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雨巷教案3

高一语文雨巷教案3

ID:13064030

大小:76.5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8-07-20

高一语文雨巷教案3_第1页
高一语文雨巷教案3_第2页
高一语文雨巷教案3_第3页
高一语文雨巷教案3_第4页
高一语文雨巷教案3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雨巷教案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雨巷》教案 【教学目标】1、朗读品味,咀嚼诗歌语言,深入意境,把握意象的象征意义。      2、激活学生感知、想象、体验、认识等潜在能力。      【教学方法】      1、  朗读感悟法。      2、  问题法。      3、  演绎法。      【教学准备】录音机及磁带,雨巷图片。      【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 教师引导、点拨,并示范诵读。      2学生通过反复吟诵,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并对诗歌中生动、鲜明的意象进行合理的联想和想象,把握诗歌的情感意蕴。     

2、 3、教师引导学生自由讨论、自主学习、发展思维。      4、  扩展阅读,拓宽学生知识面。      5、进行写作练习,提高学生作文能力。      【课时安排】一课时。       【  教学过程】一、【走近雨巷,留神初读 】1、引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再别了康桥,熬过了《黑八月》,现在,让我们走进江南的雨巷,体验诗人戴望舒独自在雨巷彷徨的情景,然后走进中央电视台转播大厅,聆听《雨巷》诗朗诵。  2、播放视频:江南雨巷、《雨巷》诗朗诵  3、齐读课文,留心下边三个问题:      ①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诗?

3、      ②诗中写了哪几个“意象”?      ③你最喜欢这首诗中的哪句诗?  4、讨论明确:  ①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诗?  生1:这是一首爱情诗。  生2:这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  【屏幕显示作者简介】戴望舒,现代派诗人。前期的诗轻盈流丽,重象征、意象,追求诗意的朦胧、含蓄。后期的诗,因受抗战激发,诗风变得厚重、刚健,语言也更为洗练纯朴。  《雨巷》是用象征手法写的一首抒情诗。  ②诗中写了哪几个“意象”?  【学生回答后,屏幕显示】  诗中写了油纸伞、我、雨巷、 丁香花、丁香姑娘、篱墙等意象。  ③你最喜欢

4、这首诗中的哪句诗?  生1:我喜欢“她是有  /  丁香一样的颜色,  /  丁香一样的芬芳,  /  丁香一样的忧愁,  /  在雨中哀怨,   /  哀怨又彷徨;”这句诗运用了排比的手法,写出了丁香姑娘美丽的外貌、高尚的品格,忧愁的心境。“彷徨”写出了诗人在黑暗的现实中对理想的憧憬和追求。  生2:“撑着油纸伞, 独自  /  彷徨在悠长、悠长   /  又寂寥的雨巷   /  我希望逢着  /  一个丁香一样地  /  结着愁怨的姑娘。”“我希望飘过   /  一个丁香一样地   /   结着愁怨的姑娘。

5、”前后呼应,富有音乐感、节奏美。  生3:“到了颓圮的篱墙,  /  走尽这雨巷。”可以看出当时社会的背景是黑暗的。  二、【徜徉雨巷,品味精读 】1、 理清思路【学生口头回答,屏幕逐步显示下边内容】 我 希望逢着   丁香姑娘   走近     我        (追求)                   飘过      我身旁                                           到了      篱墙    (照应)                              

6、                                              走尽      雨巷……  我    希望飘过  丁香姑娘  (继续追求)  讨论后归纳:我是一个有所追求的青年。  2、 品味语言【屏幕显示下边词语】  我:  独自、彷徨、希望、默默、彳亍、冷漠、凄清、惆怅  雨巷:  悠长、寂寥、颓圮、哀曲、丁香姑娘:  结着愁怨、丁香一样的颜色、芬芳、忧愁、哀怨、默默、彳亍、冷漠、凄清、惆怅、太息一般的眼光、走近、飘过、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到了、走尽、消散了……  【教师口头

7、提示】这些词语是表示动作、情绪、物态的,选出你认为用得很好的来说说。  【学生答问】  “希望”,写出了作者是有所追求的人。  “结着愁怨”,说明作者和丁香姑娘一样,有着忧愁,是为理想不得实现而忧愁。  “悠长、悠长”写出了道路的漫长,“独自”写出了诗人的孤独,“彷徨”写出了诗人在那个年代的迷惘。  “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写丁香姑娘外表的美丽,气味的芳香,象征着诗人理想的美好、高洁。  “走近”“飘过”“到了”“走尽”“消散了”等词语,写丁香姑娘飘然而来,又飘飘而去,象征着理想的缥缈、空虚,由

8、此可知诗人的伤感、迷惘。  3、把握特色【学生讨论后,屏幕显示参考答案】  ①朦胧、含蓄  《雨巷》运用了象征性的抒情手法。诗中那狭窄阴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独行者,以及那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都是象征性的意象。这些意象又共同构成了一种象征性的意境,含蓄地暗示出作者既迷惘感伤又有期待的情怀,并给人一种朦胧而又幽深的美感。    ②富于音乐性是《雨巷》的另一个突出的艺术特色。诗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