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根中国传统文化 实施国际理解教育

植根中国传统文化 实施国际理解教育

ID:13062170

大小:3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20

植根中国传统文化 实施国际理解教育_第1页
植根中国传统文化 实施国际理解教育_第2页
植根中国传统文化 实施国际理解教育_第3页
植根中国传统文化 实施国际理解教育_第4页
植根中国传统文化 实施国际理解教育_第5页
资源描述:

《植根中国传统文化 实施国际理解教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植根中国传统文化实施国际理解教育——子龙街小学国际理解教育实施方案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的要求,教育国际化已成为新时期教育改革的重点。2012年2月,成都市教育局也出台了《成都教育充分国际化三年行动计划(2012—2014年)》及《成都教育扩大对外开放、推进教育国际化工作方案》,因此,在成都充分国际化进程背景下,小学教育推进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责无旁贷。在小学,开展国际理解教育,可作为小学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重要实施手段和教育途径,作

2、为传承传统文化为特色的子龙街小学,如何“植根中国传统文化,实施国际理解教育”?学校在立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的同时,深入领会国际理解教育意义与内涵,结合学校创办实际,积极探寻优质国际理解教育的途径,鲜明学校教育特色,推行学校国际化、现代化治学。为此,特制定《子龙街小学国际理解教育实施方案》。一、理解内涵,提高对国际理解教育意义的认识。一般认为,“国际理解教育(EducationforInternationalUnderstanding)”这一概念,是由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1651年的《泛智学校轮廓》首次提出

3、。194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第一次会议上明确提出:“教育应该在不同文化和种族之间促进人们的相互理解,依靠教育领域的国际合作促进和平。”至此,国际理解教育被各国政府列入议程。所谓国际理解教育,是指世界各国在国际社会组织的倡导下,以“国际理解”为教育理念而开展的教育活动。简单地说是为了培养青少年在对本民族主体文化认同的基础上,尊重、了解其他国家、民族、地区文化的基本精神及风俗习惯,学习、掌握与其他国家、民族、地区人民平等交往、和睦相处的修养与技能,探讨全人类共同价值观念,增进不同宗教信仰和文化背景的民族、国家、地

4、区的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宽容,促进整个人类及地球上各种生物与自然和睦相处、共同繁荣与发展为旨归的一种教育。小学阶段,学生年龄段在6-12岁,这群孩子充满渴望探索世界的求知欲和对大千世界的热爱。通过开展国际理解教育,既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又有助于帮助孩子充分了解世界的多样性,初步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利于塑造其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的人文素养,为未来参与国际交流、合作与竞争奠定良好基础。二、科学把握并明确制定国际理解教育目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第44届国际教育大会宣言》中指出,在青少年中开展国际理解教育是为了使

5、青少年在对本民族文化认同的基础上,了解别国历史、文化、社会习俗的产生、发展和现状;学习与其他国家人们交往的技能、行为规范和建立人类共同的基本价值观;学习正确分析和预见别国政治、经济发展状况及其对本国发展的影响;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竞争与合作、生态环境、多元文化共存、和平与发展等方面的国际问题;培养善良、无私、公正、民主、聪颖、热爱和平、关心人类的共同发展的情操;担负起“全球公民”的责任和义务。小学阶段其总目标:立足本土,认识世界,培养国际视野。具体目标是:1、小学低年级,要了解本民族传统文化,热爱人民,热爱祖国,建

6、立起民族认同感与国家自豪感。2、小学高年级,要初步了解他国历史文化,具备一定的文化鉴赏能力。初步了解生态环境、和平发展、文化共存等全球共同面临的问题。初步培养善良、民主、热爱和平、关心人类共同发展的情操。四、实施途径(一)、构建具有文化包容力的校园文化,渗透国际理解教育1.加强对“校园之声”广播站、宣传墙报等文化阵地的指导管理,力求提供广阔的文化平台,健康的主题突出,图文并茂的视听效果,充分发挥宣传教育功能,推动跨文化交流。2.在板报评比等活动中,鼓励中英法德四个部分在环境布置上发挥各国优势,营造多样文化的育人氛

7、围。3.将艺术竞赛与文化宣传、环境与资源教育相结合,开展环保绘画大赛、摄影大赛和社团活动,在保护环境的多侧面活动中,贯彻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二)、实施学科渗透,丰富国际理解教育内涵在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增强教师对国际理解教育的认识,在学科渗透中,丰富国际理解教育内涵。各学科教师结合本学科教学目标,寻求并建立与国际理解教育相结合的切入口,挖掘语文、数学、英语、信息技术等现有教学内容中能够作为国际理解教育载体的内容,在教学中尽量渗透国际理解的思想。比如:《品德与社会》和语文学科中,

8、关于名山大川的章节,在高段开展“我是国际小导游”活动;语文学科,在读书节中开展和世界文学有关的课本剧表演等;英语学科,每堂课的“拓展延伸环节”进行英语课本剧表演等。并通过教研组和年级组开展课例研究,为学校深入实施国际理解教育做准备。(三)、植根传统文化,普及国际理解教育知识学校在总结学科渗透经验和教学案例的基础上,结合学校特色,按照“立足本土,面向世界”的原则,突出课程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