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养生之方法篇

春季养生之方法篇

ID:13053207

大小:40.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20

春季养生之方法篇_第1页
春季养生之方法篇_第2页
春季养生之方法篇_第3页
资源描述:

《春季养生之方法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春季养生之方法春季是养生保健的最佳时节,春光明媚,生机盎然,吐故纳新,阳气生发。因此,春季养生要与充满活力的季节特点相适应,保持新陈代谢的平衡,使精神饱满,为一年的身体健康打好基础。  春季,是最适合养生保健的季节。天气回暖,草木复苏,人体的阳气也顺其自然,向上、向外生发。中医养生学认为,应掌握春令之气生发的特点,从精神、起居、饮食、运动等方面协调好四个辩证关系,才能保障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  捂与冻  为适应天气变化,古人有“春捂秋冻”之说。春季天气变化大,捂,才能抵御寒邪侵入机体,使阳气旺盛,抵抗力增强,有效地预防多种春季

2、传染病。春天在气温上升时,仍要注意防寒保暖,适当增减衣物。  静与动  春季人体阳气生发,周身气血调和,经脉松弛,阳气较易散泄。因此人们在锻炼时要注意控制运动量,以参加活动量小的运动为宜,避免大汗淋漓使阳气受损。晨练宜舒缓柔和,动静结合,老人宜在户外散步、打太极拳、做健身操等,以达到吸纳春阳、吐故纳新之目的。  阳与阴  冬季天气寒冷,阴气外逼阳气内敛,人体新陈代谢趋缓,万物蛰伏,是蓄养待发的时期。到了春季,阴气下沉,阳气上升,人体新陈代谢趋于活跃,体内之阳与外界春之阳气相应滋长,因此春季是养阳的最佳时节。但是,由于春季天气变

3、化不定,风邪易入,又值百病滋生之时,要特别注意阴阳调和,以防损伤到人体正气。3  甘与酸  春季人体处于肝旺之期,酸性食物会使肝火亢升,损伤脾胃,故不宜过多食用。而甘辛之品有利于养肝护脾,因此可适量摄入葱、枣、花生、蜂蜜、新鲜黄绿色的蔬菜、水果及干果等。春季进补的原则,应以平补为主,忌大辛大热的滋补品。春季百花盛开,空气中弥漫着大量花粉,是过敏性疾病的多发季节。有慢性疾病或是过敏体质的人,春季一定要忌口,忌食“发物”,如虾、蟹、咸菜等食物,否则旧病极易复发。养身与养心并重春季养生要顺应生发之气。中医认为,春气与肝脏升发、条达之

4、气相应,肝为风木之脏,如果春季违逆了肝脏的生发条达之性,就会产生肝郁、肝风、肝火等变证,不仅影响人体的情绪,而且会损伤“肝藏血”的功能,从而损伤人体的正气,可谓“伤身又伤心”。所以,春季养生之道,在于养身与养心并重。养身者在于四适:适居处、适饮食、适动静、适时令;养心者在于四心:用心、放心、清心、开心。适居处在于起居有常,提倡春天夜卧早起,中午小睡,每天保持6-8小时的睡眠,睡姿宜“卧如弓”,主张“侧卧”适饮食在于饮食有度,不必太过强调养生食谱,但不可暴饮暴吃,饥饱失常。尤其注意春天宜少酸多辛甘口味,不宜吃过辣的东西,以免“损

5、伐肝气”适动静3在于多运动肢体,助养生发之气,如散步、跑步、踏青、郊游等皆适宜,但也要注意劳逸结合,特别老年人不可运动剧烈,每天宜1-2小时的柔和运动,适宜太极拳、气功等,能炼精气神,强筋健骨适时令在于顺应中医“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节令特点,正如《黄帝内经》所言“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春天应该多到户外呼吸新鲜空气,吐故纳新,多吃新鲜时蔬五谷,以养生气。可以服用一些补气的中药如北芪、党参之类以养阳气,提高人体抗病能力。用心指春季人的注意力容易分散,这时应该多动脑思考,适当阅读书报刊物,下棋听音乐,经常保持头脑灵活

6、、思维活跃放心指的是放开心事,避免为工作、生活中的事牵肠挂肚,特别是老年人,不要为儿孙事过分操劳,以免产生“肝气郁结”清心指清心寡欲,中医注重七情,大怒伤肝,思则气结,气血逆乱则变生百病,现代社会竞争激烈,人有太多的私心杂念,如洋房小车、美食华服,但在春天,尽量要做到“精神内守”,才能百病不侵开心指春天应该乐观开怀,知足常乐。道家以恬淡虚无,顺应自然为乐,佛家以行善为乐,儒家称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总之,笑口常开,则病从何来?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