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科举考试的唐诗赏析

描写科举考试的唐诗赏析

ID:1306546

大小:62.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7-11-10

描写科举考试的唐诗赏析_第1页
描写科举考试的唐诗赏析_第2页
描写科举考试的唐诗赏析_第3页
描写科举考试的唐诗赏析_第4页
描写科举考试的唐诗赏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描写科举考试的唐诗赏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科举考试在中国历史上沿用了1300多年,它的许多重要特征都在诗歌中有所反映。    参加科举考试的目的是什么?正统的道貌岸然的儒士们说,是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但是,在一般读书人看来,这似乎太高尚、太严肃也太遥远了,他们现实的追求就是改变自己“寒士”的生存状态,进而一步步走上升官发财、封妻荫子、光宗耀祖的道路。对于寒士们的这一追求,封建社会的统治者是予以认可并给予引导鼓励的。宋真宗有一首劝诱士子读书应举的《劝学诗》,其中有诗句“书中自有千斤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有女颜如玉”、“书中车马多如簇”、“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

2、勤向窗前读”。这些诗句在读书人中流传了1000多年。作为一个皇帝,写出这样的诗句或许太“俗”了,但他毕竟没有故作高雅。也许正是因为这诗句道出了读书人的真实追求,所以由此又演变出了一句民谚:“少年读书不用心,不知书中有黄金”。    参加科举考试,有一举得中而洋洋得意的,也有久考不中而失魂落魄的。这在诗歌中都有所反映。唐朝诗人孟郊在科举考试中一再受挫,终于憋不住心中的郁闷写下了《再下第》诗:“一夕九起嗟,梦短不到家。两度长安陌,空将泪见花。”但是,他没有灰心丧气,连败连战,终于在年已50岁时于贞元12年(公元796年)金榜题名。他

3、兴高采烈地写下一首流传千古的诗《登科后》:“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今天,人们常用“春风得意马蹄疾”来形容一个人在顺境中志得意满的神态。    科举考试既是封建统治者选拔人才的手段,也是统治者收获笼络文人的牢笼和圈套。贞观初年,唐太宗李世民见新进士于榜下辍行,喜不自禁地对侍臣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的确,大批文人都想通过铁砚磨穿、青灯熬干式的努力于科考中金榜题名,他们甚至老死科场也无怨恨,哪里还能有新鲜活泼的思想产生呢?哪里还会怀疑甚至反对当权者的统治呢?无疑,科举制度起到了维护封

4、建统治的作用。这一点即使在当时,也曾被一些人彻底看透,因此有人写诗说:“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原文地址:描写科举考试的唐诗赏析作者:泥融沙暖唐代读书人的主要出路,是参加科举考试,考取后就有可能做官。唐朝科举设立的科目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明经与进士两科。明经科主要考贴经,考题是将儒家经典上的文字用纸贴掉几个,叫应考的人添上。这主要靠死记硬背,考不出水平。进士科则主要考诗赋,形式比较自由,使应考的人能显示自己的才学。同时,明经科录取名额多,约占十分之一、二,进士科就难多了,应考的上千人,录取不过二、三十人。因此,唐代有“三十老明经

5、,五十少进士”的谚语。唐诗中就有不少描写当时科举考试的诗,这里撷取几首赏析,既可了解科举考试在当时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又能体会参加进士考试人的心情。画眉深浅入时无——考前问路唐朝的进士考试,并不是密封卷。主考官除了看考生的卷子外,还要考虑此人在社会上的名气、品行。更重要的,还要看有无达官贵人的推荐。因此,参加考试的人,总要想尽办法使自己的诗文在社会上出名,或者走各种后门,找有势力或有名望的人向主考官举荐。这里就有一首向主考官自荐的诗:闺意上张水部朱庆馀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此诗的意思是

6、:昨天晚上举行婚礼夫妇入洞房,第二天一早要到堂上拜见公婆。新娘梳妆完后羞答答地低声问她丈夫:我画的眉毛颜色身件合乎现在的流行式样吗?如果不知道这首诗的写作背景,谁都以为这是一首描写新婚夫妇闺房乐趣的诗歌。它的确写得很传神,尤其是第三句的“低声”二字和第四句的问话,生动地描绘出了一个新嫁娘的娇羞形象。可再一细看诗的题名,就可以知道更有其深意。此诗还有另有一个题名,叫做“近试上张水部”。意思是:最近要考试,作此诗呈给水部员外郎张籍。张籍是唐代著名诗人,同时又是朝廷的现任官员。因此朱庆馀写这首诗呈送给他,希望得到他的赏识后,在社会上代

7、为宣扬,使考试容易被录取。在上面这首七绝中,作者自比为新娘,将张籍比喻为新郎,将主考官比作舅姑(公婆)。因此从作者写这首诗的本意看,应该结实成:最近即将参加进士科考试,考完后卷子就要由主考官评阅了。我虽然有信心考好这次试,但是还要向您请教,不知我写的诗文是否适合主考官的口味。张籍读了这首诗后,立即写了一首七绝,作为自己的回答。酬朱庆馀张籍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是人间贵,一曲菱歌敌万金。由这首答诗可以看出,张籍对朱庆馀的诗文是多么的欣赏。诗的意思是:你象刚妆扮好的越地美女一样出现在镜湖湖心,自己知道非常明媚艳丽可还

8、有点犹豫不定。其实你何必不放心,即使是穿着齐纨(山东所产的细绢,以质佳著名)的浓妆美人,也并不值得珍贵,最可贵的是越女的风韵天然,歌喉宛转。她唱的一曲菱歌(指朱的诗文)才真是万金不换啊!越地为春秋时越国故址,在今浙江绍兴一带,唐时为越州。越国因出过西施这样的著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