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海事大学港航海岸动力学

上海海事大学港航海岸动力学

ID:13052581

大小:4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20

上海海事大学港航海岸动力学_第1页
上海海事大学港航海岸动力学_第2页
上海海事大学港航海岸动力学_第3页
上海海事大学港航海岸动力学_第4页
资源描述:

《上海海事大学港航海岸动力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海岸动力学上海海事大学2007106130041.波浪分类:1按形态分布分规则波和不规则波2按波浪是否破碎分破碎波、未破碎波和破后波3按水深分h/l<0.05为浅水波;0.05≤h/l≤0.5为有限水深波;h/l>0.5为深水波2.波浪运动的描述方法:欧拉法、拉格朗日法3.波理论的简单描述:微幅波理论和斯托克斯波理论(有限水深波理论)4.波浪描述的参数:(基本参数)空间尺度包括波高H,振幅a,波面η,波长L,水深h;时间尺度包括波周期T,波频率f=1/T,波速c=L/T。(复合参数)波动角频率σ=2π/T,波数k=2π/L,波陡δ=H

2、/L,相对水深h/L或kh5.波理论假设:1流体是均质和不可压缩的,其密度为常数2流体是无粘性的理想流体3自由水面的压力是均匀的且为常数4水流运动是无旋的5海底水平不透水6流体上的质量力仅为重力,表面张力和柯氏力可忽略不计7波浪属于水平运动,即在xy平面内做6.波动方程:拉普拉斯方程伯努利方程边界条件7.微服波控制方程:自由水面波面曲线:η=cos(kx-σt);自由表面边界条件:σ2=gktanh(kh)弥散方程弥散方程:表面波浪运动中角频率σ、波数k,水深h之间的相互关系推导:L=tanh(kh);c=tanh(kh);c2=ta

3、nh(kh)——σ=2π/T;k=2π/L;c=L/T8.迭代法求波长9.名词解释:弥散(色散)现象:当水深给定是,波的周期越长,波长也越长,这样就使不同波长的波在传播过程中逐渐分散开来。这种不同波长或周期的波以不同速度进行传播最后导致波的分散现象称为波的弥散(或色散)现象10.深水波和浅水波:根据双曲函数图像深水波:潜水波:11.水质点运动方程:12.轨迹为一个封闭的圆,在水底处b=0,说明水质点沿水滴只作水平运动。在深水情况下,运动轨迹为一个圆,随着指点距水面的深度增大,轨迹圆的半径以指数形式迅速减小。当水深超过L/2时轨迹化为一

4、个点,可视其为深水情况。13.辐射应力:波浪流引起的剩余动量流,是作用在垂直于底面的单位水柱体四个侧面上的由于动量交换产生的应力的时均值,单位是N/m14.平均总波能:E=E/L=1/8*ρgH215.微服波的波能流:波浪在传播过程中存在能量传递,单位时间内通过单宽波峰线长度的平均的能力传递率称为波能流。P=Ecn16.问答题:斯托克斯波与微服波区别:1水质点运动轨迹不同,微服波为封闭椭圆,斯托克斯波不封闭2波形上的区别:在波峰处,ηc=+δ,波面比微服波抬高了,因而变成尖陡;波谷处,ηt=-+δ,波面比微服波也抬高了,因而变得平坦。

5、波峰波谷不再对称于水平面。1.随机波的描述:1特征波法:部分大波平均值法、超值累计概率法。H1%,其定义是指在波列中超过此波高的累积概论为1%。H13%约相当于H1/3(有效波)2.频谱:函数S(σ)就相当于波能密度对于组成波频率的分布函数,这一函数称为波频谱3.方向谱:函数S(σ,θ)相当于波能密度相对于组成波频率和方向的分布。给定频率时,它描述不同方向间隔的能量密度,因而它是反映海浪内部结构的能谱,简称方向谱4.波浪在浅水中的变化:浅水变形、折射、绕射、反射、破碎5.波浪守恒:一列简单波浪进入浅水区后,在传播过程中随着水深变化,其

6、波速、波长、波高和波向都将发生变化,但其波周期则始终保持不变。6.浅水变形:浅水变形系数:7.波浪折射:波浪进入浅水区后,同一波峰线的不同位置将按照各自所在的水深决定其波速,处于较大水深位置的波峰线推进较快,处于水深较小位置的推进较慢,波峰线因此而弯曲并逐渐趋于与等深线平行,波向线趋于垂直于岸线,波峰线和波向线随水深变化而变化的现象称为波浪折射8.斯奈尔定律:sinα/c=sinα0/c0=常数9.折射引起的波高变化:Hi=h0kskrkr=10.辐聚:在海岬岬角处,波向线集中。辐散:在海湾里,波向线将分散。11.极限波陡:深水推进波

7、(δ0)max=(H0/L0)max=0.142≈1/7;有限水深和水平底坡δmax=(H/L)max=0.142tanh(kh)12.海滩上的破碎指标:γb=Hb/hb=0.7813.破碎带内波高与水深的关系修正:H=γ(η+h),γ取0.8,常识14.近岸流包括向岸流、沿岸流和强而窄的离岸流15.波浪增减水的原因:由于浅水变形和波浪破碎引起的波高变化,造成了辐射应力的沿程变化,进而引起时均水面的变化。所谓波浪的增水和碱水就是指波动水面时均值相对于静止水面的偏离值。16.破波带外浅水区,波高随水深减小而增大,因而辐射应力也随沿程增大

8、,发生减水现象。破波带内,波浪破碎发生能量损失,辐射应力沿程减小,引起增水现象。17.平直岸滩沿岸流:力学机理:波浪斜向入射时,波浪动量流沿岸分量在通过破波带时的变化不能由平均水面坡降力所平衡。在沿岸方向,需要有底部剪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