)从课程内容的

7、有机联系和煤化学知识体系的构建组织教学过程;(8)深入分析教学内容,归纳内容主线,以内容主线为纲,各章节知识为目,将煤化学知识体系系统化、条理化和完整化。7(1)实验教学紧密配合课堂教学,理论联系实际,突出煤化学知识的应用,努力将知识转化为能力。1.3.2取得的教改成果和奖励(见网站)(1)提出“知识-方法-实践”人才培养理论,并用于“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建立,取得显著成效,该专业被评为省级特色专业。2006(2)以“知识-方法-实践”人才培养理论为核心的专业建设成果“化学工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