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系沉积物野外工作方法介绍

水系沉积物野外工作方法介绍

ID:13055815

大小:43.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20

水系沉积物野外工作方法介绍_第1页
水系沉积物野外工作方法介绍_第2页
水系沉积物野外工作方法介绍_第3页
资源描述:

《水系沉积物野外工作方法介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2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1:2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是区域性基础地质矿产调查工作之一,主要工作目的是发现由金属或非金属成矿区(带)、矿田和大、中型矿床以及某些地层、构造和火成岩的区域地球化学特征所引起的省的、区域的和局部地球化学异常,为进一步的矿产勘查提供靶区,并为基础地质研究等领域提供基础地球化学资料。主要依据的技术规范《区域地球化学勘查规范》(1200000)(DZT0167-1995)1.水系沉积物测量符合的地形地貌原则根据现场踏勘来看,该区符合《区域地球化学勘查规范》(1200000)(DZT0167-1995)

2、中中低山、丘陵地区水系沉积物测量方法。2.采样点布局原则布置采样点时,先在1:100000地形图上,勾绘出大于500m水系,并在地形图上按1km2为单元划出采样小格。大致均匀的原则下,在绝大多数的小格内布置采样点,基本不出现或很少出现连续3个以上空白小格。平均布样密度为1-2个点/km2,小格内样品数一般不要多于2个。采样点主要分布在二级水系中和一级水系口上。采样点的布置在每一个小格中能最大限度控制汇水面积。适当考虑水系长度,超过一公里长的一级水系,除在水系口上取样外,还可以进入水系再取一个或几个样品。注意使每一个点

3、都能控制自己特有的汇水域,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控制。3.样号编设以偶数高斯—克吕格网布设4km2网格为基本采样单元,并划设A、B、C、D四小格。大格顺序自西向东,由北往南统一依次编号,同时预留重复样号及监控样号,按工作区1:10万地形图编号。大格号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小格样品号用英文字母+脚注。如编号为100A2的样品,100表示大格号,A表示A小格样品,2表示A小格第二号样品。每50个大格为一批,每批设计一个重复样大格子,在该大格子进行重复采样,另随机设置四个监控样大格及重复样一次采样二次分析、二次采样一次分析、二次采样

4、二次分析各一个大格号。4.采样密度控制水系沉积物测量采样点总体布局4点/4km2,但在不同的地质条件和景观区,采样密度有一定的差异。在通行条件好的地区和找矿有利的构造带附近,采样密度4~7点/4km2。每个样点都尽可能控制其特有的汇水域,且能最大限度控制单元格的汇水面积。根据工作区实际情况设计平均采样密度为5.03/4km2。5.水沉积物采样技术要求①采样部位:一般选择在河流的拐弯处、转石背后、落水坑、河沟底部等,并在主采样点附近、沿水系上下或横切河床2~3处采集,最后组成一个原始样品。遇到干沟时,剥离表面干土层。②

5、取样物质:尽量采集有利于多种元素聚积的粉砂、细砂等不同粒级混合物质,取样物质成份主要为淤泥、粉砂、细砂、中砂等,避开黑色有机质。均在采样点一定范围内(20~50m)多点采集,合并为一个样品。避开了非水系沉积物的岸土、岸上岩屑等。③采样粒度:采样过筛粒度为-20目。④样品重量:野外所取样品原始重量,一般大于500g。干燥加工后均满足保留100g副样、120g参加组合。⑤野外定点:野外生产时,使用GPS导向、结合地形图定点,并录入采样位置坐标数据和航迹资料。野外采样时以预布图为基础,并根据野外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移动,根据

6、前述的采样方法和原则进行样品采集,同时将采样点用2H铅笔标绘在地形图上,并写上点号,定位误差在图上不大于2mm。采用手持GPS测定(一般在三颗星以上、稳定2分钟左右)采点坐标并自动记录。野外参照地形、地物对标定点位进行复核、校对。⑥记录:统一使用标准化的水系沉积物测量野外记录卡(表xx-xx),用代码的格式记录样品的各种特征及周围环境特征。野外填写的各项内容在现场用2H铅笔填写,允许在室内填写的内容于当日或次日完成。记录卡填写内容要求做到正确、齐全,字迹工整、清晰。少数记录有误时,只能将原记录划去,在其左上方写上正确

7、的代码。每天野外工作结束后将采样点着墨,以直径2mm小圆圈标定采样点,编上样品号。然后根据野外采样手图,将全部采样点转绘到另一张同比例尺发地形图上,制成采样点位底图,转点误差小于0.5mm。作业组长应在当天对样、卡、点进行校对检查,并于当日或次日将GPS及记录卡交工区技术负责人,有工区技术负责抽查后交数据录入人员将采样数据信息录入计算机,并保留航迹备查。地球化学普查水系沉积物测量记录卡图幅名称(或地区):样日期:年月日ABCDEFGHIJKLMNOPQRU主标识符样品号原始样号图幅代号(K44E)横坐标纵坐标海拔高程

8、水系级别采样部位样品组分样品颜色地质时代岩石类型矿化蚀变地貌类型植被覆盖率岩溶类型污染标记位置记录:采样:审核:⑦标记:建标是为了便于野外质量检查和异常检查,各采样点均应建立醒目、易找的牢固标志,无法建标的应在记录卡备注栏中加以说明。在抽检时若发现能建标的点而未建标,则该点视为不合格点。标志一般应用红油漆写在取样点附近的基岩、大转石、大树杆、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