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李国丽红掌组培快繁的研究.

39李国丽红掌组培快繁的研究.

ID:13064290

大小:57.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20

39李国丽红掌组培快繁的研究._第1页
39李国丽红掌组培快繁的研究._第2页
39李国丽红掌组培快繁的研究._第3页
39李国丽红掌组培快繁的研究._第4页
39李国丽红掌组培快繁的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39李国丽红掌组培快繁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兰州交通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综合能力训练Ⅰ——文献综述题目:红掌的组培快繁技术研究进展作者:李国丽学号:201107239指导教师:谢放完成日期:2013-7-21红掌组培快繁技术的研究进展兰州交通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生物工程2011级摘要:本文介绍了红掌组培快繁方面的研究进展,对红掌外植体的来源、消毒、培养基成分及影响、外源激素的影响、炼苗移栽、生根壮苗等进行了综述,同时还指出了红掌组培快繁的研究意义、市场前景及种苗繁殖方面存在的问题。关键词:红掌;组培快繁;培养基;激素1.引言红掌是天南星科花烛属,原产地热带雨林,是典型的热带花卉

2、。因为它的花色艳、花形比较独特、瓶插寿命比较长、及周年开花的特性已成为一种代表时尚和潮流的鲜花,在国外被视为与洋兰一样的高级花材,并且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室内装饰绿化植物,深受消费者的青睐,在全球热带花卉贸易中,红掌的销售量仅次于兰花,名列全球第二。然而红掌的主要繁殖方式为分株繁殖。当红掌植株基部长出吸芽,产生根系后就可以分株,每年可分3~4株,繁殖系数比较低,很难满足规模化生产所需的种苗,所以现在主要通过组织培养的方法进行红掌种苗的快速繁殖,这样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生产整齐一致的优质种苗,供应生产的需要。所以采用组织培养快繁技术是大量、快

3、速、整齐一致繁殖红掌种苗的一条有效途径。而且组培快繁红掌也有明显的有点,比如可以节省育苗用地,节省繁殖材料,提高繁殖系数,还可以保持优良品种特性,提高质量和欣赏价值,也可以培育优良品种并进行基因改良等发面都有明显的优势,所以自1974年Pierik对红掌的组织培养获得成功以后,国内外学者对红掌组织培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绝大多数的研究报道只是仅限于某一个单一的品种或某一个单一器官的培养。而在1986年Keller用MS.skoog培养基作叶插培养研究,1~2个月后形成了愈伤组织。在1990年,Lightboarn用0.5mg/L的2,4-

4、D对愈伤组织进行诱导,发现其诱导效果最好,然后又加大NH4NO3浓度发现可以使叶片愈伤组织的增殖速度加快。在1992年,Kuehrle用4种杂交幼苗的叶进行了组培,发现在暗培养1个月后出现了半透明的胚胎。在2~3个月后,用MS+6—BA0.2mg/L+2%蔗糖进行继代培养发现,它的成苗在移入温室后的成活率比较高。复旦大学在1994年研究发现,幼苗微培养中昼长夜短也可以诱导愈伤组织的生长;研究也表明3%葡萄糖对愈伤组织形成是最有效的。我国从1998年开始研究,现在已经成功掌握了植株体系的建立,继代增殖培养,壮苗生根的培养,移栽苗培育等技术。

5、研究人员还采用不同的器官作为外植体,及对不同培养基进行培养筛选做比较,总结出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操作技术。2.红掌组培快繁的研究进展2.1外植体的选择及消毒当前,红掌组培所用的外植体材料有很多,比如:顶芽,茎段,叶柄,叶片等做外植体培养都可也获得再生植株。很多人都认为叶片是比较好的外植体,尤其是带主脉的幼嫩时的叶片是最为理想的外植体,所以通常采用红掌组培苗的无菌叶片作外植体,但还有些人认为叶柄愈伤组织的诱导率、芽的分化率、分化时间都明显优于叶片。江如燕[1]等研究结果却相反,她发现当叶柄作为外植体时儿乎诱导不出来愈伤组织:刘晓红[3]等人发现

6、叶柄经过18d诱导培养后,虽然两端膨大,但继续培养后,发现95%的叶柄外植体都变褐死亡了;李志芳[5]等人也以叶柄作外植体进行培养,发现成活率很低,20个只存活了2个。然而对于外植体的消毒,选取不同的外植体时所需用的消毒方法也不尽相同,时群[4]等人研究得出红掌茎段初代培养过程中用HgCl2两步消毒的方法发现其消毒效果较好;如果出现内生菌污染时,可以在培养基中添加抗生素来处理,比如在继代培养的固体培养基上可以适当添加硫酸阿米卡星(5~20mg/L),可以显著降低其污染率,而且对红掌试管苗的生长影响比较小,也可以使受到污染的试管苗得以再次利

7、用。但是我们知道造成污染的原因不止一种,所以在实际生产中还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不同方面预防和解决。赵冠武[6]等人研究得出红掌外植体组织培养的最佳消毒方法是将选择好的外植体用自来水冲洗30分钟,洗掉表面不光滑或长有绒毛的材料,稍晾干以后,在无菌条件下,用75%酒精浸泡15秒后作表面消毒处理,再用0.1%升汞消毒5~10分钟,其中叶片消毒时间5~7min、茎段l5~20min,叶柄10~12min,在消毒过程中可以轻轻摇动,然后用无菌滤纸吸干,再用无菌水冲洗3~5次,每次2~3min,最后用无菌滤纸吸干表面的水分。保留茎段约1cm、叶柄

8、2~3cm、叶片4mm×4mm进行培养。这种消毒方式,可以最大的限度的杀死外植体表面的微生物,而且对材料的损伤是最小的。黄萍萍[5]等人取了生长比较旺盛、叶片无病斑的植株幼嫩茎,用洗洁剂仔细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